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哥伦布西航思想的形成及第一次航行的性质(4)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兰州大学学报(社科版 徐均平 参加讨论

哥伦布的事业在海地进行得比较顺利,不少印第安人拿着小金块来换取他那不值钱的玻璃珠和鹰脚铃之类的小物件。同时他又不止一次地得到附近就有大量黄金的消息。圣诞节(12月25日)旗舰圣玛丽亚号触礁撞毁,哥伦布遂命令以圣玛丽亚号的残骸于现在称为里蒙内德·波-德-默沙嘴的海滩上建立起拿维达要塞,并把大炮搬入其中。据说旗舰上的16人和尼娜号上的5人自愿留在那里充当守备,(22)哥伦布给他们留下了足够一年之用的粮食、货物和军需品。这样,欧洲人在美洲的第一个殖民据点便在哥伦布的直接指挥下建立起来了。哥伦布给要塞守备队布置了今后的活动任务,即用鹰脚铃等小物件继续骗取印第安人的黄金;沿海岸进行调查以期发现金矿;寻找一个较拿维达更好的地方做永久的居住地。布置好后准备回国。为了镇压印第安人的反抗情绪并显示其装备的威力,临行前,哥伦布“举行了一次演习战,他命令尼娜号船上的大炮开火,射穿了搁浅的圣玛丽亚号的船壳,好使印第安人铭记在心”(23)。西班牙人以大刀、盾牌、长矛、弓弩和火枪表演了散兵战和模拟战。印第安人被铁制武器的锐利和滑膛枪的巨大威力惊得目瞪口呆,当要塞上的大炮发射起来,浓烟漫捲,隆隆声震动森林,粗壮的大树也摇晃起来,印第安人十分畏惧。然后,哥伦布便于1493年1月4日带着掠夺的黄金、鹦鹉和其它财富,还有捕捉来的印第安人返回西班牙向国王报功去了。
    哥伦布虽然走了,但要讨论首航的性质还不应当就此结束。因为哥伦希留在拿维达要塞的守备队还在继续危害着善良的印第安人。他们“竭力地用各种错误的手段占有他们的金饰品和其它值钱的东西,诱奸他们的妻子和女儿”(24),并且分成小股到乡间流窜、骚扰,因此激起了印第安人的极大愤怒。哥伦布临行时的恐怖措施并没有使酷爱自由的印第安人屈服,英勇的酋长考那波率领人民把流窜到他领地上的西班牙人就地消灭了。然后,考那波带领他的百姓悄悄地穿过森林来到了拿维达要塞的附近,于半夜里,突然袭击了这地方,当时“只有十人由阿拉那(Arana)率领守卫要塞,考那波轻而易举地收拾了他们,追遂并杀掉了每一个逃入丛林中的西班牙人”(25)。至此,欧洲殖民者在美洲的第一次殖民侵略活动彻底失败。
    总括哥伦布在圣萨尔瓦多、古巴和海地活动的事实,证明哥伦布首航到达美洲干的是占领土地,绑架人口,修筑堡垒,武装驻守,奸淫妇女,掠夺黄金和其它美洲财富,进行欺骗性的不等价交换的罪恶勾当。此后的殖民侵略者的一切罪恶行为,首航期间几乎程度不等的都做到了,因此他的第一次航行的性质,主要是殖民侵略的性质,而不是什么“探索”的性质。我们不能仅凭哥伦布想到亚洲去的主观愿望而否认他实质上到了美洲,也不能凭他不具备对当时先进民族进行大规模的武装征服的能力而否认他首航对印第安人进行的殖民侵略。其实,哥伦布决不会凭白无故地去探索什么航路,开辟航路只是一种手段,他们活动的实质是掠夺财富和占领土地。
    注释:
    ①琦英译注《克利斯托弗·哥伦布元帅的生平,他的儿子斐迪南著》,新译西1959年版,第14页。
    ②恩格斯《致康·施米特》,1890年10月27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481页。
    ③马基多维奇主编《克利斯托弗·哥伦布的旅行》--日记、书信和文件。斯维特由西班牙文译成俄文,并作注释。马基多维奇主编:苏联地理图书出版社,莫斯科,1958年版,第101页,10月19日的日记,以下简称《哥伦布的旅行》。
    ④马基多维奇《中南美洲发现与考察史》,转引自上海师大、上海师院编译“外国史学摘译”,1978年6期,第59页。
    ⑤朱寰《应该怎样评价哥伦布》,《世界历史》1979年第2期,第35页。
    ⑥马基多维奇主编《哥伦布的旅行》,第55-57页。
    ⑦⑧马基多维奇主编《哥伦布的旅行》,第89页。这里引用的哥伦布首航日记,并不出自哥伦布的手笔。它只是已失原件抄本的摘要,为拉斯·卡萨斯所编。本世纪三十年代,阿根廷人加勒比亚表示《揭露》一文,在没有多少可靠证据的情况下就宣布《日记》纯系拉斯·卡萨斯的捏造,从而引起了一场熟烈的争论。苏联学者的研究证明,该日记虽不是首航事件的真正记录,但应把它视为原文的改造,其中完全保留了原文的要点。参看《哥伦布的旅行》,第210-214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