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法国与北约的关系变迁史(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中国社会科学网 高华 参加讨论

三、法国的新外交理念
    法国重返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是法国外交实行重大调整的一次突出亮相。
    法美分歧源于法国建立强大独立欧洲的愿望和对美国“超级强权”的抵制。独立外交和大国地位,是希拉克从戴高乐那里继承下来的传统。“戴高乐主义”是法国外交的核心,它认为法国作为“西方”的一部分,在建立世界秩序的问题上应该有自己的观点,而且认为美国必须认真考虑法国的观点。法国外交的大原则是,排除美国的单边主义,通过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多边协商机制解决问题,而“伟大的法兰西”应在其中担负起一部分责任,这就是希拉克信奉的“戴高乐主义”。过去50年,美国软硬兼施,使尽浑身解数劝阻法国放弃这种态度,但无论美国怎么做都不能改变法国的基本立场。
    萨科齐执政两年多来,法国外交政策经过调整,有以下几个鲜明变化和影响。第一,法国的“西方大西洋主义”外交路线已经形成。这一路线的两大原则是:认同西方属性,认同与美国结盟。萨科齐于2007年8月27日在法国驻外使节会议上首次发表外交政策讲话时,曾七次使用“西方”或“西方的”字眼,主要是为了提醒人们注意与伊斯兰世界发生冲突的危险。在法国防务和国家安全白皮书中这些字眼又出现18次之多。这种回归西方的倾向带有一种明显要结束被某些人称为“反美主义”倾向的意愿。萨科齐相信,正是因为与美国结盟,法国才能对国际政治产生影响。
    第二,法国对外政策新重点强调独立、自主和灵活性,法国是坚定的多边主义者,是美国盟友而不是美国附庸。萨科齐总统领导法国全面回归北约,并不意味着“戴高乐主义”的终结。首先,重返北约军事一体化指挥机构不会影响法国决策的独立性。萨科齐声称“法国仍将坚持戴高乐将军曾经宣布的原则”。法国外长库什内在阐述法国对外政策新重点时指出,“我们打算跟我们的美国盟友密切合作。但是法国不是坐等奥巴马总统上台:近两年来,我们国家正在推行一种新外交。我们过去做事从来不等美国人点头,将来我们部署自己的外交也不需要美国人首肯。但是,如果双方达成一致,我们也很高兴。法国的行事方式是直言不讳,力促世界各地走和平之路。我们在中东、格鲁吉亚和拉美都证明了这一点”。其次,应当说法国全面回归北约就像当年离开北约一样,均出于现实考虑。1966年的撤出得到广泛支持,2009年的回归也合情合理。北约不是上帝,法国也不是“回头浪子”。无论是1966年的戴高乐,还是2009年的萨科齐,主导思想都是国家利益。不同点是两位总统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国际国内环境各异,面临的问题和面对的挑战不同;共同点是两个信念将他们联系在一起:一是法国无论怎样都必须保持独立的决策能力,二是核武器不可与德国、美国分享。面对北约,法国2009年的目标与1966年相同,但却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从这一角度来看,萨科齐的回归与戴高乐的退出可谓异曲同工。
    第三,法国重返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不仅掀起欧洲政坛的新一轮洗牌,而且在国内引发了激烈辩论。这一举措是对戴高乐将军独立外交政策的背叛,还是适时摒弃条件反射式的反美主义?法国左翼政党猛烈抨击此举将使法国的“独立性”面临危险。其实,单从全面回归北约这一件事情来说,并不能认定萨科齐背离了“戴高乐主义”。“戴高乐主义”的精髓是实施独立外交,保持法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大国地位,从而维护法国的国家利益。“戴高乐主义”的终极目标就是法兰西的“强大与光荣”。客观而言,在今天美欧地位此消彼长的形势下,重返北约军事体系如果真能加强法国在北约内部的影响力,争得与美国平等的地位,那么此举倒也符合法国的根本利益。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