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法国重返北约后的问题和前景分析 (一)如何处理三个突出问题 1.是否继续发展独立的欧洲防务。欧盟在1999年有了对外政策高级代表,2003年出台了安全战略,2004年建立了欧洲防务局,还准备组建一支5-6万人的快速干预部队。法国是欧洲防务发展的重要角色,它在北约内部的特殊形象一直象征着法国独立于美国的特点,象征着欧洲防务不能完全由美国来左右。回归后这一形象的丧失将对欧洲的独立防务进程产生重大影响,并且有可能削弱这一进程。对此,萨科奇表示要继续推进欧洲的独立防务。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萨科奇向美国副总统拜登提出应该修正北约战略,优先考虑欧洲防务。拜登在基调演讲中表示,支持法国充分参与北约,也支持进一步加强欧洲防务,增强欧洲联盟在维护和平与安全方面的作用,从根本上加强北约与欧盟的伙伴关系。话讲得很漂亮,但在如何处理美欧之间具体的利益冲突问题上却虚多实少。 2.法国是否会丧失自己独立的核政策。目前看来法国仍将保持自己独立核能力防务自主权。法国表示要以美国的“独立盟友和自由伙伴”身份而不是附庸的角色全面加入北约,不会重返北约核计划小组,这是法国在北约军事指挥中枢中缺席的最后一个机构。但是从长远来看,由于国际形势和地区形势的不断变化,法国恐怕难以一直坚持下去。 3.法国是否必须参加北约的所有军事行动。重返军事一体化组织意味着法国军队必须为北约“预存”一部分兵力,法军也必须参加已经商定的军事任务,扮演规定的角色。事实上自1995年以来,作为北约兵力和财力第四大提供国的法国,参加了北约的所有行动。眼下的考验是,美国即将对阿富汗增兵,并希望欧洲将其在阿富汗的军队增加一倍。法国去年曾向阿增兵700人,并一直以非洲维和占用兵力为名拒绝继续增派兵员。但是,法国近期宣布将减少驻非洲维和部队,这使得法国在兵源上有了回旋余地,但也失去了不向阿富汗增兵的借口。这一问题势将成为法国全面“重返”后最现实的考验。 (二)发展前景分析 1.法美关系虽有明显改善但仍存变数。萨科齐和奥巴马上台执政后,法美关系的确发生了重大变化,法国选择了高调重返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这是自第五共和国创立以来法国第一次不再通过反美来表现自己的国际特质;在美国方面,奥巴马政府选择了重拾多边主义的策略。然而法美关系之中始终存在着失衡现象。自二战结束以来,法美两国就不再是同一档次的大国,除了地位和实力的失衡之外,还存在着利益失衡。美国虽然逐渐向多边主义靠拢,却并不接受多极化,仍然认为自己是唯一“不可或缺的国家”。除了以上结构性因素外,民众对领导人的看法也可能给两国关系带来变数。在美国,人们对萨科齐的政策表示赞赏,对他本人却持有保留态度。在法国情况则恰好相反,人们喜欢奥巴马本人,却对他的政策抱有疑虑。法美关系中的摩擦和矛盾并没有消失,或许还会随着时间推移而不断增多,因此,不能对它抱有太多幻想。 2.法国重返北约军事体系对欧盟成员国的影响。众所周知,欧盟是一个利益关系复杂的主权国家联合体。法国全面重返北约固然改善了法美关系,提升了法国的国际影响和地位,但是在欧盟成员国之间却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力,搅动了同大西洋彼岸关系的平衡。法国成为美国的头号友邦获取既得利益,首先引发了美国与英法德关系的微妙变化。北约深陷阿富汗战争泥潭,英国军队战线过长,布朗首相希望能够减少海外驻军,而德国政府则迫于国内反对舆论的影响而无法参战。萨科齐选择这一时机重返北约,在人力、财力和物力上做好“买单”准备,使得英国和德国因法国的得宠而黯然失色。此外,法国对北约方针的改变及法美关系的缓和,也已导致它与其他国家的关系出现难题。如,萨科齐曾表示反对土耳其加入欧盟,土耳其现在就认为,法国既然重返北约,就应该在土耳其加入欧盟问题上表现出更大的灵活性。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