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以上分析,可得出以下两点结论: 第一,国家的起源,归根到底是社会诸因素,首先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基辅罗斯国家的建立,是东斯拉夫人社会结构长期演变的必然产物。但是,东斯拉夫人在创建自己国家的过程中,也和其他民族一样,曾经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他们的国家被深深地打上了瓦兰几亚人军事征服的印记。瓦兰几亚人的征服加速了东斯拉夫人创立国家的进程,并对基辅罗斯国家的内外政策产生过明显影响。承认这个事实,并没有什么不光彩。苏联早期的一位史学家曾说:“现代历史学家常常由于爱国的即民族主义的理由而驳斥这一传说(按指瓦兰几亚人在东斯拉夫地区创立王朝——笔者),他们觉得说最初的一些君主是外国人有损于俄罗斯斯拉夫的民族自尊心。其实这比说俄国从18世纪后半期起是由德国霍斯敦公爵的后代用罗曼诺夫王朝的名义统治着,并不见得更多或更少地有损于俄罗斯斯拉夫人的民族自尊心”(26)。目前在苏联出版的某些苏联史著作中,甚至连留里克王朝都要避迴,是大可不必的。那种只强调内因,忽视甚至抹煞外因的作法,是违背客观真理的,因而是不科学的。 第二,但是,在国家的创建中两种因素(内因和外因)的相互作用,归根到底,内因是决定的因素。诺曼论者只强调编年史上“奉请”的一段记载,无视东斯拉夫人长期的内部发展过程,甚至用一种蓄谋抹煞的冷漠态度对待大量的新材料,继续坚持旧说,也是不能令人信服的。留里克和奥列格尽管是基辅罗斯的第一批王公,但并不能因此而得出罗斯国家起源于诺曼人的结论。因为他们的活动只是整个链条中的一环,是东斯拉夫人创立国家过程的一个插曲而已。随着瓦兰几亚人的斯拉夫化,“瓦兰几亚人的优势已被打破”,而随着封建制度的形成,当“古都基辅本身从一个大公国的中心降为一个普通城市之后”,“诺曼人的俄罗斯从舞台上”已完全消失了(27)。这就是历史的辩证法。 注释: ①指北欧的日耳曼人。在西欧,他们被通称为诺曼人(意为北方人);在东欧,被称做瓦兰几亚人(主要指瑞典人)。 ②马克思:《十八世纪外交内幕》,《历史研究》,1978年第1期第3页。 ③参阅张椿年、陈启能:《关于古代俄罗斯国家的‘诺尔曼理论批判’》,《历史教学》,1962年,第6期;程人乾:《古代斯拉夫人和早期斯拉夫国家的若干问题》,《山西大学学报》,1979年,第2期;朱寰:《论古代罗斯国家的起源——马克思‘十八世纪外交内幕’第五章读后》,《社会科学战线》,1979年第1期;孙秉莹:《“关于诺曼起源论”的管见》,《湖南师院学报》,1982年第2期。 ④1116年版本,是由基辅维杜别茨克修道院院长锡尔维斯特尔改写的,1118年版本,则由和姆斯季斯拉夫(莫诺马赫之子,1125—1132年为基辅大公,在此以前是诺夫哥罗德的公爵。)接近的某一位宫廷学者重新修订。上述三个版本的原文均没有保存下来。据考证;1116年版(其中较多的保存了1113年版的一些残文)后来被收入1377年撰成的《拉夫连季编年史》中,而1118年版则被收入15世纪的《伊帕捷夫编年史》中。 ⑤参阅《ХрестоматчяПоИеторииСССР》M, 1960, C. 148. ⑥参阅{K514303.JPG}:《ВаряжскийВоцрос Врусскож {k514304.JPG} Историографии》,《ВопроыИсторчи》1982, No. 5, C. 35. ⑦现在传世的《一○七三年尼康编年史汇编》是由A·A·沙赫马托夫整理复旧的版本。 ⑧转引自注⑥ ⑨Б·А·雷巴可夫:《古代罗斯国家的起源》,载《苏联史学家在罗马第十届国际史学家代表大会报告集》北京,1957年,第71页。 ⑩从本世纪三十年代以来,多数苏联史学家对“奉请瓦兰几亚人为王”这段史料,持完全否定的态度。或斥之谓“是编年史家别有用心的一种撰造”(以Б·Д·格列可夫为代表,见注⑨第83页);或则声言为虚构,(Ф·Я·波梁斯基:《苏联国民经济史讲义》上册,北京,1964年,第23页);在否认不了的情况下,则力图缩小瓦兰几亚人的作用,说“这帮瓦兰几亚人对东斯拉夫人的生活未能产生任何影响”(A·M·潘克拉托娃主编:《苏联通史》第一卷,三联,1978年,第70页),等等。 (11)《列宁全集》中文版,第27卷,第315页。 (12)1730年彼得一世的孙子,皇帝彼得二世死。至此,罗曼诺夫王朝的男系就断绝了。由旧的显贵把持的最高枢密院决定“奉请”彼得一世的侄女安娜·伊万诺夫娜(已出嫁给德国库尔兰公爵,其夫死后,住在米塔瓦)为女皇。当她君临俄国时,把自己的一个宠臣,德国贵族库尔兰人恩·比隆也带到了莫斯科宫廷。以比隆为首的库尔兰帮,把持朝政,当时被人们称做“比隆专政”。 (13)指1709年6月27日彼得一世和瑞典国王查理十二世在沃尔斯克拉河畔波尔塔瓦附近的一次决战。结果俄国战胜了当时世界上强国之一的瑞典,查理十二世战败后逃往土耳其。 (14)1721年俄瑞签订《尼什塔得和约》后,元老院给彼得上皇帝尊号,并把俄国正式定名为俄罗斯帝国。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