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同注②第4页。 (16)俄国自女皇安娜·伊万诺夫娜至叶卡捷琳娜二世(即从1730—1796年)的历代沙皇,就其身世,虽多数和俄国皇朝世系有关,但从其夫或父系来说,则均属德国血统。因此,以“奉请为王”为其核心内容的诺曼论,对她(他)们来说,在政治上是有益无害的,所以得到了默认和支持。自19世纪六十年代以来,俄国更处于阶级斗争激化和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这时的俄国政府,则企图以“奉请为王”的诺曼论来达到其麻痹人民斗志,反对革命的目的。所以,诺曼论自产生以后便一直被俄国政府所承认。 (17)参阅注⑤第148页。 (18)同注②第5页。 (19)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北京,1955年版,第160页。 (20)同注②第5页。 (21)同注②第5页。 (22)列宁:《论国家》,《列宁选集》第四卷,上册,北京1962年版,第45、46页。 (23)参阅Б。 А。 Рыъаков:《НоваяконцЕцция црЕДысторииКИЕВСкойРуси》,《История СССР》1981,No1—2;§39—46,59,61—83以及A·B·阿尔茨霍夫斯基:《考古学通论》,北京,1956年版,第十一章,198—204页;第十二章211—217页。 (24)恩格斯:《论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同注(19)第181页。 (25)同注②第5页。 (26)米·尼·波克罗夫斯基:《俄国历史概要》(上)中文版,第41页。 (27)同注②第6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