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民族的来源和分布(5)
注释: ①《缅甸百科全书》译文见《东南亚资料》1981年第1—2期,第21页。 ②《越南各民族名称与成分》(1979年3月),载《民族译丛》1982年第2期,第78页。 ③《印度尼西亚的民族与人口》,原载《英国百科全书》,译文见《民族译丛》1982年第1期。 ④参见[英]贝尔伍德:《人类征服太平洋——东南亚和大洋洲史前史》,1979年牛津大学版,第40页。 ⑤吴汝康等著:《人类发展史》科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135页。 ⑥[英]贝尔伍德:《人类征服太平洋》,第42页。 ⑦[英]哈里森:《东南亚简史》,1966年纽约版,第4页。 ⑧参看[越]阮廷科:《远古土著越人之起源》,载《印度支那研究》1981年第4期,第75页。 ⑨据认为:“约在一百万年前,当时东南亚大陆与其岛屿部分相连,为一个整体”。见《印度尼西亚的民族和文化》1980年日译本,第23页。 ⑩参看吴汝康等著:《人类发展史》,第253~254页;周兴著:《人怎样认识自己的起源》下册,第308页。 (11)参见海涅·戈尔登著:《东南亚的民族和文化》,日译本第5页。 (12)[法]埃德蒙·索兰等著《印度支那半岛的史前文化》,载《考古学参考资料》2,第37页。 (13)[日]岩田庆治:《东南亚的少数民族》,1971年日文版,第75页。 (14)参见张礼千著:《中南半岛》,商务印书馆版,第60页。 (15)[缅]貌丁昂著:《缅甸史》,云南省东南亚研究所1983年版,第2页。 (16)[泰]汶吹·西沙瓦:《矮黑人和沙盖人》,译文见《东南亚资料》1982年,第4期。 (17)[菲]罗慕洛等主编:《菲律宾的民族传统》,第一卷,1977年英文版等184页。 (18)[日]渡边光编:《世界地理》(3)《东南亚》1980年日文版,第39页。 (19)参看[日]平凡社编:《世界的民族》10,《东南亚岛屿部分·马来半岛最早的居民》。 (20)海涅·戈尔登著:《东南亚的民族和文化》,日译本第10页。 (21)[日]平凡社编:《世界的民族》10,《东南亚岛屿部分·塞诺族》,第136页。 (22)[泰]汶吹·西沙瓦:《矮黑人和沙盖人》,译文见《东南亚资料》1982年第3期。 (23)[苏]斯·伊·布鲁克:《印度支那的民族成分和人口分布》,载《民族问题译丛》1956年第4期第60页。 (24)[日]岩田庆治:《东南亚的少数民族》,1971年日文版,第76页。 (25)[日]渡边光编:《世界地理》3,《东南亚》1980年日文版,第152页。 (26)[日]平凡社编:《世界的民族》10,《东南亚岛屿部分·伊班族》,第133页。 (27)参看[英]贝尔伍德:《人类征服太平洋》,1979年牛津大学版,第91页。 (28)参看林惠祥:《南洋马来族与华南古民族的关系》,载《林惠祥人类学论著》,第294~333页。 (29)参看尤中:《中国西南的古代民族》,云南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3~15页。马矅:《云南各族的源和流》,载《云南简史》,第5页。 (30)泰族曾于1099年在泰国清莱府建立帕尧王国;1219年在上缅甸建立孟拱王国;1229年在阿萨姆建立阿供王国。 (31)参看:《后汉书·西羌传》。 (32)吴汝康等著:《人类发展史》,科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247页。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