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试论近代美国城市化特点(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世界历史》 黄柯可 参加讨论


    美国城市化的特色在于以工矿业和铁路建设带动了一大批城市,从而极大地加速了美国城市化的进程。
    不错,在欧洲城市化过程中,工矿业和铁路建设都曾起到巨大作用。那么,为什么要说这是美国特色呢?因为,在欧洲工业和交通对于城市发展所起的是“促进”、“催化”作用,而在美国可以说,工业和交通的发展“产生”出一批新城市,其作用有质的不同。欧洲许多城市早在封建时代就已形成,工业革命中的任务主要是改变功能,使之更加适应工业化。即便在新矿区,附近往往也有城镇或村庄,工业发展后,它们逐渐被改造为工业城市。然而,美国密西西比河以西、落基山以东广大地区自1803年才成为美国领土,落基山以西至太平洋沿岸,以及得克萨斯则到19世纪40年代才并入美国,直到内战前东部已基本实现工业化时,这些地区几乎还是荒无人烟。采矿业一般是在村庄皆无的旷野白手起家的,后来矿区或居民点才发展为城镇。这类城市所走的道路可归纳为先开矿,后建城。
    美国与欧洲国家在公路和铁路建设方面的差异更大。欧洲古老的交通设施尽管条件很差,各地尚能沟通。工业化开始后修建公路还能够因陋就简加以改造,铁路的建设也多将已有城市或村镇连接起来。可是,美国筑路之前,西部广大地区除了西进运动时开辟的“羊肠小道”外,基本无路可走。这种状况严重阻碍了工业发展。所以,形势逼迫美国只有交通先行,而且在很多地区是铁路先行。这样,随着铁路的铺设,沿线兴起的城镇都是线路打通之后的产物。美国的“铁路城市”或“公路城市”比欧洲更多。这类城市所走的道路可概括为先筑路,后建城。
    不难看出,美国在2/3以上的国土上发展城市时,从本国实际出发,没有重复欧洲城市从农业到商业和手工业,再到工业的老路,也没有照搬美国东部城市的模式,而是因地制宜,另辟蹊径。结果,城市化速度在全国范围内后来居上。
    1.工矿城市。西部很多城市是直接从重工业起步的。19世纪发明用无烟煤炼铁后,苏必利尔湖附近的优质铁矿,宾州西部和西弗吉尼亚的丰富煤矿得以开发,使位于煤田中心地带的匹兹堡很快发展为美国第一座炼钢城市。在匹兹堡影响下,俄亥俄州的扬斯敦、惠林及伊利湖畔的克利夫兰纷纷成为钢铁工业基地。再向西沿大湖区的芝加哥、密尔沃基、德卢斯等城市也相继效法。
    西部还是石油最早的产地。19世纪50年代,在宾州钻出美国第一口油井后,如同淘金热一般人们蜂拥而至。离油田仅150 英里的克利夫兰以先行的钢铁工业为依托,又得益于伊利湖的水系,很快成为美孚石油公司大本营。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即由此发家。90年代,俄克拉荷马州发现新油田后,石油工业又造就了一个新城市塔尔萨。
    远西部的城市则与贵重金属的发现相连。1848年,加州河中发现金砂的消息不胫而走,人们纷至沓来,使旧金山、奥克兰、圣何塞等城市蓬勃兴旺。海岸山脉中的萨克拉门托也由此得益。内华达州由于在考姆斯托克矿脉也发现金、银矿, 从1860年到1870年人口增加7倍。近2万人的弗吉尼亚城,以及内华达山南部的格尔菲尔德、雷俄莱特等城市突然拔地而起。
    2.铁路城市。19世纪后期,美国以世界上绝无仅有的规模和速度,先后建成5条横贯大陆的铁路干线。随之,一批沿线城市闪电式地出现。美国政府实行筑路优惠政策,鼓励开发西部。铁路公司修筑的路线越长,从政府得到路线两侧的土地越多;筑路的地段越艰险,得到政府贷款越多。而英国等西欧国家看好美国西部的投资场所,争相提供货款。华人等贫苦工人则成为建设铁路的廉价劳力。所以,铁路的进程和城市的发展都举世无双。
    从19世纪80年代起,人口增长幅度特别大的城市几乎都在西部。密苏里州的堪萨斯城地处东西交通要道,由此向西南开通的圣菲铁路与密苏里河水路相连,使该城如虎添翼,人口从6万增至13.2万。联合太平洋铁路通过奥马哈后,其居民由3.05万提高到14万,⑨成为水路交通枢纽。如果说这些城市靠铁路建设焕发了青春,那么,那些从无到有的城市发展的速度就更加令人叹为观止。靠北太平洋铁路起家的斯波坎(华盛顿州)在80年代人口为原来的近60倍。该铁路线的终点塔科马由1100人的居民点增加到2.6万人。明尼苏达州的德卢斯是大北铁路的东端,人口从3300人猛增10倍,达3.3万。⑩沿铁路线出现的城市还有:联合太平洋铁路沿线的苏城(依阿华州)、夏延(怀俄明州)、奥格登(犹他州);北太平洋铁路一线的俾斯麦、法哥(北达科他州)、圣保罗(明尼苏达州)、比灵斯(蒙大拿州);中央太平洋铁路的里诺(内华达州);南太平洋铁路的拉斯克鲁塞斯(新墨西哥州)、尤马(亚利桑那州)等等,不胜枚举。
    
    美国西部工矿城市和铁路城市具有以下明显特点:城市建设走了捷径;竞争激烈,淘汰率高;人口中外来移民居多;发展的结果分化为多种类型城市。
    (1)新建的城市包袱少,不必像东部的老城那样需要改造旧城。 老城一般用于拆毁手工作坊、扩建新厂房、拓宽道路、改造设备等方面的费用和时间都相当可观。纽约为改变拥挤和污染状况,竟花费20年时间才在市中心开辟了一座中央公园。西部新建的城市出现于19世纪30年代,但进展迅猛异常。如:芝加哥建市比纽约晚近两个世纪,在1835年还只是一个有3200人的小城镇,而到1850年人口上升为3万,1853年又翻一番,达6万。(11)由于它濒临大湖,又接近矿区, 到内战后重工业发展已超过纽约,仅钢铁业的平均人数就是纽约的6倍。19世纪末, 芝加哥已是与纽约并驾齐驱的综合性大都市。
    工业革命中,西部使用了许多东部发明的新产品、新技术,避免了试验过程,既省时又省钱。加之许多城市建于矿区和交通干线,有充足的新型能源和运输条件,容易实现机械化,经济发展突飞猛进。1850年,西部城市的占有面积还落后于东部。随着19世纪下半期城市化高潮的来临,东西部城市的排名发生历史性变化。1890年,全国10个面积最大的城市中,西部已占4个,加上南部的1个,与东部5个老城持平。到1910年,平衡被打破,在前10名中,西部有6个,南部1个,东部只剩下3个。(12)
    西部城市创建晚,借鉴了东部经验,规划更加合理,布局整齐,街道有序,房屋间隔宽松,绿化同步进行。19世纪末出现的“怪物”摩天大楼首先产生于西部。密苏里州圣路易斯于1891年建成的温赖特大厦是第一座高楼。第二年芝加哥建成梅森奈克神庙,高302英尺。这些都早于纽约1899年落成的帕克·罗办公大楼和1908年修建的辛格大厦。帝国大厦的建设则还在后面。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