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儿汗国合赞汗改革初论
十三世纪中叶蒙古帝国蒙哥汗时代,旭烈兀第三次远征西亚,在伊朗、阿富汗、两河流域和阿姆河西南地区建立起蒙古帝国第五个兀鲁思--伊儿汗国(1258-1388年),统治西亚100多年。迄今为止, 我国史学界对伊儿汗国的研究和讨论付之阙如。本文试图就引入注目的第七位伊儿汗、合赞汗的改革社会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历史影响等问题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十三世纪二十至九十年代,伊儿汗国面临深刻的社会经济危机,严重影响了合赞汗统治的巩固,成为合赞汗改革的主要社会背景。 一 十三世纪初,蒙古是一支刚封建化的军事游牧民族,保留着掠夺为荣的遗风。在1220年-1258年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西征活动,实行传统的攻城略地政策,肆无忌惮地屠杀当地居民。蒙古人兵锋所至,人口锐减、庐舍为墟,生产力受到严重破坏。 除战争破坏外,汗国长期争夺权位的斗争,政局动荡不安,影响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1282年,阿八哈纵情酗酒死后,围绕汗位继承问题出了三派,分别拥戴阿八哈兄弟帖古迭儿、长子阿鲁浑以及宗王蒙哥帖木儿。在这场斗争中,蒙哥帖木儿不明真相地死去,帖古迭儿被势力派推上汗位,阿鲁汗则于1284年举兵反叛,处死帖古迭儿。登位后的阿鲁浑因迷信瑜,珈方术以求长生不老,长期吞服金丹,1291年淤毒而死。在汗位继承问题上,伊儿汗国进入了一个混乱时期,又出现以阿鲁浑的兄弟乞合都,堂兄拜都,儿子合赞为主的三派。通过明争暗斗,1291年7 月乞合都登位。乞合都统治时期是伊儿汗国最黑暗时期,他仿效中国元朝,滥发纸钞,使整个汗国经济活动几乎停顿。1295年,乞合都为其部将擒杀,拜都登位,合赞兵进伊拉克和阿塞拜疆,进行了六个月内战,伏诛拜都,同年10月,合赞登上汗位。这样,汗国从1282至1295年,十三年间,汗位五次更替,政治动荡不安,经济停顿不前。 与国内争夺汗位同时,各伊儿汗为满足军事游牧贵族的需要,先后于1259年、1281年、1299年、1303年多次发动对外战争,与埃及马木路克朝争夺叙利亚,最终以失败结束,使本来满目疮痍的经济进一步走向绝境。 尤其要指出的是,蒙古人入主西亚后,统治阶级主要包括蒙古军事游牧贵族与伊朗僧俗封建主两大集团,代表两种不同的政治路线。 伊儿汗国最初四十年, 即1295年合赞即位前,军事游牧贵族决定汗国政策,坚持传统的游牧生活方式,实行竭泽而渔的税收政策。在蒙古征服伊朗后的税收中,土地税仍是主要的税收项目,往往以实物交纳,税额为收成的五分之一、四分之一、三分之一、三分之二不等。蒙古贵族还把对游牧民征收的“忽卜出儿”,即每年每种牲畜征收百分之一税,扩大到伊朗和阿塞拜疆定居农民和市民中,变为人头税,一律在男丁中征收。此外,汗国臣民还需承担繁重的其它赋税,如非常税、军需税、供养驿使税、官吏开支税以及果园税等。有人统计,在十三至十四世纪的伊儿汗国史料中,共发现了45个税收名词术语,除去同义词外,人们普遍缴纳的税目不会少于20种。②伊儿汗国初期还实行原始的“扑买”制,即包税制,它的实行使包税者肆意科敛、专横跋扈。汗国官方史家拉施特记载:“有一个土地所有者来到牙芝得收税,既找不到村长,也找不到农民,但是却看到17个收税者带着税票来此收税”③有些地区农民被迫缴纳收成的百分之八、九十以纳租税,若农民缴纳不齐则实行野蛮的体罚,“逮不住男子,就把他们的妻儿抓起来……把她们腿朝上吊在绳子上拷打,妇人们呻吟声直冲云霄。”④蒙古人的传统政策导致伊朗农业衰落、城镇荒废。十三世纪,七河地区的城市生活与定居农庄几乎完全消失,富庶的呼罗珊成为“无人、无粮、无衣的地方。呼罗珊的粮仓--巴里黑,20万居民整年靠人肉、狗和猫充饥。”⑤在1295年拉施特还记载:呼罗珊、中央伊朗(刺夷、哈马丹、忽木)和阿塞拜疆各地的城市至今是一片废墟,可耕地只有十分之一,十分之九的耕地荒芜。⑥人民长期挣扎在死亡线上,或起义或逃亡。1291年罗耳人暴动,1295年法儿斯塞列法丁农民起义,甚至部分蒙古牧民也聚众为伍,袭杀官吏。面对如此严重的社会经济危机,合赞汗不得不改革以巩固自己的封建统治。 在争夺汗位过程中,合赞消灭了大批异己守旧势力,积极笼络亲附,确立了一个向心力较强的中央集权国家体制,使其改革有了政治上保障。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