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王”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是统治阶级权力和意志的代表。在原始社会末期,当军事民主制的首领已不受士族成员约束,而代表上升为统治者的人们的利益,独断专行的时候,凌驾于社会之上的王便产生了。我们来分析一下邪马台的王。 军事民主制时代的军事首领一般都是由氏族成员推选的。随着父权制的发展,军事首领逐渐变为世袭,但也必须由氏族成员认可。在中国西汉灵帝光和年间(公元178~184年),邪马台发生了大规模的战乱,“相攻伐历年,乃共立一女子为王,名曰卑弥呼,战争方告停止。”中国魏王朝正始八年(公元247年),卑弥呼死,“更立男王,国中不服,更相诛杀,当时杀千余人。复立卑弥呼宗女壹与,年十三为王,国中遂定。”“共立”卑弥呼、“更立”男王、“复立”壹与,正是军事民主制时代推选军事首领的方式。立男则乱,立女则安,说明母权制遗俗之浓,但也可以明显看出,父权制正在发展,立男为王的要求也在增长,这正是双方展开“攻伐”的原因。 以强迫手段统治其国民,还是以氏族成员对自己的尊敬统率部众,这是国家的王与军事民主制首领的重要区别。“文明国家的一个最微不足道的警察,都拥有比氏族社会的全部机关加在一起还要大的权威:但是文明时代最有势力的王公和最伟大的国家要人或统帅,也可能要羡慕最平凡的氏族首长所享有的,不是用强迫手段获得的。无可多辩的尊敬。后者是站在社会之中,而前者却不得不企图成为一种处于社会之外和社会之上东西。”邪马台的女王就受到了这种尊敬,她之所以被“其立”为王,其原因之一是她“事鬼道,能惑众”。所谓“鬼道”,可能就是日本的原始宗教,即神道教的雏型。用宗教博得氏族成员的尊敬,是军事民主制时代的首领们不可缺少的。希腊联军的统帅亚加米农,就是以女儿向神献祭的方式赢得全军尊敬的。继卑弥呼之后的壹与可能也是一个精通“鬼道”者,所以氏族成员才拼死“复立”她继承卑弥呼的事业。邪马台的女王们是“站在社会之中”而受到尊敬的,这是她们的特点之一。 邪马台女王们的另一特点是由男子代其行使权力。卑弥呼“有男弟佐治国,自为王以来,少有见者,以婢千人自侍,唯有男子的人给饮食,传辞出入”。壹与可能也有男子辅佐,否则年仅十三岁,如何指挥三十余“国”呢?由男子代行权力,说明,第一,母权制的衰落和父权制的上升已成大势所趋。尽管女子尚能暂时被推选为首领,但却必须与父权的拥护者达成妥协,第二,由“国弟佐治国”,处理日常事务,使女王“少有见者”,有益于增加人们对女王的神秘感,从而使其“鬼道”更易“惑众”。第三,迅速组成的氏族联合体,各氏族的离心倾向还相当严重,所以,即需要一个人们崇拜的偶像,又要有精干的实际指挥者。“日本人始终希望把最高权威变成纯粹象征性的东西,”“始终希望集团的领导,而不是个人的独裁”⑩的传统,大概就发端于此。 通过加入中国王朝的册封体系以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是邪马台女王们的再一特点。日本史家指出:“魏因韩族的反抗,为了守卫带方郡,便从背后牵制韩族,优待倭国,卑弥呼也要利用中国皇帝的权威,巩固自己的王权,独立交易之权,维持对其它政治集团的优越”。(11)效仿中国边境部族,加入中国王朝的册封体系,以取得优势,显然是聪明之举。但是,中国边境部族加入册封体系,有的与中国王朝的武力威胁有关,而邪马台却完全出于自愿,说明它驾驭各氏族集团的力量严重不足。 综上不难看出,邪马台的“王”,是在“完成祭祀和战争、重大的分配任务中,逐渐提高他的地位”的军事民主制时代的首领。其中有些特征将带入文明之门,这是为社会生产力发展轨迹等诸多因素所决定的。 四 在诸多社会因素中,生产力是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任何社会形态的变革和巩固,都是生产力发展决定的。邪马台也不例外。 分析邪马台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能忽视中国文化影响的因素。邪马台时代,日本列岛已出现了铜器和铁器,但那几乎都是从中国传入的。外部传入的生产工具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普及,因为制造和使用这些生产工具需要提高技术和文化水平,其中包括文化心理素质的养成。因而,不能只凭几件金属工具,就简单地认定邪马台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况且,邪马台仍在使“矛楯”、“木弓”、“竹箭”、“骨镞”等原始工具。 邪马台时代已出现稻耕农业,但尚“无牛、马”,完全以人为动力。牛、马在人类历史上是谋取生活资料极为重要的工具。公元前7000年左右,亚、欧的部分地区开始驯养牛,公元前3000年左右,亚、非的草原地带又开始驯养马。此后,用牛、马牵引的车、耕相继问世,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水平。邪马台时代的日本尚没有饲养和使用牛、马,因而虽已“种禾稻”,一些地区仍处于“食海物自活”、“耕田犹不足食,亦南北市帗”的状态。与中国建交,争取加入中国王朝的册封体系,也只能将男、女“生口”作为首要的朝献礼品。这充分说明了生产力水平的低下。 历史证明,“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12)邪马台的上述生产力,是原始社会所能“容纳”的,奴隶制生产力关系所需要的“物质条件”在邪马台尚未孕育成熟。尽管从中国文化中采撷了“国”、“王”之类的概念,但“王”须共立,“国”以族分,一派原始初民之风。就其生产力发展阶段而言,我们可以认定邪马台实质上是前氏族联合国家,或称前氏族国家,即正在向国家过渡的氏族联合体。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对中国文明的吸收,它必将发展为独具特色的氏族联合国家。或称为奴隶制的氏族国家。这个国家“重祭祀,贵血统,以族制立国”,(13)氏族组织结构和氏族血缘观念长期残存,是影响社会生活的重要因素。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