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试论本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反犹抵抗运动”(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史学月刊》 杨海军 参加讨论

二欧洲各国各阶层人民对希特勒反犹政策的抵制
    随着军事上的不断胜利,希特勒希望欧洲各签约国家、被占领国家或面临其战争威胁的国家都能够推行其反犹政策,从而在欧洲大陆实现其“雅利安理想”。1941年12月,外交部“主管德意志领土”司的副国务秘书路德奉命起草了一份备忘录,提出在“最后解决”犹太人问题上要求各国的合作计划,主要内容有:将居住在德国及克罗地亚、斯洛伐克、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塞尔维亚的所有犹太人押送到东方去;促使保加利亚和匈牙利两国政府制定类似《纽伦堡法令》的法律;劝说欧洲其余各国政府颁布有关犹太人的法律⑧。路德的备忘录,是希特勒欧洲大陆犹太人政策的全面反映。从其表面看,使用了“促使”、“劝说”等词,似乎要求各国给予合作,实质则是以欧洲大陆主人身份向周围国家发号施令。在这里,反犹不仅成为希特勒实现其“雅利安理想”的途径,也成为希特勒干涉别国内政的借口,因而引起了欧洲各国的不安。当希特勒在欧洲大陆推行他的反犹计划时,遭到多数国家的坚决抵制。
    (一)被占领国家人民的反抗斗争
    1940年纳粹分子占领荷兰后,开始采取一系列措施迫害荷兰犹太人。当时,大学教授被迫辞职,荷兰最高法院院长被撤职,犹太人被要求报到、登记,并面临着被驱逐出境的危险。荷兰人民坚决反对希特勒的反犹政策,荷兰大学生在纳粹驱逐犹太教授时举行了罢课;阿姆斯特丹的工人也针对纳粹迫害犹太人的事件举行了罢工;荷兰的许多普通家庭冒着生命危险收养了大批失去双亲的犹太儿童,义务抚养他们直到二战结束⑨。
    丹麦人民对希特勒的反犹政策也给予了坚决抵制。纳粹占领丹麦后,强迫犹太人佩带特殊标志,但丹麦国王却宣称:如果犹太人佩带此标记,他和宫廷成员将全部仿效。国王还顶住纳粹的高压,在宫廷成员的陪同下隆重参加了在犹太教堂里举行的节日礼拜。当纳粹试图把丹麦犹太人拘捕起来押送到波希米亚的时候,丹麦人民和抵抗组织一起帮助他们迅速转移,结果,丹麦的7000多名犹太人除474 人被捕外,其余全部成功地逃到瑞典⑩。
    (二)中立国家和面临其战争威胁国家的抵制
    在二战期间,瑞士曾一度沦为被纳粹占领区所包围起来的孤岛,但它却收容了大约25000名犹太难民,除了允许他们在国内寻找工作外,还提供了几百万法郎的救济和援助。瑞典本身也面临着纳粹的战争威胁,但它还是毫不犹豫地向犹太人伸出了援助之手。1943年秋天,纳粹将丹麦国王软禁在王宫,并在丹麦成立了傀儡政府,典瑞则设法将5000名丹麦犹太人运过波罗的海,转移到安全地带。不仅如此,瑞典还帮助50%的挪威犹太人偷越国境,逃出纳粹魔爪;特别是1944年的夏天,瑞典派船只绕过大西洋和地中海到黑海,撤走了罗马尼亚的160多名犹太儿童,将他们安全运送到巴勒斯坦(11)。
    (三)与德国结盟国家的抵制
    芬兰是德国的缔约国,但是,它却反对纳粹放逐它领土上的犹太人。意大利虽然接受了纳粹的反犹法令,并答应与德国合作,但它对集体屠杀犹太人却“犹豫不决”,它给予犹太人在其控制地区以政治避难的权利,而且“不管里宾特洛甫向墨索里尼提出多么强烈的抗议,意大利仍拒绝与德国人一起迫害犹太人”(12)。欧洲各国各阶层人民对希特勒反犹政策的抵制,使希特勒在欧洲大陆完全清除犹太人的计划遭到彻底破产。
    和德国社会内部人们反对希特勒迫害犹太人的斗争相比,欧洲各国各阶层人民的反抗斗争具有更大的声势和规模。从斗争的内容看,人们不再仅仅局限于从道德、道义上来谴责纳粹迫害犹太人的主要方式。从运动的发展看,则不再局限于一个地区和一个国家,在法国、比利时、西班牙、匈牙利和保加利亚等国,都出现了各阶层人民反对纳粹迫害犹太人的斗争。因此,这一时期是“反犹抵抗运动”的深入发展时期。
    三犹太人的反抗斗争
    1939年1月,希特勒在国会演讲时叫嚣:“今天我敢于再作一次预言:倘使欧洲内外的国际犹太金融势力能够使各国再一次陷入一场世界大战的话,那末,其结果决不会是全世界布尔什维克化和随之而来的犹太人的胜利,而是欧洲犹太民族的彻底消灭。”(13)1942年的一天,他再次叫嚷:“我们心里,有桩事情是一清二楚的——那就是这场战争的结局:要么雅利安人被消灭掉,要么犹太人从欧洲完全消失,两者必居其一。”(14)希特勒的这两次讲话,是他要在欧洲大陆彻底灭绝犹太人意图的反映。早在1941年,希莱姆就奉希特勒的旨意开始在东欧占领区进行灭绝犹太人的工作。1942年1月,纳粹头子召开了臭名昭著的万湖会议, 会上戈林委派海德里希担任“最后解决欧洲犹太人问题筹备委员会主任”,要求保安警察“不拘地理界限”对犹太人实施“最后解决”。随着侵略战争的全面展开,纳粹分子在波兰和东欧地区的特雷布林卡、马伊达内克、贝尔泽茨、比克瑙和奥斯威辛等地建立起集中营和灭绝营,开始灭绝犹太人(15)。以东欧占领区为例,从1939年侵略战争开始截止到1941年10月底,纳粹分子在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及白俄罗斯等地屠杀犹太人总数就达118430人(16)。而波兰隔离区中大约40万犹太人,在短短的三年时间内,几乎也被消灭殆尽(17)。残酷的屠杀,使犹太人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犹太人不得不起来奋起抗争。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