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与吸收外来文化
改革,与日本历史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改革贯穿日本历史发展的全过程。每当重大的历史转折关头,改革便应运而生。大化革新、明治维新、战后民主改革就是日本历史上的三次里程碑式的改革。通过大化革新,日本完成了向封建社会的转变;通过明治维新,实现了向近代化社会的转变;通过战后民主改革,实现了向现代化社会的转变。可以说,改革是日本历史的独特之处。但日本历史的独特之处还不止于此,日本的历次重大改革都与外来文化相关。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日本历史实际上又是不断地吸取外来文化的历史。本文试就改革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及其与之相关的一些问题作一粗浅的探讨。 一 日本历史上三次重大改革,虽然跨越不同的阶段,有着各自的时代氛围,但有一个共同点。这就是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对改革的发生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大化革新是日本历史上第一次重大改革,它标志着日本历史由原始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重大转折。①在大化革新之前的一个半世纪的时间,是日本社会变化极为剧烈的时期。各种社会矛盾错综复杂,交替发展,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都与中国文化的影响有一定的关系。当时的中国已形成了较高的文明,建立了完备的中央集权体系。因此,唐朝成了日本仿效的样板,唐文化对大化革新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但是,唐文化对日本产生强烈和直接的冲击,则是在天智天皇在位期间的白村江战役之后。 663年的白村江战役,是历史上中日两国间的第一次战争, 也是中日两国在朝鲜半岛的第一次正面交锋。此次战役以日本的惨败告终,唐将刘仁轨“遇倭兵于白江之口,四战捷,焚其舟四百艘,烟焰涨天,海水皆赤”②。军事上的失败,震惊了日本朝野,天智天皇深恐唐军渡海攻击日本本土,自664年开始,花费巨资,在对马、壹岐、筑紫等修筑防线。与此同时,日本对唐文化更加推崇和钦仰。一方面,派出大规模的遣唐使团到中国学习唐文化,另一方面,又在大化革新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新的改革,完成了向封建社会的转变,封建中央集权政治在各方面都得到长足的发展,从此,“日本由一个落后的部落地区,变成东半球一个名副其实的具有高度文明的成员”③。 如果说唐文化的影响和日本对唐文化的吸收加快了日本旨在向封建社会转变的改革的进程。那么,明治维新则明显地是在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下发生和发展的。当然,明治维新前的日本,已处于封建社会末期,资本主义已经萌芽,商品经济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发展,各种矛盾日益尖锐,阶级关系发生变化。但如果没有西方文化的猛烈冲击,日本仍有可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维持原有的社会制度。正是由于近代西方文化的猛烈冲击,才使日本发生了重大的历史转折。 早在中英鸦片战争后,日本就感受到西方文化的强大压力。一直被日本视为楷模的中华帝国为“夷狄”英国所败,日本震惊了,“今清国大乱,难保何时不波及日本!”④颇有唇亡齿寒之感。 1853年(嘉永六年),美国海军准将培理率领由4 艘军舰组成的“黑色舰队”闯入幕府的咽喉浦驾湾,强迫幕府就地接受他带来的美国总统要求日本开港的国书。这使整个统治阶级惊惶失措,陷入混乱中,竟不知如何对策。次年3月, 日本与美国缔结《日美友好通商条约》(《安政条约》),被迫开国,也正是因为开国,引发了“尊王攘夷”运动。攘夷派领袖强迫天皇命令幕府限期封锁港口、排斥外人。在限期内(1863年5月),长州藩突然炮轰通过下关海峡的外国船只, 这导致了1864年7月英、法、荷、美四国联合舰队的进攻,下关地区被占领, 日本被迫支付巨款美金300万元。同年7月,英军以报复前一年萨摩藩士在横滨郊外生麦村(今横滨市内)杀伤英人的事件为由,派舰队炮轰鹿儿鸟,烧毁市街,并索取巨额赔款。这些事件一方面加深了日本的民族危机,另一方面也使日本人深切地感受到西方文化的优越,不可抗拒。在这样的情况下,要么改弦易辙,开国进取,主动地走资本主义的道路;要么墨守成规,抱残守阙,象印度和中国那样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明治维新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轫,通过改革,大力吸收先进的西方文化,最终使日本步入资本主义国家的行列。 从日本战后民主改革,也可以看到外来文化冲击的印记,改革本身就是由美军占领当局推行的,因此改革自然受到美国文化的深刻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失败给日本带来了巨大和突然的变化,其程度只有明治维新的变革才能与之相比。”⑤战争使日本到处都是一片废墟。而日本人在心理上受到的创伤更为严重,日本不可战胜的神话被无情地打破。随着美国人以胜利者的姿态出现,日本人有史以来第一次尝到了被征服、被占领的屈辱,日本几乎到了万劫不复的境地,正如占领日本的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将军所说:“由于这次战争,日本已降为四等国。”⑥战后日本的社会危机是显而易见的。另一方面,美国人也带来了美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日本人“逐步对美国人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兴趣,始而入迷,进而努力模仿。战后的日本人在生活中,对住宅、服饰、饮食越是感到不足,追求美国生活方式的心理越是强烈。”⑦无论是军用吉普车,还是土木建筑机械;无论是盘尼西林、滴滴涕等药物,还是巧克力、槟榔膏、干奶酪、黄油等食品,都让日本人感到惊奇并从心底叹服,“难怪我们被打败了”,“善于思考问题的人们都痛感大大落后了的日本与相当先进的美国文明之间的差距,不能不激起一种要赶超美国的热情和使命感,把效仿美国物质文明做为重建日本的途径”。⑧占领当局推行的改革正是适应了日本国民的普遍需要,改革取得成功,正是日本人选择和配合了改革。埃德温·赖肖尔精辟地说:“占领当局对于日本的战后发展与其说起了决定作用,还不如说是起了促进作用。”⑨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