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近代法国农业落后于英国的原因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 关勋夏 参加讨论

近代法国农业资本主义落后于英国,这是史学界公认的。但是,对于法国农业之所以落后的原因,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有一种不同意法国历史学家乔治·勒费弗尔和我国一般经济史著作的观点的看法认为,其落后的原因不在于小农制;小农制所起的作用是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小农制是通向资本主义农业的发达形式的过渡,并为其发展开辟自由、广泛的道路。这种看法值得商榷。本文打算就这个问题,并对英法在土地革命,即土地的资本化方式,农业革命和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耕作集约化的特色及其他方面存在的差异作些比较,以阐明近代法国农业发展落后于英国的原因。有比较才能鉴别。这有利于我们对问题的深入探讨,繁荣学术。并且,鉴往知来,无疑有助于对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的重要性和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工农业关系的认识。
    
    摧毁封建土地关系,改造封建土地制度,实现土地资本化,是资本主义农业发展的历史前提和条件,而且始终是它的基础。因此,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18世纪的法国革命都必须解决土地问题。但是它们解决土地问题的具体方式却迥然不同。这种差异性就使法国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较劣于英国,这无疑是法国农业资本主义落后于英国的重大原因之一。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果,是在1688年确立了资产阶级和土地贵族联合专政的君主立宪制,同时也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和土地贵族的大土地所有制,从而完全决定了土地资本化的方向,为英国农业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法国与英国不同。在18世纪法国革命的第三阶段,掌权的雅可宾派坚持资产阶级民主专政,按照资产阶级的方式去解革命以来尚未解决的土地问题,于1793年先后颁布了三个土地法令。这些法令摧毁了法国的封建制度和贵族领主的土地占有制,使农民获得了国产(包括逃亡贵族、国王领地的土地)和教会的土地。例如,1793年,在斯特拉斯堡地区,农民获得国产总数的79.3%;在弗勒内, 农民获得教会土地的69.6%①。结果象列宁所说的,“过渡到自由农民土地占有制”②,成为1793年法国人民在抗击封建联军侵略的斗争中之所以表现出“英勇爱国精神和军事义勇奇迹”的“物质条件和历史、经济条件”③。雅可宾派的土地政策,使法国革命沿着“上升路线”行进达到了顶峰,为往后法国长期保存小土地所有制奠定了基础。
    可见,土地问题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资产阶级革命的基础和内容。土地问题的解决,即摧毁封建土地所有制,实现土地国有制是“彻底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胜利的标志④。以此来衡量英国和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应该说,它们都没有实现这一点。而且,各资本主义国家都没有实现比较彻底的土地国有化。
    英国革命不是按照农民的意志和小私有者的愿望去解决土地问题,而是用地主和资本家的方式为资本主义“扫清”土地,建立了资产阶级与土地贵族的垄断大土地制;而法国革命却是基本上按照农民和小私有者的愿望和要求去解决土地问题,用小农的方式为资本主义“扫清”土地,建立了“自由农民土地占有制”。马克思说:法国“第一次革命把半农奴式的农民变成了自由的土地所有者”⑤。又说:“……英国革命在本质上有别于用分散土地来消灭大土地所有制的法国革命”⑥。就土地所有权的转移来说,后者比前者彻底。后者保住了小生产,在很大程度上维护了农民的利益,在革命中创造了奇迹。这似乎具有资产阶级民主性,但这只是表面的、暂时的。而前者则是通过一系列的立法,剥夺了农民的土地,摧毁了小生产,维护了资产阶级和土地贵族的利益。这虽然带有片面性,但却是深刻的、具体的。
    对于英国革命所建立的大土地所有制,应该肯定其革命性和历史的进步性。它以暴力手段不顾以往的成规而牺牲自耕农的利益,超越自由农民占有制而直接过渡到资本主义大土地所有制,产除了封建骑士制对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加速了资本主义大农业的发展,无疑是一场真正的土地革命,深刻的社会革命。
    对于法国革命所建立的“自由农民土地占有制”,既不应否定其革命性和积极作用,也不应把它理想化,不应超历史地把它的积极作用说成是永恒的。事实上,小农制只与法国一定历史时期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它的积极作用是短暂的。这种土地所有制“只经过两代就足以产生这样不可避免的结果:农业日益恶化,农民负担日益增加。”⑦以致法国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缓慢而落后于英国。本来,法国的“自由农民土地占有制”就没有完全实现,大量贵族和资产者土地的存在,使这种土地制度实行得很不彻底,其本身的积极作用受到了很大限制。这是雅可宾派土地政策的局限性造成的。
    雅可宾派的土地政策只规定没收逃亡者土地,收回农村公社的土地,而没有没收贵族地主的土地,因此没有消灭农村中的封建剥削。贫苦的农民没有得到他们所应得到的那么多土地。雅可宾派当权人物罗伯斯比尔根本反对土地分配平等⑧。雅可宾派专政末期,虽然于1794年7月通过《风月法令》规定没收嫌疑犯土地, 免费分给穷苦的爱国者,但这项法令未能实行。可以象乔治·勒费弗尔那样断言:雅可宾派缺少“一种有效的、全面的土地政策”⑨,以致法国革命没有消灭封建贵族所占有的地产,也没有消灭村社的权利,没有实现完全的“自由农民土地占有制”。阿·索布尔的看法是中肯的,他说:就土地革命而言,“法国革命不如英国那样具体、深刻。”⑩
    从土地问题的角度来说,英国革命破坏了一切旧的经济形式和社会关系,创造出如此适合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前提和条件,是一场“特别成功”的革命。“英国是世界上最革命的国家。”(11)而法国革命虽然也是成功的,但却没有消灭中世纪的传统。它所确立的小农制,归根到底不过“是一种属于过去的生产方式的残余”(12),因而它不是什么“彻底性革命”的“典范”。法国革命作为从封建主义过渡到资本主义的一种形式是保守的。法国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的前提和条件比不上英国优越,其根本原因就在这里。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