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法国农业落后于英国的原因(4)
四 上述各项只是属于从农业本身去分析比较近代法国农业落后于英国农业的原因,这当然是不够的。还必须从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原因去比较说明。 首先,社会经济结构不同。 英国资本主义很发达,具有典型性。整个社会形成了两个阵营:资产阶级(工业资本家和农业资本家)和无产阶级(产业工人和农业工人)。社会经济结构简单化有利于大农业的发展,而法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复杂,具有特殊性。工业资本较弱,金融资本异常强大,高利贷猖獗,贫困的小私有者众多,阻碍了农业的发展。 在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银行家和包税商这类金融资产阶级的势力就很强大(45)。他们的政治代表君主立宪派曾在大革命的第一阶级掌握了政权。在执政府时期,拿破仑于1800年创办了法兰西银行,资金3000万法郎,银行股票每股值100法郎,对法国金融势力的增长起了重要作用。1830—1848年,法国建立了金融资产阶级七月王朝的统治。金融贵族掀起了参加公债交易投机和银行交易投机的狂潮。银行交易额猛增。从1826年的60亿法郎增至1847年的440亿法郎。流通的有价证券种类繁多,从1830年的50种,增加到1841年的258种。 “而每一次新的公债都使金融贵族获得新的良好机会去盘剥被人为地保持在濒于破产状态的国家。”(46) 到了第二帝国时期,虽然资本主义经济有了迅速发展,但工业并没有支配法国的生产,因而工业资产阶级也没有在资产阶级和整个社会中占优势。高利贷和金融投机更为猖獗。巴黎交易所有价证券价值,从1861年的110亿法郎增至1869年的330亿法郎。仅在1860年,法国投入有价证券的资金就达90亿法郎,占同年总投资200亿法郎(47)的45%。一个“不靠生产而靠巧骗他人财产来发财致富”(48)的金融贵族成了法国真正的统治者。这种社会结构使城市的高利贷者代替了旧日的封建贵族;而旧日的封建义务为资本家的抵押债务所代替。这些剥削者凶狠贪婪,欲壑难填。他们强迫债台高筑的大部分农民困于有名无实的小块土地上(49),以偿还债务,另一部分被敲骨吸髓而破产的农民,完全失掉了土地。1862年,农民被迫出卖的土地,价值20亿法郎,300万农民丧失了土地。19世纪末期,小农的抵押债务达250亿法郎,使更多的小农破产。 其次,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水平不同。 18世纪后半期,英国在世界上最早进行工业革命,19世纪30—40年代最先完成了工业革命,50—60年代成为“世界工厂”。英国的大工业占优势,使它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国,获得了世界工业霸权。而法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比英国落后了半个世纪到一个世纪。1829—1854年,法国工业年平均增长率为2.07%,1854—1905为1.64%。“在19世纪法国没有真正的‘工业革命’或‘起飞’”(50)。 整个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法国的小生产均占优势。法国还是一个农业工业国家。因此,资金相对分散,工业发展相对缓慢,工业发展水平不高,工业不能为农产品提供广阔的市场,也使农业得不到更多的资金、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在小资产者中,有的要借债,有的又要存款、放债取息而卷入高利贷活动之中。因此,占优势的小生产成为高利贷发展的温床。 近代的法兰西一直是以一个高利贷的国家而发展着,有“欧洲高利贷者”之称。1850年法国对外投资为20亿法郎,1869年为100亿法郎,1880年为150亿法郎,1890年为200亿法郎。19世纪末,法国国外投资总额已达270—280亿法郎,3倍于国内投资。到了20世纪初期,法国因工商业的停滞,只好“靠借出高利贷发财”(51),资本输出大增,而国内工农业投资则锐减。1910年,法国国外投资是国内投资的5倍!马克思早在1850年就指出:“法国的农业并不是苦于资本过剩,而是苦于资本不足。英国地产集中和农业发达并不是从农业中抽走资本的结果,相反地,是工业资本投入农业的结果。”(52) 再次,政治局势的稳定性不同。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反过来政治又对经济的发展起着加速或延缓的巨大作用。稳定的政治局势是一个国家工农业繁荣兴旺的政治条件。 英国在1688年确立君主立宪制之后,又确立了两党议会制。再经过19世纪的3次(1832、1864、1884年)议会改革,基本上实现了普选制,实现了政治的现代化,长期保持了较为稳定的政治局面,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政治前提。 与英国相比,法国恰得其反。政治局势长期变动不居,动荡不安,是近代法国的显著特点。法国从1792年建立第一共和之后,在70多年间,政局多变,可谓国无宁日。到了1875年,第三共和建立,总算是出现了稍为好一点的政治环境。但是,与英国相比已是为时太晚了,何况从1911~1914年的40年间,法国内阁更迭频繁,共换了40多个内阁。仅在1911—1914年三年内,内阁更换了8次之多。 法国政治局势动荡不安的特点,没有能从根本上加以改变。没有稳定的政治局面,就没有蒸蒸日上的工农业经济。 历史的经验教训值得注意。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没有欣欣向荣的农业,就没有迅速发展的工业。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在大农场制基础上发大农业,这是近代英国农业优胜原因之所在;而在小土地制基础上经营小农业,则是法国农业落后的根源。大农业的发展不仅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方向,也是一切进步的社会的农业发展方向。 本文1993年2月收到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