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①⑥⑨(13)参见拙文“试论德国施特莱斯曼外交”,中国德国史研究会主编《德国史论文集》,青岛出版社1992年版。 ②[苏]沃斯兰斯基《美国对德国问题政策史略1918—1919》。世界知识出版社1957年版,第62页。 ③[美]H·斯图尔特·休斯《欧洲现代史1914—1980》,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193页。 ④⑤朱忠武等《德国现代史1918—1945》,山东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46页。 ⑦⑧(16)G·罗森费尔特《1922—1933年的苏联与德国》(Gunter Rosenfeld, Sowjetunion und Deutschland 1922—1933),柏林1984年版,第125、126、265页。 ⑩K·希尔德布兰特《国际体制中的德意志帝国与苏联》(Klaus Hildebrand. Das Deutsche Reich und die Sowjetunion im internationalen System),威斯巴登1977年版,第29页。 (11)T·施德尔《拉巴洛条约诸问题》(Theoder Schieder, Die Problem des Rapallo-Vertrag)科隆1956年版,第49页。 (12)参见B·格哈特《世界大战的时代》(Binder Gerhart, Geschichte im Zeitalter der Weltkrieg)第一卷,斯图加特1977年版,第320页。 (14)(18)H·舒尔策《魏玛史1917—1933年的德国》(Hagen Schulze, Weimar, Deutschland 1917—1933),柏林1982年版,第260、256页。 (15)(17)[联邦德国]卡尔·迪特利希·埃尔德曼《德意志史》第四卷(上册),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303、286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