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早期东南亚国家的社会性质和特点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东南亚》 贺圣达 参加讨论

从公元初到公元十世纪,东南亚先后出现了数十个大小不等的国家,它们究竟是些什么样性质的国家呢?这是个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
    一、早期东南亚国家不是奴隶制国家
    从国内现在出版的论着看,大多数认为这些国家是奴隶制国家,或者说七、八世纪以前这些国家都是奴隶制国家,处于奴隶社会的发展阶段。商务印书馆1977年出版、由中山大学历史系东南亚研究室编着的《菲律宾史稿》说,“根据现有的资料,早在公元前几百年,菲律宾就开始进入奴隶制社会”(见该书第10页)。该馆1978年出版的厦门大学历史系印尼简史编写组编写的《印度尼西亚简史》说,“根据中国古籍记载及印尼出土石刻碑文的研究,大约在公元前二世纪后半期出现了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叫做叶调。到公元三至七世纪,又先后出现了古泰·达鲁马(或称多罗磨)、耶婆提、干利陀和马来游(或称末罗游)等许多奴隶制国家”。(见该书第6—7页)该书还说“公元六至七世纪,印度尼西亚不断发生奴隶暴动,猛烈地冲击着奴隶主的统治。印尼的奴隶社会在奴隶起义的熊熊烈火中走向崩溃,到公元七世纪,印尼社会就由奴隶社会逐步进入封建社会”。(第8页)该馆1979 年出版的由中山大学东南亚历史研究所编写的《缅甸简史》说“从现有的材料看来,早在公元一世纪缅甸就存在着奴隶制国家”(该书第1页), 该书认为骠国也是一个奴隶制国家。1984年出版的由中山大学东南亚历史研究所编写的《泰国简史》认为,公元六世纪在泰国境内出现的盘盘、赤土、堕罗锛底等国,“都处于奴隶制的阶段”。(见该书第6页)郭振铎编写的《扶南王国》认为,“公元一世纪末, 自原始公社解体之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私有制的产生,氏族贵族开始把氏族成员变为奴隶和家内奴婢,主要从事社会生产和为主人服务,奴隶剥削制度在扶南逐步确立了”。(见该书第16页)“奴隶的主要来源靠战争”。(第17页)
    那么,当时东南亚这些国家是不是奴隶社会性质的国家呢?如果我们按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而言,继原始社会之后出现的第一个阶级社会当然是奴隶社会,据此而说当时的东南亚处于奴隶社会时期,似乎是顺理成章的,合乎规律的。
    但是,我们不能把从原始社会发展到奴隶社会这个一般规律,简单地套到东南亚历史发展上来。东南亚在继原始社会之后究竟是缓慢地过渡到封建社会,还是直接进入奴隶社会,必须根据东南亚历史发展的具体情况,根据文字和考古的资料,进行具体的分析,作出合乎该地区历史发展实际的论断。
    至少就目前所接触到的材料而言,还没有根据认为八世纪以前东南亚各主要国家(室利佛逝、扶南、占婆、堕罗锛底、骠国)是奴隶社会性质的国家。这是因为:
    首先,迄今为止,还没有当地的考古材料可以说明,当时在农业、手工业、商业、航海业中广泛使用了奴隶,甚至还举不出有几块碑铭上提到了奴隶。自公元三世纪出现第一块碑铭(武康碑)以来,碑铭涉及的主要内容是宗教,包括印度教和佛教。
    其次,涉及到这一时期东南亚历史的大量中文记载,说明当时中国人对东南亚已经有了较多的了解,有些人如朱应、康泰、法显、义净,都亲身到过东南亚。但是,这些材料中并没有提到当时东南亚有大量的奴隶,更没有提到在农业、手工业、商业、航海业中有奴隶和奴隶劳动。就是谈及奴隶的材料,也不多见。主张扶南奴隶制的同志,所能引用的当时涉及奴隶的确凿材料仅一条,即《南齐书》上所说的“攻略旁邑不宾之民为奴婢”(《南齐书》卷58)。但是,仅这样一条材料,说明不了当时扶南已是奴隶社会。掠奴行为,原始社会末期,封建社会都有,就是资本主义社会也未能绝迹。何况这句话是紧接着“扶南人黠惠知巧”说的,在同一段中还提到“国王居重阁,以木栅为城”,提到扶南“人性善,不便战,常为林邑所侵击”。要说它已是一个奴隶制国家,恐怕是有困难的。也许正因为如此,有些同志又引周达观《真腊风土记》中的《奴婢》一节,但周达观毕竟是十三世纪末到柬埔寨的,其情况有异于十世纪以前,何况《真腊风土记》上说的奴婢,不过是家内奴婢而已,从“若执役,方许登楼”,“呼主人为巴驼(意即父),主母为米(意即母)”。除扶南外,中国载籍中涉及骠国、堕罗锛底、占婆、室利佛逝的材料,尚不见关于奴隶的记载。
    奴隶制国家、社会,是指奴隶制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国家、社会,从所能接触到的材料看,当时东南亚一些主要国家可能还没有存在大量的奴隶,更不用说在农业、手工业、商业航海中已广泛使用奴隶。因此,可以说,当时的东南亚国家、社会,并不是奴隶制国家、社会。(当然,这并不是说当时东南亚国家中没有奴隶。有奴隶同是奴隶制国家、奴隶制社会,毕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至于“奴隶起义的熊熊烈火”,更是史无记载的。
    二、早期东南亚国家是较为原始的封建国家
    早期东南亚国家既然不是奴隶制国家,那么,又是什么性质的国家呢?我们这里探讨的主要是除越南北方之外的广大地区,因为越南北方直到十世纪中叶前一直是中国封建皇朝统治的地区,还不是一个独立的国家。而且,对于越北地区的社会性质,中国史学界也已经有比较一致的意见,即该地区从公元前后起,从原始社会末期直接过渡到封建社会。
    除越北地区以外的东南亚广大地区,其情况各不相同,从中国史籍的记载看,菲律宾群岛直到十世纪前不久才出现最初的国家,因此,在十世纪前并不存在什么奴隶制国家。在印尼群岛,有关记载较多的是爪哇和苏门答腊。在现在的越南中南部、柬埔寨和老挝南部,有称雄一时的扶南和占婆。在现在的缅甸和泰国境内,主要有骠国和堕罗锛底。上述国家,其社会性质可以说处于由原始社会向封建社会性质的国家过渡的过程中,或者可以称之为原始的或比较原始的封建国家。这样的国家,一方面在经济上和政治上同成型的封建国家有一些相似之处。另一方面,由于它还处于从原始社会向封建社会直接过渡的过程中。因此,也就在经济上和制度上保留着许多明显的原始公社的痕迹。当然,在发展程度上,上述国家并非一致。看来,扶南、占婆和室利佛逝的发展程度要更高些,堕罗锛底和骠国要更低些。
    我们说这些国家可以称之为较为原始的封建社会,或者说保存着原始社会烙印的封建国家,是因为就其本质而言,它与封建社会国家有着共同之处。首先,在这些国家中占统治地位的,是封建生产方式而不是奴隶制生产方式,这表现在这些国家中主要的生产者是有着一定人身自由的、有自己的一部分生产资料(生产工具)的村社居民,而不是被当作工具使用、当作牲口使唤的奴隶。这一点正是封建社会与奴隶社会的一个主要区别。同时,早期东南亚国家由于其形成的特殊的历史的和地理的、外部的和内部的条件,较多地保存了原始社会的一些特点。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