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先欧后亚”,还是两洋平行?(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湖湘论坛》 熊伟民 参加讨论

美军在西南太平洋发起的有限攻势,导致了半年之久的瓜达卡纳尔岛战役。该战役以日军失败而告终。它成了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从此之后,太平洋战场上的战略优势就完全转到美军手中了。
    瓜岛战役之后,海军和麦克阿瑟坚持,既然太平洋战场的战略主动权转移到了美军手中,那么,至关重要的是避免得而复失。1943年1月, 在卡萨布兰卡会议上,英国人同意在“火炬”战役(英美1942年11月进攻北非的行动代号)后,攻占地中海的西西里岛,作为交换,英国同意在太平洋扩大攻势,让美国把更多的人力物力投向太平洋。同年3月在华盛顿召开的“三叉戟”会议上,又决定太平洋的一切军事行动,统由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负责实施,并同意了美国提出的“打败日本的战略计划”。⑤英国陆军参谋长艾伦·布鲁克爵士对美国不断地把力量转向太平洋深感忧虑,叹道:“向太平洋转移的力量比任何时候都强,要不了多久,他们会敦促我们先打败日本人”。⑥
    1943年8月在魁北克会议上,英美又决定同意尼米兹在1944 年发动一场穿过中太平洋的两栖进攻,同时允许麦克阿瑟在西南太平洋向菲律宾挺进。这意味着1944年有两个强大的攻势指向同一目标——吕宋岛——台湾——中国沿海三角地带。会议决定,绕过敌人重点设防的拉包尔,在太平洋采取大胆的越岛进攻战以代替初期比较谨慎的逐岛进攻战术。⑦1944年10月,当盟军仍在西欧猛攻德国的齐格菲防线时,上述两路攻势已推进到菲律宾海域。穿过中太平洋的尼米兹海军上将的攻势,把陆军防空兵的B—29超级轰炸机带到了轰炸东京的距离之内。
    让我们再看一看兵力和装备分配情况。
    1942年12月,美国已参战一年。这时,陆军用于太平洋的兵力是346,000人, 用在英国和北非对付德军的是347,000人。⑧双方基本持平。 但如果把阿拉斯加和中缅印战区的美国陆军部队加上则是461,000人,而派往英国、北非、中东、 波斯湾的军队共为411,000人。 两相比较用于对付日本的兵力比用于对付德国的兵力多出50,000人。⑨作战飞机方面,1942年底,美国一共有5,626架飞机部署于海外,用于对付德国的是2,065架,对付日本的是1,910架,太平洋比大西洋少155架。 ⑩但海军力量主要是集中于太平洋。如果加上海军力量,那太平洋战区人力物力比重就更大了。
    1943年,仍然没有扭转这样一种趋势。12月底,用于对付德国的陆军师是17个,用于对付日本的是16个,其中包括3个海军陆战师。用于对付德国的战斗机是8,807架,对付日本的是7,857架。对付德国的战斗舰只是515艘,对付日军的是713艘。从陆海空三军总兵力看,对付日军的是1,878,152人,对付德军的是1,810,367,太平洋战区仍然超过大西洋战区。
    进入1944年后,随着在欧洲战场上大规模横渡海峡作战的准备和实施,美国送往欧洲战场的兵力和物资开始超过太平洋。但太平洋的攻势没有停下来,也没有减弱,送往太平洋的兵力物资也在迅速增加。1944年10月,麦克阿瑟率领的第六集团军开始在菲律宾登陆。1945年3月,基本收复了菲律宾群岛。 正当菲律宾战役打得激烈时,海军在莱特湾进行了大海战,规模之大,可谓旷古空前。日本海军遭到彻底失败,从此,联合舰队丧失了远洋作战能力。1945年3月, 美军又开始了冲绳岛战役,6月占领冲绳,打开了通往日本本土的门户。在缅甸战场, 中美英军队也于1944年发动了猛烈攻势。经过艰苦作战,中国军队打通了滇缅公路。1945年5月,盟军收复缅甸首都仰光。在中国战场上,1944年起,解放区也开始了局部反攻。
    在盟国的强大攻势面前,日军节节溃败。于是,1944年7月, 小矶国昭内阁成立后,“宫廷重臣集团”希望新内阁结束战争。8月19日, 御前最高战争会议提出:利用苏联调停,谋取同美国的妥协与和平。但遭到苏方拒绝。1944年9月, 日本也通过瑞典向伦敦建议,试探结束战争的条件,日本得到的答复是必须无条件投降。1943年秋——1944年春,日本政府还通过各种渠道向中国蒋介石政府试探单独媾和的可能性,亦无结果。日本陷入了绝望的境地。欧洲战争结束仅3个月,日本就正式投降了。
    以上事实表明,美国参战后,尽管重申了“先欧后亚”原则,实际上大大偏离了它。头两年,不是“先欧后亚”,相反,重心还稍微倾向于太平洋。1944年后,投入大西洋的兵力物资超过了太平洋,但太平洋的攻势并没有停下来,而是与欧洲战场并驾齐驱,转入了全面反攻。但太平洋战争地域十分辽阔,又是以海洋作为依托,所以比欧洲战争更加复杂。从整个战争过程来看,美国基本上是实行的一条两洋平行发展或者是两洋均衡的战略路线。
    (三)
    美国之所以在具体实践中偏离了“先欧后亚”原则,是多种原因造成的。
    第一、国内舆论的压力。
    由于日本人对珍珠港的攻击,对大多数美国人来说,日本理所当然是更主要的敌人。不是德国人而是日本人在珍珠港炸死了美国士兵,他们要求迅速地报仇泄恨。他们希望能集中力量先打败日本。美国同日本开战后的头几个月里,盟国在太平洋遭受一系列失败,这进一步扩大了政府与群众之间的裂缝,主张先打日本的阵线进一步扩大,他们构成罗斯福行政当局批评者的核心。1942年1月初, 新闻界开始对远东不断恶化的形势表示关注,但继续支持“大西洋第一”的思想。到月底,他们对行政当局的支持立场极大地削弱了。罗斯福强大的国防主义支持者,加入到了要求在太平洋采取迅速行动的赫斯特——帕特森——麦考密克的反罗斯福集团,到1942年4月,民意测验显示,主张先打日本与先打德国的人数比例一直是3∶1。(12)
    公众和新闻界所表现出来的这种急于在太平洋报仇泄恨的情绪,是他们情感自然而真实的流露。但他们所处的地位和职业,使他们不可能站在国家决策者一样的高度来全面审慎地考虑美国的战略,也不可能把美国所从事的战争同整个反法西斯战争有机地结合起来。他们的行为主要受一种激情的支配,而不是深沉的理性的产物。罗斯福行政当局虽然理智地选择了“先欧后亚”原则,但在美国那样的社会结构和政治传统中,行政当局不可能忽视舆论的导向。兼之,在这些闹哄哄的争执中,夹杂着一些若明若暗的党派竞争,更使罗斯福行政当局不得不谨慎行事,采取一些妥协和中和的立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