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6年法俄接近之原因及其影响(4)
一个从1815年以来在数十年间与奥地利联盟、且支持奥地利统治意大利的专制主义大国即俄国,现在抛弃了这样的立场、支持撒丁王国从奥地利手中夺回意大利领土的要求;一个已占据了欧陆优势、开始在欧洲处于举足轻重地位的强国即法国,现在公然支持撒丁王国向统治意大利的奥地利挑战。这种由于法俄接近的实质而出现的形势,不会不影响到以统一意大利为己任的撒丁王国的外交政策,并在以后为撒丁王国兼并伦巴底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 从1853年末至1856年1月底, 加富尔为首的撒丁王国当权集团一直采取了支持英法进行克里米亚战争以及继续对俄国进行战争的政策。撒丁王国于1855年1月10日与英法正式结盟,1月26日派出15000人的精锐部队开赴克里米亚参战;当10月下旬法俄秘密外交接触的消息泄漏后,撒丁王国政府鼓动国内各大报纸一致表示反对法国流露出的对俄国和解的倾向;甚至在1856年2月初, 俄国已接受了奥地利提交的最后通牒、各大国决定在2月25日于巴黎召开和会时, 加富尔还向拿破仑三世提交了一份“备忘录”建议法国皇帝组织一个有英法与撒丁参加的“自由主义国家”的联盟,重新开始对俄国的战争。加富尔为首的撒丁王国当权集团尤其是加富尔本人,所以坚持这样的立场,是因为受到“原则的政策”与“原则的外交”的僵硬的观念的束缚。他们认为,与撒丁王国为敌的奥地利同俄国同属反动的专制主义势力的营垒,撒丁王国在对外政策方面必须与英法等“自由主义”的大国站在一起,造成俄国的失败也就削弱了奥地利⑩。但是,形势的发展却使他们的不可动摇的“观念”破灭了:首先是发生了1855年10至12月法俄之秘密外交接触,令他们感到不可思议的是“自由主义的大国”法国先向专制主义的大国俄国表示了和解的意愿;接着是12月中旬竟由专制主义的大国奥地利向专制主义的大国俄国发出了最后通牒,更令他们感到不可思议的是两个“自由主义的大国”即英国和法国,竟确认了奥地利提出的最后通牒,并且是按照奥地利的意愿同意召开和会。本来从未奢望过得到物质的赔偿、只想争得道义的胜利、以便有资格在欧洲面前谈谈“意大利问题”的加富尔等人,因为突然间似乎是奥地利成了形势的主宰者而沮丧了。因此,加富尔是以“如同受罪”的心情来参加巴黎和会的。 加富尔率撒丁王国代表团于2月16日抵巴黎后,一直是坐在冷板凳上受人冷落,不料从3月2日起,以奥尔洛夫为首的俄国代表团竟对加富尔热情有余、礼貌有加起来。在奥尔洛夫主动表明了俄国支持撒丁反抗奥地利的立场之后,很快两国就为正式建立良好的外交关系奠定了基础。跟着,法国也改变了视撒丁王国为小伙计的态度,不仅让巴黎各大报全文刊载加富尔的《关于“意大利问题”的备忘录》,还终于让加富尔在这次“庄严的国际会议”上发表了激烈抨击奥地利对意大利的统治的讲话。惊喜不置的加富尔怎能不立即予以响应、主动采取亲法联俄的外交政策,以便将奥地利的势力从意大利赶出去? 然而,加富尔及其代表团成员并不知道法俄两国对撒丁王国宠幸有加的态度,乃是由于法俄接近之实质所导致的,因而也就不可能察觉到法俄之接近所造成的后果尤其是对英国外交政策的影响。不过,这种“无枉的蒙昧”却带来了积极的成果,坚定了加富尔的亲法联俄政策。由于上述原因,也由于过于性急,还在巴黎的会议桌旁,加富尔就已经想利用忽然出现的大好形势了。3月20日, 他在给撒丁王国驻伦敦大使埃·达杰里奥的信中设计了依靠英国而兼并西西里岛的方案:由撒丁王国派人联合当地的革命者发动革命,由英国与撒丁的联军攻占巴勒摩,先宣告西西里的独立而后使之归并撒丁王国。加富尔指示该大使考虑一下此方案是否可行,如认为可行,则与英国首相帕麦斯顿勋爵进行协商(11)。但是,英国拒绝考虑这一方案。这是因为英国已经看出了法俄接近的趋势并意识到了法俄接近的实质。英国为了抑制法国在欧陆的优势,必须竭力维持欧陆现状,其中包括维持奥地利控制意大利的现状。于是,英国放弃了支持撒丁王国的立场,重新奉行原来的已延续了半个世纪之久的亲奥政策。加富尔是过了将近一年的时光才认识到这一点的。 1856年7月,在俄法互派大使的同时,俄国撒丁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英国为了破坏俄国与撒丁之间的关系,帕麦斯顿勋爵亲自找撒丁王国驻伦敦大使谈话,警告撒丁王国不要被俄国的“两面派”行为所欺骗,劝告撒丁王国与奥地利改善关系,“以使西方大国能够关心为意大利争得所希望的改革”。除去这种空洞的“许诺”之外,英国在1856年冬至1857年春不仅没有给加富尔以任何实际的支持,反而是日渐公开地支持奥地利。与此同时,法俄两国却为了各自的私心采取了实际步骤支持撒丁王国。这终于使务实的加富尔在1857年夏天对英国抛去了最后的幻想、坚定了他的亲法联俄的外交政策。 1858年7月,加富尔与拿破仑三世在普隆比埃的会晤, 奠定了撒丁王国与法国共同发动对奥战争的军事同盟。1859年初,俄国在外交和军事两方面配合了法国与撒丁的行动。1859年4月26日对奥战争爆发,7月,撒丁王国从奥地利手中兼并了伦巴底。 注释: ①拿破仑三世此点估计是完全正确的。熟知欧洲各国军队状况的恩格斯当时就曾明确地指出:如果对俄国继续进行战争,“英国军队在一定的战区内所能集中并随后所能保持的兵力最多为3—4万人;而由于英国人的同盟者现在已不是西班牙人,而是法国人,因此英国这支‘英勇的小部队’在联军的总数中就显得微不足道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1卷第482页) ②贝尔蒂:“巴黎和会期间的撒丁与俄国”,《论意大利的统一》,莫斯科1963年版,第108页。 ③塔尔列:“1856年的巴黎和约”,《克里木战争》第2卷,莫斯科1949年版,第5页。 ④1991年出版的《法兰西第二帝国史》认定是涅塞尔罗杰将法俄秘密谈判消息告诉奥地利的。参见该书第229页。 ⑤参见贝尔蒂:“巴黎和会期间的撒丁与俄国”,《论意大利的统一》,莫斯科1963年版,第115页。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