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中西古典民主政治(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史学理论研究》 林志纯 参加讨论

公卿执政制是历史进步现象,在西方是这样,在中国也是这样。《论语·季氏》:“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他又说,“天下有道,则政治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孔子的议论怎样理解?按:天下有道,指王者主持联盟之世;天下无道指霸者主持联盟之世。东迁之后,周已衰微,齐桓、晋文继起,霸者维持中国政治局面之日。孔子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论语·宪问》)。又云“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同上引)。《公羊传》庄公四年,僖公元年、二年,屡屡高呼“上无天子,下无方伯”。此孔子及孔门论史者对于当时中国政治现实的正确态度,此即公卿执政制之时,此即公卿执政制之历史进步现象。读史者应知:天下有道,天下无道,是时代事实;公卿执政,霸者成历史中坚,此时代进步现象。
    为成公卿执政制之基础者,国人阶级也。周厉王时国人暴动,流王于彘,是国人阶级自我解放的标记。春秋时代。国人活动,例不书名,而他们在政治、社会、文化上的活动与贡献,表示他们是无名英雄的群众。《左传》昭公二十四年,周有敬王与王子朝争位事件,晋侯使士景伯到周都,在乾祭门外召开国人会议,徵求群众意见,而决定助那一方(“晋侯使士景伯涖问周故,士伯位立于祭乾,而问于介众”),群众认为周王对,“晋人乃辞王子朝,不纳其使”,然后王子朝失败奔楚。这种君位争夺的大事,国人是有权干预的。
    到了公卿执政制时代,“民主”[“民之主”]的称号也从邦君那里取出,而归之于公卿。晋赵盾被称为“民之主”(《左传》宣公二年),晋解扬囚于楚,临刑自称“民之主”(《左传》宣公十五年)。郑子大叔将被立为卿,被称为“国卿,君之贰也,民之主也”(《左传》襄公二十二年),晋赵孟[武]在郑,宴会上闻赋诗,自谦云,“善哉,民之主也,抑武也不足以当之”(《左传》襄公二十七年),郑罕虎如齐,晏子去见他。说他“能用善人,民之主也”(《左传》昭公五年)。
    现在,君不再是民之主。“君,神之主也”(《左传》襄公十四年);“所谓道,忠于民而信于神”(《左传》桓公六年)。这就是说,对民要讲忠,对君只讲信。
    也是公卿执政制时代,出现一批又一批的思想家、政治家、文人学士,百家争鸣,阴阳、儒墨、名、法,最后是道德家,由春秋转入战国时代,征伐吞并,产生许多军事独裁的人物,列国纷争统一而为泰之帝国,专制帝国,古典城邦阶段结束了,古典民主政治时代结束了。
    珍惜祖国民主和革命的古典传统《书·多方》的民主,《书·多士》的革命,汤武革命,历史学传统是怎样研究的?西方古典的德谟克拉西,希腊的民主,是民主的起源;古典中国的民主,不是民主,是君主!革命,国人的暴动是革命,陈涉的起义是革命,汤武革命是改朝换代!然而古典文献明明提出“民之主”是人民的首领,汤武革命也是汤武受命,受天之命,在古典时代也就是革一个天命,受一个天命。先秦思想言论,比较自由,这些民主的革命的问题,根本不存在。争论若起,也可以坦率地说明白。例如汤武革命这个问题,最早子贡就说,“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论语子张》),这在春秋时日。到了战国时代,齐宣王同孟子辩论,一方说是“臣弑君”,一方说是“闻诛一夫纣,未闻弑君”。讨论十分自由。秦汉帝国,还可以坦率争论,但要看场合。景帝之时,黄老一派的黄生,与齐诗博士辕固生,在皇帝面前争论汤武受命问题,辕固生说,“桀纣虐乱,天下王心皆归汤武,汤武与天下之心,而诛桀纣,桀纣之民不为之使,而归汤武,汤武不得已而立,非受命为何?”黄生说,冠虽敝,必加于首,履虽新,必关于足,何在?上下之分也。今桀纣虽失道:然君上也;汤武虽圣,臣下也。夫主有失行,臣下不能正言匡过,以尊天子,反因过而诛之,代立践而面,非弑而何也?”
    争论这么激烈,两派各有时代代表性,黄生代表专制帝国时代正统思想(后世的儒家思想),辕固生则代表秦汉之际的争鸣时代的传统(当时的革命的儒家思想)。黄生的话迫的辕固生在景帝前摊开儒生本色当初的言论,他说:“必若所正,是高帝代秦,即天子之位。非邪?”这使得景帝很为难,只好劝此后学者不再说“汤武受命”。司马迁纪录此次论争(《史记·儒林列传》),并说,“是后学者莫敢明受命于弑者”。这也说明黄老思想为什么能迎合汉初帝国朝廷风气!辕固生不是被窦太后责令入猪圈与野猪去斗争吗?
    可是,天命的理论,在当时还是支配思想界的。司马迁把亡秦族的陈涉起义上接汤武,中连孔子,下系刘项,而以革命和受天之命贯穿之。他写道:“桀纣失其道,而汤武作;周失其道而——《春秋》作;秦失其政,而陈涉发迹”(《陈涉世家》)。在《秦楚之际月表》序中,司马迁又写道:“初作难,发于陈涉;虐戾灭秦,自项氏;拨乱诔暴,平安海内,卒践离祚,成于汉家。八[五]年之间,号令三嬗,自生民以来,未始有受命若斯之亟也。”
    实际上,古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传统,从汤武革命,至国人暴动流放厉王,至陈涉刘项亡秦,是一条线,而孔子后代孔甲率齐鲁诸生往为陈王博士,儒墨之徒纷纷往投依陈王,与之俱死,都属于这条古典民主革命传统线上的。
    古希腊民主政治德谟克拉西的革命传统,随欧洲古典文明之灭亡而被人遗忘之,中世黑暗时代后,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近代西方学者上学古典,传之鸦片战后被侵略的中国;古中国民主革命的传统亦久被遗忘,明亡之后,黄宗羲作《明夷待访录》,作《原君》。其言曰:“小儒规规焉以君臣之义无所逃于天地之间,至桀纣之暴,犹谓汤武不当诛之,……至废孟子而不立,非导源于小儒乎?”“是故武王圣人也,孟子之言圣人之言也”。故中国亦自有民主与革命传统,不当数典忘祖,以为民主也,革命也,唯西方近代有之,古中国亦有之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