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苏联战后外交政策演变原因探讨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绍兴师专学报》 鲁新海 参加讨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苏联对外政策变幻莫测,其外交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这样,就苏联战后外交政策演变的原因进行探讨和研究,对于认识苏联战后外交政策演进的历史,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拟从国际国内两个方面来探讨苏联战后外交政策演变的原因。
    
    影响战后苏联外交政策变化的国际因素很多,诸如第三世界的出现、洲际导弹的问世,能源危机、美国侵越战争的失败等等。我们着重探讨一些对战后苏联外交变化有持续性影响的因素:
    第一,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战后初期是两极世界,国际格局基本上是由美苏这两极所支配,当然,由于苏联在两极中处于劣势,其国际战略处于守势。总之,战后初期苏联外交的战略目标是设法与美国抗衡。随着世界政治、经济和军事的变化发展,两极格局开始动摇,世界上新的政治、经济权力中心逐渐形成。这些变化首先是两大阵营内部的变化:在西方阵营,法国首先举起反美控制大旗,以后,随着西欧经济的复苏和发展,日本经济的崛起,西方阵营离心力进一步加剧。西方国家尽管仍需要美国的“核保护伞”,但他们更需要独立自主、加强联合。在社会主义阵营,随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共产党国家要求独立自主地确定本国内政外交的方针、政策,在相互关系中实现真正的平等。随着这股潮流的发展,苏联对其控制力逐渐削弱。这样到60年代中期,两大阵营先后瓦解。其次,第三世界的崛起并成为世界政坛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到70年代,出现了一种新的国际格局--多极世界。基辛格曾将世界划分为美、苏、中、日和西欧五极,尽管此种说法值得研究,但它至少表明两极格局已经受到严重挑战。新的政治、经济力量中心的出现,使苏联对外政策受到了多种政治力量的影响,制定外交政策要考虑各种政治力量的影响。纵观苏联战后外交政策演变的历史,可以看到苏联外交在很大程度上受这种国际政治格局演变的影响。如战后苏联和美国在第三世界的争夺,实质上是由于从60年代开始,第三世界已经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苏联千方百计想把第三世界控制起来,以增强抗衡美国的实力。到80年代,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苏联不得不面对现实调整外交政策。
    第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变化。从“体系理论”来看:苏联战后外交,在两个不同,但又有关系的政治结构中运转:其一是国际体系;其二是社会主义阵营次体系。当然,严格地说,社会主义阵营仅仅是两极冲突之中的一极。在本文中把它看作为影响战后苏联外交政策演变一项独立的因素,是因为此项因素对战后苏联外交影响深远。可以这样说,不了解战后苏联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就难以理解战后苏联外交。战后,欧亚一些国家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社会主义阵营。由于历史的原因和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树立起的威信,苏联控制了社会主义阵营,要求社会主义国家在内政外交上都向苏联看齐。战后斯大林时期的外交政策即基于这个现实。但随着历史的发展,这种大国主义倾向越来越引起各个社会主义国家的不满,社会主义阵营中独立自主的力量逐渐加强。40年代,只有南斯拉夫脱离阵营,50年代,虽有波兹南事件、匈牙利事件,但整个社会主义阵营还是维护了团结。到60年代,社会主义阵营终于以中苏分裂而瓦解。从此,中国更加旗帜鲜明地奉行起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成为世界政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另外,东欧各国也时时表现出独立性。这样,苏联外交不但要受国际体系中权力中心的制约,而且也要受次体系中各个国家的牵制。尤其是中苏冲突对战后苏联外交产生非常巨大的影响。
    第三,美苏军事战略均势的变化。“均势”,即权力平衡。军事战略均势,即指军事实力的平衡。军事实力是外交的最终支持,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决定它需要什么样的军事实力,而军事实力也可以部分地决定这个国家能具备什么样的外交政策。因此,战后美苏军事战略均势的消长,有力地影响了苏联外交政策的变迁。从战后到60年代初,美国基本上维持了绝对的战略优势。1949年苏联试爆的第一颗原子弹,1953年,苏联在美国完成第一次氢弹试验一年后,即取得这方面的成功。但是,整个50年代和60年代初,苏联与美国相比,仍处于军事战略劣势。因此,战后初期斯大林的外交战略基本上处于守势。即使到赫鲁晓夫时期也基本上采取了这种守势,赫鲁晓夫后期从古巴设立导弹基地到拆掉导弹基地说明了这个问题。从60年代到70年代初,就苏联方面来看,加强了战略导弹的研究和生产,逐渐赶上了美国;就美国方面来看,由于美国经济的衰退,以及70年代石油危机引爆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再加上美国侵越战争的失败,被迫收缩其战略攻势。这样,美苏军事战略处于平衡状态。例如,1972年5月,第一次战略武器限制协定签订时,美苏各拥有其某方面的优势,但总的说来,两者平分秋色。因此,此时出现了美苏争霸的局面。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苏联在军事战略均势上处于优势。例如1980年具体资料表明苏联在常规武器及核武器方面已超过美国。因此,这个时期苏联外交战略转变为攻势,在美苏对抗的外围地区发起攻势。80年代初里根上台执政以后,加强了战略核武器的研究和生产,提出“星球大战计划”,想在新一轮军备竞赛中拖垮苏联。苏联迫于国内经济的困难,在新一轮军备竞赛中,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苏联的外交政策作了重大调整。
    第四,核武器在数量和质量上的发展以及苏联“核观念”的变化。此项因素可以看作上一项因素的特例。这里把它作为一项独立因素来分析,是因为战后核武器的出现和发展可将敌人甚至全球毁灭,这是军事科技史上质的飞跃,并且对传统的军事学说和战争理论提出了挑战。那么,这项因素是如何影响苏联外交政策呢?我们看到,战后苏联外交政策的变迁与对核武器作用的认识大体上是吻合的。战后斯大林时期,尽管继美国以后苏联立即掌握了核武器的制造技术,并爆炸成功,但总的来说,还未认识到它给军事理论带来的“革命性”影响,还沉浸在常规部队的千军万马之中。赫鲁晓夫时期。逐渐认识到了核武器在未来战争中的作用,迅速发展核武器,并在1959年建立战略火箭军,(苏联五大军种之一)以此为依据,大量裁减其他兵种。同时,苏联也看到了核战争的可怕后果,于是提出美苏缓和。和平共处的思想,外交上处处吹嘘“缓和”。赫鲁晓夫任期内,苏联的核力量迅速壮大,但是与美国相比,仍有差距。于是赫鲁晓夫把导弹运到美国的鼻子下--古巴去,想以此改变战略上的力量对比,但由于美国的压力,被迫放弃。勃列日涅夫时期,一方面继续发展核武器,同美国进行核竞赛:另一方面,也认识到核武器的毁灭性结果,不敢冒核风险,在美苏争夺的中心地带不与其直接对抗,而只在外围地区稳扎稳打。这个时期,苏联在外交上的强硬与收获,固然有利用美国战略上的收缩等有利因素,但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与苏联力量(特别是核力量)上与美国平分秋色有关。进入80年代,由于美国为了“重振国威”,准备同苏联进行新一轮的核竞赛,而苏联又力不从心。同时苏联领导人对核武器又有了所谓的“新思维”。这样引起了苏联外交的重大调整。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