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阿拉伯民族主义思潮的发展轨迹(4)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世界历史》 彭树智 参加讨论

但是在阿拉伯基督教方面最有代表性并把阿拉伯民族主义现代化、组织化的人,是米歇尔·阿弗拉克。他出生在大马士革贫民区,1933年从法国留学回国后,同叙利亚共产党人办《先锋》杂志。1940年提出建立“巴斯党”。“巴斯”在阿拉伯语中是“复兴”的意思,在宗教意义上有“复活”的含义。次年他同比塔尔以“巴斯党”名义开始活动。1943年7月, 他在竞选中第一次用“阿拉伯复兴党”的名义领导“阿拉伯复兴运动”,把“统一阿拉伯民族具有不朽的使命”作为该党的口号。
    阿弗拉克是从政治和精神方面去理解阿拉伯民族主义的理论家。他在《民族主义是先于一切之爱》的文章中,反对把民族主义的讨论引入纯知识和字面上的争论,如民族主义的定义、血缘、历史、文化、宗教等问题。(32)他认为,“爱”赋予民族主义以充实的心灵和充满希望的灵魂;“爱”是通往人性的最佳途径,而且总是与民族主义的牺牲精神相联系,并导向英雄主义。他的观点是:先有爱,然后才有民族主义的定义;由于民族主义和宗教一样,都源于上帝的意志,都是从人们内心深处喷涌而出的爱,所以两者不但不矛盾,而且并肩而行,相互支持。
    后来他在《革命面貌》中对上述理论又作了补充。他指出:革命“意味着人类历史决定性阶段上阿拉伯精神上的觉醒”。(33)他所说的革命,是通过反对社会不公正、阶级剥削、贿赂行为、独裁专制来达到阿拉伯人获得自我和尊严的自由社会。1943年他在纪念穆罕默德诞辰的讲话中,又一次谈到这种“革命民族主义”,并以非正统的姿态对待伊斯兰教。他明确宣布,伊斯兰教不是神灵的显示,而是那个时代阿拉伯人的需要和基于阿拉伯主义的产生。伊斯兰教使阿拉伯人征服自己而后征服世界,因而唤起了民族精神,消除了民族内讧,实现了高度团结和空前合作。他总结说,伊斯兰教本身就是阿拉伯民族主义,民族自觉与宗教启示相结合正是阿拉伯人的特征,而对于阿拉伯基督徒来说,应当认识到纯真的伊斯兰教为他们建立了文化,他们要真正理解它并皈依它,而且将它作为阿拉伯民族主义中最珍贵的部分而保存下来。
    米歇尔·阿弗拉克是较早把阿拉伯民族主义发展到阿拉伯社会主义的理论家和实践家。1944年他发表的《我们对共产主义理论的立场》一文中,批评了阿拉伯共产党人多年来忽视了对阿拉伯历史与欧洲历史的区别,忽视了阿拉伯民族的特殊性,也不了解阿拉伯社会的弊端。他在分析这些错误时,却作出了共产主义仅仅是“欧洲思想和现代化环境的产物”,“不能解决阿拉伯环境的需求”(34)的不正确结论,因而导致了阿拉伯复兴党与阿拉伯共产党人之间的对立。在本文中他第一次提出了“阿拉伯社会主义”的概念,为阿拉伯国家以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可供探讨的方案。在实践上,他于1945年用阿拉伯复兴党的名义号召叙利亚人民进行反对法国殖民统治的圣战,并把“革命、社会主义、民族主义、人民大众”作为阿拉伯社会主义的原则。他在1947年阿拉伯复兴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主席,在党纲中把阿拉伯社会主义系统化为“统一、自由和社会主义”。(35)
    他把“统一”放在首位,强调阿拉伯人为统一民族,他们的祖国为不可分割的政治经济实体。他把“自由”放在第二位,主张阿拉伯人民有权自由支配自己的财富和掌握自己的命运。无论“统一”或“自由”,都要求从殖民统治下解放出来,都是属于阿拉伯民族主义的内容。第三点是建立“公正、合理的经济制度”,旨在防止阶级剥削和内部冲突。由于这种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是民族问题,因而又称作“民族社会主义”,用该党纲领的原话说,就是“阿拉伯的统一高于社会主义”。(36)在他看来,社会主义是躯体,统一是灵魂。所谓“统一”的具体蓝图是:建立阿拉伯联邦;这个联邦不但是世俗国家,而且是社会主义国家。
    将社会主义与民族主义联系在一起,这是米歇尔·阿弗拉克比之于他的先行者的一个突出特点。这个特点产生于本世纪40年代阿拉伯的特殊环境之下。阿拉伯复兴党党纲中写道:“社会主义是源于阿拉伯民族主义内部深处的必然产物”。在党纲的第26条至38条集中谈到了社会主义的具体政策,如国民经济财富归全民所有、公正的分配、禁止剥削、取缔私人公司和外国租让权、限制农业土地所有权、工人参加工厂管理、计划经济、国家控制内外贸易等等。从个人的经历看,他曾于1929-1934年在巴黎求学时,接触过马克思主义,以后的活动中又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他的阿拉伯社会主义实质上是新时代条件下的阿拉伯民族主义,因其具有社会主义方面的内容可称之为阿拉伯民族社会主义。
    阿弗拉克是一位很少任职的阿拉伯复兴党的导师、理论家和组织者。经过半个世纪的探索,他提出了具有传统特色而又与现代精神相结合的民族主义思想。他的民族主义思想由于在伊斯兰教与阿拉伯民族主义、世俗化与阿拉伯民族主义、非穆斯林阿拉伯人与穆斯林阿拉伯人以及阿拉伯民族主义与社会主义等问题方面的理论进展,把阿拉伯民族主义的发展轨迹线延伸到新的高度。
    阿拉伯民族主义实际上是东方政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20世纪阿拉伯世界的主要政治倾向,又是盛行的政治信仰、情感、思维方式和文化价值观。从里达的“伊斯兰民族主义”,中经卡瓦克比的政权分离和阿拉伯世界概念、阿佐里的兼顾伊斯兰教与阿拉伯民族构想,直到纳突尔·奥斯曼自治党的阿拉伯分权方案;从谢里夫侯赛因·费萨尔的阿拉伯政治地域实体主张,利哈尼、沙乌卡特、拉巴斯的历史文化论,到阿拉伊里民族感情论和沙拉腊的民族定义;从库鲁伯的“拥抱伊斯兰教”、巴扎兹的崇敬先知、马里克的尊重伊斯兰文化,直到集阿拉伯基督徒的理论大成的阿弗拉克,在所有这些思想发展轨迹曲线上,其政治中轴无疑是阿拉伯民族的独立运动,而其理论核心则是民族国家问题,其发展总趋势是建立阿拉伯世界的民族主义国家体系问题。在民族主义国家体系形成以后,在联合、团结、合作方面,又形成了新的发展轨迹,这个发展轨迹围绕着战争、和平、冲突、发展以及变革的中轴线进行。它曲折反复,一直演进到当前,而且还要延续到未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