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近年来已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重视。本文拟就近代西方国家的调整与改革略作评论,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调整与改革的动因在近代西方国家中,因各国国情的不同和每一个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情况的差异,在各个国家乃至在某一个国家内的不同的历史时期,进行调整或改革的动力和原因也不尽一致。但归纳起来,可以看出在这些国家进行调整或改革的共同的动力和原因,大体上有如下几点: ①国内各种社会矛盾的存在和发展“社会的变化,主要地是由于社会内部矛盾的发展……由于这些矛盾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前进,推动了新旧社会的代谢。”①近代西方国家同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一样,是建立在阶级对抗基础上的社会。在这些国家中,存在着各种社会矛盾。诸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政治经济体制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无产阶级与其他劳动群众同资产阶级的矛盾,资产阶级内部不同阶层或集团之间的矛盾,等等。这些矛盾的存在和发展,都在不同程度上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威胁以至动摇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正因为如此,西方国家领导人为了维护和巩固资产阶级统治,发展资本主义,总是要自觉或不自觉地采取一些调整或改革的措施,以解决或缓和这些矛盾。例如,面对政治经济体制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日本明治政府成立后,在60-70年代先后宣布施政纲领《五条誓文》,颁布关于国家制度和机构的法令--《政体书》,实行“奉还版籍”和“废藩置县”,宣布废除旧的等级身份制,实行四民平等,颁布地税改革条例以及禁止行会垄断营业、废止各藩关卡、整顿币制和奖励贸易等。及至70-80年代,明治政府又制订和推行了一系列律令和法典,从而进一步确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保证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体制正常运行。美国、俄国等在这方面也进行了类似的调整和改革,如美国独立后不久所实行的汉密尔顿经济改革、法制改革和文官制度改革,俄国在19世纪60-70年代所实行的军事、司法和教育改革以及德国统一后俾斯麦所实行的政治、经济改革等。面对国内实际存在和日益尖锐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西方国家常常采取一些让步政策,满足被压迫阶级的某些次要的要求,以解决或缓和这些矛盾,稳定社会政治秩序。这种做法,实际上也是一种调整或改革。如美国独立后,当权的资产阶级和奴隶主为巩固其联合专政,而制订了1787年宪法。但该宪法公布后,美国人民深为不满,并强烈要求在宪法草案中增加有关保障人权的内容。为此,当权的资产阶级保守派不得不同意这部宪法草案的前十条修正案,即《人权法案》;在法国,1848年二月革命中成立的临时政府,鉴于广大失业工人和其他劳动群众强烈要求救济、保证劳动权和10小时工作日等,而被迫设立“政府劳工委员会”和“国家工厂”,规定在巴黎实行10小时工作制;18世纪末19世纪初,爱尔兰人特别是信奉天主教的农民,掀起了抗捐抗税斗争,并用暴力反抗英国的殖民压迫和剥削,迫于这种形势,英国内政大臣皮尔始而提出“解放天主教徒法案”,使爱尔兰天主教徒获得担任公职、当兵等权利,继而乃取消发放慈善捐款给天主教徒的限制,建立专供天主教徒读书的学院等。面对资产阶级内部不同阶层或集团之间的矛盾与斗争时,西方国家也常常采取一些调整或改革的措施,以缓和矛盾,协调关系,如1854年10月,英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失利,议员们责备政府用人不当,迫使阿伯亭内阁辞职。帕默斯顿出任首相后,新政府不得不对军队和文官进行改革;②在美国,20世纪初,广大中小资产阶级反托拉斯的呼声再度高涨。针对这种情况,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宣布不准铁路公司对托拉斯货物的运价实行优待,建立商务与劳工部,对各大公司进行监督、检查,宣布司法机关优先审理反托拉斯案件;在19世纪初的日本,为防止政党内阁滥用权力,使国家的官职免受政党更迭的影响,1899年日本政府颁布“文官分限令”和“文官惩戒令”,并修改1893年颁布的“文官任用令”,扩大考试取士的范围,③等等。 ②旧的政策、法规与新的形势不相适应,西方国家某一时期的政策和法规是这些国家在某一特定历史阶段的政治和经济状况的集中表现。随着这些国家生产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变化,原有的政策和法规就显得落后或不再适应了。在此情况下,这些国家又不得不对旧的政策和法规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变动。例如,在关税政策方面,19世纪中期以前,英国一直实行保护贸易政策,但在工业革命后,随着工业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工业资产阶级需要获得廉价原料、劳动力和广阔的国外市场,而原来的保护贸易政策则限制了商品的自由流通,不利于英国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英国国会不得不在1846-1849年间,对贸易保护政策进行若干调整,即先后废除谷物法,取消航海条例和大约200种商品的入口税,并同一系列国家签订了商约,互相降低关税。④在美国,南北战争后,也是一直实行关税保护政策,但至20世纪初,美国已成为高度工业化的国家,减免某些美国还需要的进口商品的关税,已无需顾虑任何国家工业品的竞争和引起入超。有鉴于此,1913年10月,威尔逊政府颁布安得乌德关税法案,平均降低税率27%-37%,与此同时,还将羊毛、糖、铁矿、钢轨、农具、农产品等,列入免税入口范围之内。⑤19世纪末的俄国,与上述英、美两国的情形恰恰相反。当时沙皇政府为扶植国内资本主义,实行保护关税政策,对外国商品征收高额关税,以限制外国商品的输入。在财政和金融政策方面,19世纪90年代初的美国,由于白银开采量急剧增长和银价日趋下跌,西部许多州议会,通过要求无限制铸造银币的决议。在西部各州和银矿主的压力下,当权的哈利逊政府颁布了佘尔曼白银购买法,规定由美国政府每月购买白银450万盎斯,以稳定银价,并发行可兑换金银的纸币。⑥在日本,19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针对严重的通货膨胀现象,大藏卿松方正义采取了通货紧缩政策,先制止通货膨胀,再逐步回收不兑现的纸币;19世纪60年代的俄国,为适应资本主义发展和整顿因克里米亚战争而紊乱的财政系统,则建立了国家银行,实行“预算统一”和“收支统一”等制度,并对国家的财政监督制度实行改革。在教育政策方面,19世纪70-90年代的英国,为解决专门人才和技工短缺问题,而对原有的初等教育实行改革,即规定实行非宗教的强制初等教育,5-12岁的学龄儿童必须入学,允许学生自由选修学校的宗教课程,实行初等教育免费制度等。在19世纪60年代的俄国,为改变教育落后于经济发展的状况,先后批准了大学章程草案,授予大学广泛的自治权,并颁布了《关于初等国民学校的条例》,允许社会机关和私人创办小学,等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