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12~13世纪法国南部市民异端的派别及其纲领(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 徐家玲 参加讨论

首先,纯洁派教义的斗争锋芒刺向封建社会的最高精神领主--封建教会。他们否定罗马教廷的最高权威,对于教皇追逐俗权的行为深恶痛绝,认为教皇没有资格代表圣徒彼得,而是君士坦丁的继承者。他们敌视教廷的财富和教堂的华丽,揭露各级教干及托钵僧们剥削信徒劳动、征收什一税,觊觎寡妇遗产行为同基督斥责过的法利赛人的罪行别无二致。因而没有权利主持圣礼或给人们以赦免。
    纯洁派反对教会所实行的一切繁缛奢华的礼仪,反对用水洗礼,抨击“化体论”,反对献祭和宗教仪式中一切物质的东西,他们认为“任何物质都是恶魔所创造的”从这一概念出发,纯洁派也反对崇拜偶像,反对尊崇十字架。他们实行了一种简单、朴素的宗教规范。不修教堂,不崇拜偶象和十字架,不采用各种繁缛的礼节。只保留圣餐礼;在礼拜式上诵读《圣经》,听“完人”训戒后,分食圣餐面包。他们认为,经“完人”祈祷后的圣餐面包拥有拯救灵魂的神力。因而当朗格多克的异端信徒受到迫害,不可能再聚会行圣餐礼之时,伦巴底的异端兄弟们就派人送来一批这样的面包帮助受难兄弟们。
    纯洁派教会内的“完人”和“信士”两个阶层,相当于天主教会的教士和俗民。但其教士阶层没有森严的等级差别。全部信徒只分为三个阶级:首领、主教和信士。主教身边有三位高僧,称作长子(Filius Major)、次子(Filius Minor)和执事(Deacon),充当主教的助手。在该教派内部,“完人”实行严格的戒律,包括节欲、独身、戒斋、弃绝财产和尘世争斗等。信士不受这些戒律的束缚,他们甚至可以参加天主教会圣礼,表面上留在天主教会内部。从“信士”到“完人”要通过长期考验,并接受严格的“精神的洗礼”。“信士”临终前,也要接受由“完人”主持的“精神洗礼”(Cousulation)。 受过该洗礼的“完人”被认为是“属灵”的人,成为信士们崇拜的对象。这种对“完人”的崇拜,在纯洁派信徒每月一次的大聚会中都要严格进行。那些临终时未能接受“完人”洗礼的信士,其灵魂不得超度,只好经历轮回转生的过程。这种理论显然是受佛教轮回说法的影响。但是,如果信士在临终前有幸吃到一点受过“完人”祝祷的圣餐面包,其亡灵也可得以超度。
    纯洁派嫌恶婚姻关系,因为这会把一个新的灵魂囚禁在肉体中。因此,在“完人”中间,“男女受授不亲”的儒家古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纯洁派反对封建国家的司法权力和政治权力,攻击战争和血刑。他们认为,封建君王无权向他的子民征税,并引用《圣经》中的话作为自己的根据⑨。他们反对杀生、血刑和死刑,反对战争。抨击组织十字军的教俗封建主是杀人犯。有的纯洁派信徒还直接否认封建国家的司法权力,认为上帝无意于让法官来处罚“犯罪”者。而那些被视为“异端”受到迫害的人才是真正以纯朴生活来理解基督完整思想的人,对他们施以迫害者,绝不是真正的基督徒。
    这种对封建教会和封建国家的坚决否定,体现了新兴市民阶级倡导教会廉洁,反对现存封建秩序的积极改革精神;他们不崇拜偶象和十字架,却崇拜“受了圣灵”的“完人”,也体现了新兴市民阶级打破“神”和偶象的束缚,实现个性解放的理想。同时,纯洁派信徒并不完全否定信徒的财产权,甚至不反对高利贷,联系到他们宁可用十字架烧火的态度,足见这一教派是符合市民讲求实际的要求的。但是,纯洁派对现世的否定和仇恨,往往也导致一部分人的消极厌世,甚至采用自杀殉教的方式去实现灵魂的“净化”。史载,此类“殉教”自杀的方式是不择手段的,有的请“完人”帮助窒息而死,称为“殉教者”;有的则绝食、服毒或吞食碎玻璃使自己成为“忏悔者”⑩。但天主教僧侣们往往夸大这种殉教的现象,以证明该“异端”之当诛不赦。
    3从对华尔多派和纯洁派的教义分析中,可清楚地看到两派的相似之处和主要区别。
    第一,两派都以反封建教会为主要目标,且同样提倡廉俭、纯洁,向往恢复早期基督教的平等。他们也同样地否定《圣经》中的《旧约》,崇奉《新约》。在组织上,他们都分为“完人”和“信士”两个阶层。因此,两派间的相互影响,而更可能的是纯洁派对华尔多派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第二,两派亦有本质差别:华尔多派是立足于改良的基督教徒,以恢复早期使徒生活为最高愿望;纯洁派则是信奉二元论神学的摩尼教派异端,以毁灭恶神造化的现世为基本宗旨。前者实行禁欲主义,为实现自我修行而抛弃财产,为改革教会弊端而现身说教;后者实行禁欲主义,则基于一个信念:即从物质的束缚中把“善”、“光明”解放出来,所以信徒们以实际行动来促进世界灭亡。其积极方面,就是斗争的坚持不妥协性;其消极方面,则是悲观厌世、自我毁灭。
    第三,在发展的结果方面,华尔多派坚持斗争数世纪,最后接受了新教的改造,发展为资产阶级宗教改革斗争的一个分枝;而纯洁派在西方遭到残酷镇压,几无立足之地。传入东方的摩尼教理论则秘密流行于民间(如在中国元、明时期),成为民间秘密宗教的理论基础。这说明,纯洁派的思想体系与东方的文化传统有更多的共鸣之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