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罗宣言对拉美独立运动的保护作用质疑(4)
宣言也曾主张美洲体系原则,实际行动中美国的态度相当暧昧。到1826年以前,“哥伦比亚、巴西和墨西哥相继建议把门罗主义写入一个美洲间联盟,但是亚当斯政府谨慎地不使美国承担任何这一类协议的义务”(35)。拉美独立英雄玻利瓦尔号召新世界所有国家参加1825年10月1日的巴拿马会议,美国对是否参加而争论不休,等美国姗姗来迟,会议已结束。1826年玻利瓦尔又建议建立一个安第斯联邦,而美国未派代表参加这样一个美洲国家合作会议。这样的做法,只能被认为“采取的措施是理论性和宣传性的”(36)。从1823年到1826年,法国增兵西印度群岛,拉美求救,美国置之不理。英国侵占福克兰群岛,1838年到1840年,法舰侵入拉普拉塔河区域,拉美“保护人”美国熟视无睹。1840年英国扩大了英属洪都拉斯殖民地,1845到1849年,英法联合入侵拉普拉塔地区,美国均未采取任何行动。就此事件,“外国在拉普拉塔地区的干涉是对1823年宣布的门罗主义的直接违反,这次干涉没有成功,……不是由于门罗主义起了作用”(37)。 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一时期在美洲大陆上进行扩张,最疯狂地损害拉美利益的不是别国,正是美国自己。这已是昭然若揭的事实。这就是美国外交中招牌口号与实际行动的关系。 综观以上几方面的分析,我们完全有理由赞同美国外交史学家比米斯的看法:“门罗主义与其说是一个当时的文献,勿宁说是一个关系将来的文献。实际上欧洲当时几乎没有注意到它……拉丁美洲的新兴国家在1823年并未因这个主义的宣布而得到‘拯救’”(38)。而正是拉美人民自己长期的斗争,捍卫了自己的独立。 注释: ①③⑤《拉丁美洲史论文集》,东方出版社1986年版,第313、313、308页。 ②(美)艾·托马斯:《拉丁美洲史》第四册,商务印书馆1973年版,第1374-1376页。 ④⑥转引自(苏)谢沃斯基扬诺夫,《美国近代史纲》,三联书店1977年版,第286、287页。 ⑦谢德风等:《1765-1917年的美国》,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43页。 ⑧转引自《历史研究》,1983年第3期,第157页。 ⑨转引自《山东师院学报》,1980年第1期,第24页。 ⑩《美国史译丛》,1981年第2期,第70页。 (11)(12)(16)(18)(28)(30)(35)(美)S·F·比米斯:《美国外交史》(第一分册),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223、224、227、227、222、222、229页。 (13)(31)(36)(委)德梅特里奥·博埃斯内尔:《拉丁美洲国际关系简史》,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79、74、75页。 (14)(37)(38)(美)S·F·比米斯:《美国外交史》(第二分册),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187、190、224页。 (15)(19)(20)(23)转引自《史学译丛》,1958年第5期,第107、108、94、85、92页。 (17)李庆余:《美国外交--从孤立主义到全球主义》,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页。 (21)转引自《史学选译》,1958年第5期,第96页。 (22)(24)(32)转引自《学术月刊》,1963年第3期,第30、31、30页。 (25)(27)李春辉:《拉丁美洲史稿》,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217、216页。 (26)转引自《历史教学》,1961年第10期,第35页。 (29)参见王绳祖《国际关系史》,法律出版社1986年版,第61页。 (33)(34)转引自《历史研究》,1963年第6期,第112-113、113页。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