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战争元凶和经济巨人(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咸宁师专学报》 陈从阳 参加讨论


    一战以后德国建立了魏玛共和国,然而其民主制却极端不稳,从而孕育了覆亡的命运。
    魏玛共和国并不是彻底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产物。它是德国为减轻协约国对德国的处罚,在世界大战中失败了的容克(主要是军官团)和软弱的资产阶级温和派政党结成联盟共同镇压了十一月革命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主要是在外力作用下诞生的“畸形儿”。因此,从建立的第一天起,共和国就背上了两个包袱:①它是作为无产阶级革命的对立面而出现的;②它的创立者在凡尔赛条约上签了字,承担了战败国的全部责任。于是,它从一开始就处于以共产党为代表的左翼力量与种种打着“民族主义”和“复仇主义”旗号的右翼势力的夹击之下,前者指责它是“革命的叛徒”,而后者则抨击它是“民族的罪人”。
    同样,建立在容克(军官团)和软弱的资产阶级政党联盟基础上的政权是不稳固的。德国容克贵族势力历来视民主、自由如洪水猛兽,他们支持共和国,只不过是它提供了使他们避免最后覆灭的避难所,他们对左翼共产主义运动咬牙切齿,而对于来自右翼的反共和运动总是作壁上观,甚至暗中支持;德国软弱的资产阶级在封建势力的夹缝中成长起来,具有封建的保守性,在威廉的容克帝国主义国家,往往以政治上屈从于资产阶级化的容克贵族而捞取经济上的实惠而沾沾自喜,对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没有兴趣,甚至连任魏玛共和国总统的艾伯特开始也以“按照英国方式建立君主立宪政体”为满足。作为共和国存在基石的广大中等阶级(职员、官吏、手工业者、自由职业者、农民),他们生活在德国这个具有浓厚封建意识的国度,长期浸染于黑格尔的世界以自我为中心、国家是神的意志以及尼采的超人哲学、权力意志论等等毒素之中,⑩受第二帝国专制主义的熏陶,他们内心充溢着对民主、自由的蔑视和对权力、独裁的向往。甚至德国知识分子也对共和国的存在反应麻木不仁。在深重的经济危机和民族危机的漩涡中,共和国文坛上充满了对共和民主制的悲观、失望,对前途的迷惘,右翼知识分子甚至赤裸裸地鼓吹用战争推翻现存的国家。
    由于先天不足,魏玛共和国“没有勇气消除旧帝国的代表”,而做着“在继续发展现有国家机构的基础上实现议会民主制”的美梦。(11)容克贵族仍控制经济命脉和军政大权,帝国军队被原封保留,“行政机构和司法部门……依然是威严的普鲁士鹰旗下的原班人马”。同时“学校课程仍保留着民族主义者和极端残暴的君主政体主义者的无耻谎言”。(12)所有这一切,成为反革命和法西斯兴起的温床。
    魏玛议会民主制的内在结构的缺陷也酿就了共和国悲惨的命运。
    按魏玛宪法规定:德国国会(Reichstag)是德国最高立法机关,由年满20岁的男女公民按比例代表制通过普遍、平等、直接和秘密的选举产生的议员组成。在多党并存的国家,魏玛宪法却未明确规定“政治社会的第一类”政党在宪法中的地位,(13)而只是以间接或者否定的形式提及。(14)这就为纳粹等极右翼政党进行政治投机开了绿灯。魏玛宪法还规定:政府的总理及各部部长必须对国会负责,内阁若得不到国会的信任必须辞职。由于党派林立(当时魏玛共和国存在着德国社会民主党、中央党、德意志民主党、德意志人民党、德意志民族人民党、民族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共产党、独立社会民主党等)。任何一个政党都无法在国会中单独获得多数议席,于是不得不组成联合政府,政府与国会矛盾迭起,致使共和国政府频繁更迭。从1919年2月到1930年3月德国共成立了15届内阁,每届内阁通常存在不到一年,最短的仅40多天,政局动荡,人们对议会政党制度深感厌倦,“渴望领导和权威”,“结束这种议会党团混乱局面”。当“议会制度与民主制度日趋衰落,各政党都对此回天乏术,而且无法进行改革”时(15),魏玛民主制行将走入历史的尽头。
    魏玛宪法还规定:共和国实行总统制,总统由全体德国人民选举,任期七年,可连选连任,总统享有广泛的对内对外权利。宪法的第48条还特别规定:在紧急状态下,总统为恢复公共安宁及社会秩序,可以停止实施公民的基本权利,甚至使用武力。1930年社会民主党最后一任总理米勒退出政府,资产阶级保守派开始在政府中占统治地位,布吕宁上台组阁。由于政府政策得不到国会多数议员的支持,总理只得一次次援引宪法第48条“紧急条例”,借助总统的特权来行使职权,从而确立了“总统制内阁”,国会权力大大削弱。布吕宁的上台,为德国民主制政治挖掘了坟墓,替鼓吹专制主义的法西斯运动铺平了道路。1931年10月,德国资产阶级右翼政党和团体举行反共和国政府的集会,建立“哈尔茨堡阵线”,公然叫嚷在德国建立公开的法西斯专政,成为希特勒夺权过程中重要阶梯。
    希特勒正是在共和国赋予公民广泛的民主权利之下筹组“纳粹党”,并以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纳粹运动为政治筹码,“捏着鼻子进入国会”,(16)“在这个民主武器库中用它自己的武器来武装”自己,“在魏玛民主本身的支持下去瘫痪它”,(17)最终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的。希特勒再次把日耳曼民族带入了争夺“生存空间”的战争之中,这不能不说是魏玛民主制本身深重的历史悲剧!
    与时乖命蹇的魏玛共和国不同,二战后在西德建立了巩固的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度。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