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前波兰对德、苏两国的“等距离外交”及其后果(2)
“德波条约”的签订,引起了苏联的极大关注。因为:一方面,苏波、德波两个条约的有效期限相差很远;另一方面,当时苏联正在同法国磋商,要同波兰等一系列欧洲国家建立欧洲集体安全体系,以遏制法西斯德国的侵略野心,但波兰却与德国签订了条约。因此,在苏联看来,波兰在德、苏间的外交天平,是倾向德国的,并认为“波兰被拖上了德国政策的轨道”(11)。 波兰对苏联的反应当然很敏感,因而迅速采取外交补救措施:一方面同意将波、苏双方的公使馆升格为大使馆;另方面又于1934年2月派外长贝克访问莫斯科,并于同年5月5日同苏联达成协议, 将“苏波互不侵犯条约”的有效期限再延长十年(12)。 这样,波兰就使苏波、德波两个条约的有效期限大体相当。可以说,这时波兰对德、苏两国的“等距离外交”已经开始确立,但用明确的概念表达出来,则是下一年的事。1935年7月,纳粹头目戈林赴华沙参加毕苏斯基葬礼时,乘机拉拢波兰,要它与德国合作,共同反苏。贝克没有答应。在意识形态上,贝克也许更靠近德国,但在牵涉到国家利益的外交政策上,他却不敢轻举妄动。因此,他概括提出了对德、对苏外交政策的要旨:“距离柏林不要比距离莫斯科更近一毫米”(13)。至此,波兰对德苏两国的“等距离外交”政策,就正式形成了。此后,它就按照这种政策处理对德、对苏关系。 波兰之所以对德苏实行“等距离外交”,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地说,它是要顾及国家内部和欧洲地理政治方面的因素。具体说来,主要有如下三个原因: 第一,对多年的盟国和靠山法国失去信心,不得不调整对德、苏两国的外交政策。 众所周知,法国是一战后欧洲大陆最大的陆军强国,又在东欧和东南欧组织了一个庞大的军事政治同盟网,一时成了欧洲大陆的霸主。其战略目标,一是要钳制和削弱德国,二是要对抗苏联。当时,波兰不仅同法国签订了“同盟条约”(1921年2月19日),而且还追随法国、压制德国、进犯苏联,从中得益非浅。因此,它一直把法国当成自己的靠山,并对它充满信心。 但是,到了30年代,法国的霸权地位已经一落千丈,而且由于英、美两国推行“扶德抑法”政策,因此,法国的对德政策,被迫从攻势转为守势。随着1930年在法德边境动工兴建的“马其诺防线”逐步建成,其国防安全已经有了“保证”,它对其东欧同盟体系的兴趣就逐渐淡漠了。正因如此,所以它在1933年就不仅拒绝了波兰关于对德进行一次“预防性战争”的建议,而且还悄悄地同英、德、意三国一起,商拟了修改“凡尔赛和约”的“四国谅解和合作公约草案”,企图同德国修好。 在波兰看来,法国的上述行动和表现,是对波兰的背信弃义,并“怀疑法国想牺牲波兰的利益去赢得自己的利益”(14)。这样一来,它不仅对法国失去信心,而且还产生了戒心。为了其自身的安全和利益,它不得不调整自己的对德政策方针,即从进攻性政策转变为防御性政策,并主动同德国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同时又延长了“苏波互不侵犯条约”的期限,使两者保持平衡。 很显然,对法国失去信心,又要在德、苏两强的夹缝中求生存,是波兰对德苏实行“等距离外交”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二,它要调合本国统治阶级内部不同利益集团的不同外交方针,寻求统一的对外政策。 1918年波兰复国后,在德、苏两国谁是主要敌人问题上,统治阶级内部存在不同意见:代表西部集团利益的国家民主党,认定西边邻国德国是主要敌人;而代表东部集团利益的波兰社会党,则把东边邻国苏联看作是主要敌人。因而,在其复国之初,波兰政府对德、苏两国都采取过掠夺性的军事行动,致使波德、波苏关系一直紧张。 但到了30年代,德、苏两国均已崛起强大,波兰以往实行的“一只金丝雀想吞下两只猫的传统政策”(15),已经行不通了。因此,波兰政府不得不调整对德、苏两国的外交政策。为调合和统一东、西部两大集团的外交方针,便提出了两者皆可接受的“等距离外交”政策。 第三,对德、苏两强存着同等程度的疑惧,是它实行“等距离外交”的最重要原因。 波兰对德、苏两强的疑惧由来已久。既有历史原因,亦有现实原因。从历史角度看,波兰曾三次被德、俄两国(外加奥国)瓜分,亡国达120多年之久。这段惨痛的历史,波兰人记忆犹新。从现实角度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十多年间,德、苏两国为摆脱协约国造成的孤立困境,它们曾建立过较为密切的政治、经济联系;而在同一时期,波兰却利用它们的困境,用武力夺取了它们的一些领土(16),调整了波苏、波德边界。结果,其东、西两条边界,分别被苏、德认为是“不可接受”的(17)。现在,德、苏两国巳强大起来,波兰自然感到紧张,因为“波兰的国力决不足于吃得消同它的两个强大邻国俄国和德国发生不和”(18)。 尽管德、苏两国政权性质、社会制度和外交政策截然不同,但在波兰看来,它们只不过是处于两个极端的“极权主义国家”。波兰陆军首脑雷兹元帅说过:“同德国人在一起,我们有丧失自由的危险;而同苏联人在一起,我们就有丧失灵魂的危险”(19)。他的这句话,反映了波兰人对德苏两国存着同等程度的疑惧心态。正因如此,所以,当德、苏都要拉它结盟时,它就感到左右为难:既不敢亲苏反德,亦不敢亲德反苏。在波兰政府看来,最好的选择,就是实行“等距离外交”了。 综上所述,波兰之所以对德、苏实行“等距离外交”,是由于30年代欧洲局势发生急剧变化,特别是法、德、苏等大国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为了自身的安全和独立而采取的政策。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