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试论葡萄牙法西斯政权的建立及其原因(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淮北煤师院学报:社科 李华 参加讨论

1929年,萨拉查将其视线移向政治领域,大事赞扬极右民族主义,自己则扮演了一个民族复兴倡导者的角色。1930年7月30日,他组建了一个名义上的非党派组织(实际上的官办法西斯政党):全体葡萄牙人联合会--国民同盟,并自任该同盟首领(17)。萨拉查企图把全体葡萄牙人都集中在他的目标之下,一再警告其他党派的领导人,要想继续开展他们自己组织的活动是不可能的。他说:“我们只有一个理论,我们大家是一股力量,在这问题上是没有商量、妥协、通融可能的。”这个理论就是:“同个人主义、社会主义和议会制作斗争。”(18)国民同盟成立后,不仅控制了国家宣传,而且操纵了国家最重要职位人选的提名(19)。这一点,对于萨拉查由一个经济独裁者发展为政治独裁者是很有意义的。因此,1932年7月5日,萨拉查“被任命为拥有独裁权力的总理”(20),组建了新一届文人独裁政府。萨拉查一当上新政府首脑,就在报纸上发表声明,给葡萄牙的独裁制下了这样的定义:“这个制度与法西斯独裁制一样,它是有权威的,无论在执行国家使命或社会任务中,都摒弃民主原则。但是它在执行的方法上与法西斯独裁制度有所不同。”“新葡萄牙除了采用不同的法西斯方法外,也遵循教权主义的原则”(21)。这样,葡萄牙军人独裁政权最终蜕变成了文人独裁政权(22)。
    第三阶段(1932年7月-1936年11月):萨拉查法西斯独裁统治巩固阶段。
    这一阶段,萨拉查在立法、行政、组织等方面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通过制定新宪法确定国家新政体。
    为破除1911年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推行国民同盟起草的法西斯总体宪法,1933年3月19日,葡萄牙全国举行了只有各家家长参加的全民投票。据官方公布的材料,80万人投了赞成票,近50万人弃权,6190人投了反对票。按政府此前宣布的规定,竟“把弃权票计算在赞成票内”,从而把总体宪法强加给了葡萄牙人民(23)。该宪法把法西斯制度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了下来。它规定:葡萄牙为一个“新国家”--“中央集权的劳资协会主义共和国”。按照意大利法西斯方式建立起一套劳资协会体系。国家元首为共和国总统,七年选举一次,类似议会的机构是国民大会,四年选举一次。国民大会仅起讨论议案作用。内阁总理由共和国总统任命,只对总统个人负责,不对国民大会负责。国民大会和内阁会议均有立法动议权,但“以内阁为主”。此外,内阁有权不同国民大会协商就可颁布法令,在紧急情况下有权批准国际条约和协定。“实际上新宪法使萨拉查这个不换班的内阁总理所拥有的无限权力合法化”(24)。
    2、限制、剥夺国民的选举权。
    1934年,葡萄牙政府根据新宪法制定了相应的选举法。该选举法使四分之三的成年人丧失了选举权。选举法规定:“只有纳税一百埃斯库多以上并能看书写字的男性公民和中学毕业的女性公民,才有选举权。”(25)在选举法实施过程中,当局对这种已经大打折扣的选举权,还以种种方法横加限制。比如,以行政命令剥夺选民的选举权;没收反对派选票;剥夺反对派摊派代表参加计票的权利;逮捕反对派的宣传员等。从而确保当选总统和国民大会议员都是国民同盟提出的候选人(26)。1934年12月16日,葡萄牙举行首次国民大会议员选举。国民大会共有90个议席,只有全国唯一合法政党国民同盟提出的一份候选人名单。选民只能在该候选人名单中选择,不许选举名单以外的人。结果,所有90名候选人全部当选。其实,他们只获得377792张选票,选民人数仅占全国人口的6%(27)。
    1935年2月,卡尔莫纳将军重新当选总统,“新国家”体制就这样逐步建立起来了。
    3、取缔国民同盟以外所有政党和派别。
    萨拉查在他政治活动的早期就宣称,“绝对的权力是可以存在的,绝对的自由是永远没有的”。“党派自由是最大的祸害,必须反对”(28)。为此,1930年5月他在里斯科大厅讲话时正式提出,政党应由同业协会所代替才“符合现实”。1932年,他呼吁:全国人民都应团结在国民同盟周围。1934年5月26日,在纪念军事政变八周年的演说中,萨拉查再次强调,法西斯运动“就是要永远废止自由主义、个人主义和党派斗争”。1935年,他明令解散国民同盟以外的所有党派。这些党派的领导人“有的被关进监狱,有的被流放到殖民地或海岛,有的则受到警告不得参加政治活动”(29)。
    4、制定《劳动法》和《殖民地法》,加强对本国人民及殖民地人民的统治。
    1933年9月23日,为监督各行各业的生产及其产品分配,萨拉查颁布了一部《劳动法》。这部劳动法是按照墨索里尼在意大利颁布的劳动法的基本精神炮制的(30)。按照劳动法,葡萄牙境内建立起多种类型的劳资协会组织:有广大工人、职员参加的国民职工会(亦称法西斯职工会),企业主和商人参加的同业公会,医生、律师、工程师参加的同业协会,由地主领导联合雇农到地主所有务农者的“人民之家”,船主或船长领导的“渔民之家”,等等。社会上每一劳动成员都得参加相应组织,否则,“就不能找到工作”(31)。上述劳资协会组织通过“选举”产生的领导,须经政府批准认可,否则不能开展工作;各级劳资协会的财政经费收支,要受政府机关--劳动就业和社会救济会的监督。此外《劳动法》还规定:所有劳资协会都无权组织罢工,也无权同外国工人和国际上的工会组织进行联系(32)。不难看出,《劳动法》不过是“新国家”用以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全面监督与控制的工具。
    为加强对殖民地人民的压迫和掠夺,兼任殖民部长的萨拉查于1930年7月8日颁布了一部《殖民地法》,此法后来作为附录纳入1933年新宪法。它声称:“占领并使海外领土殖民化,使在这些地方生活的土著人文明化的历史责任,是葡萄牙国家的组织纲领的一部分”。“葡萄牙殖民帝国与其宗主国之间是牢不可破的”。“国家有责任强迫土著人为了公共社会总利益的公共工程而工作,执行行政、法律的决定,履行稽查的义务”。此法颁布前,葡萄牙的海外殖民地曾称为省。根据该法,又改称殖民地,并取消了殖民地人民过去所享有的有限自治权。此外,它还规定了下列具体行动方针:加强里斯本对殖民地控制;增派天主教传教士团并加紧传教活动;鼓励葡萄牙人向殖民地移民;在殖民地广泛采用葡本国使用的警察手段。这样,《殖民地法》不仅把几百年来在殖民地实行的专横政治压迫制度和超经济强迫劳动制度以法律形式固定了下来,而且得以进一步强化(33)。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