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①②⑤⑦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吴象婴、梁赤民译,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46页,第46页,第576页,第2页。 ③邢义田:《西洋古代史参与资料》,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7年,第390页。 ④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欧亚大陆不能只看成是包含欧、亚两洲,而是包含五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区域:中东、印度、中国、欧洲和欧亚大陆中部草原。 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51页。 ⑧⑨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学主要趋势》,杨豫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第245页,第248页。 ⑩本节根据邢义田的两篇文章写成,见邢义田译著《西洋古代史参考资料》(一),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7年,第487页以下。 (11)刘昶:《人心中的历史》,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30页。 (12)第一卷《捏造古希腊(1785-1985)》(The Fabri-cation Of Ancient Greeee 1785-1985)和第二卷《考古和文献证据》(TheArchaeological and Documentary Evidence)分别于1987年和1991年问世,均由罗杰思大学出版社出版。 (13)关于“非洲中心论”,沈宗美先生已有详细介绍,见《作为一种世界史观的“非洲中心论”》,《南京大学学报》,1993年第1期。 (14)(15)(16)(17)(18)(19)(20)(22)(23)希罗多德:《历史》第2卷,第50段,第43段,第52段,第51段,第58段,第50段,第104段,第123段,第35~42段。 (21)《非洲通史》第2卷,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年,第27页。 (24)张树栋:“古代西亚国家”,李纯武等主编,《简明世界通史》,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年,第62-63页。 (25)伊迪丝·汉密尔顿:《希腊方式--通向西方文明的源流》,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7页。 (26)《马克思恩格斯集》第4卷,第114页。 (27)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卷,商务印书馆,1976年第24页。 (28)引自沈宗美《作为一种世界史观的“非洲中心论”》,《南京大学学报》,1993年第1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