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卡夫丁峡谷”设想与东方社会主义并无联系(2)
2.关于俄国革命的分析。马克思断言:“要挽救俄国公社,就必须有俄国革命。”如果革命在适当的时刻发生,如果它能把自己的一切力量集中起来以保证农村公社的自由发展,那末,农村公社就会很快地变为俄国社会复兴的因素,变为使俄国比其他还处在资本主义制度压迫下的国家优越的因素。”〔12〕如果仅停留在这里,便容易把马克思同民粹派混为一谈。因为通过及时的革命“抢救”村社并使之走上“健康的”社会主义道路,也正是民粹派的基本主张。但我们切不可忘记,按照马克思的本意,农村公社能够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一个重要条件是,吸取“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切肯定成果”。不言而喻,仅仅有俄国革命还是不够的,还是无法使这些“肯定成果”从西方资产阶级手中转移过来。怎么办呢?很显然,这已不是俄国一国所能解决的任务,而是一个国际性的问题了。对此,马克思在给《祖国纪事》编辑部的信和给查苏利奇的复信及其草稿中都未明言。可以推想,这是出于不挫伤俄国民粹派的革命积极性的实际考虑。但不论如何,上述两信都留下了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因而不能看作是对“设想”的完整表述。 问题直到马、 恩1882年给《共产党宣言》俄文版写的序言中才正式做出了解答。下面我们马上就来谈这一点。 3.关于俄国革命与西欧革命的“互相补充。在1882年《宣言》俄文版序言中,对此只有一句话:“假如俄国革命将成为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的信号而双方互相补充的话,那末现今的俄国土地公社所有制便能成为共产主义发展的起点。”〔13〕然而,正是这短短一句话,在全部“设想”中犹如画龙点睛,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因为第一,它是马克思在世时关于“设想”的唯一公开发表的言论;第二,它被马、恩两人断然称为“目前唯一可能的答复”〔14〕;第三,从逻辑上看,它解决了无论给《祖国纪事》的信还是给查苏利奇的复信及其草稿中都未解答的那一核心问题:俄国村社之吸取资本主义的“肯定成果”,只能以促成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为前提。 以上三个层面,组成了一个步步深入的有机整体,最终把“俄国避免资本主义阶段是可能的吗?”这个问题归结为“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的近期爆发是可能的吗?”的问题。完全可以说,当马克思在不厌其详地分析俄国社会结构和土地关系时,他心目中想的是西方无产阶级革命这个大目标。在他看来,俄国革命如果适时发生,事变的客观进程将会自然而然地引导到俄国革命与西方革命的“互相补充”结局。只有在这种形势下,民粹派关于利用村社直接向社会主义阶段跳跃的前景才是值得认真考虑的。而这一点,没有必要直接向俄国民粹派去证明,然而,在面向公众正式表达自己的观点时,则必须全面、明确,毫无含糊之处。这就是为什么马克思不是在1877 年和1881 年的两封信中, 而是直到1882年《宣言》俄文版序中才公开申明“互相补充”原则的原因。 可惜的是,我们的不少同志不肯下功夫去读一读,想一想,却宁肯急匆匆地去改变成马克思的原意。在他们笔下,“互相补充”原则有意无意地被忽略了,于是,马克思被变成了一味迷信“古代社会的遗迹”的民粹派。这种理解同马克思本人究竟有多少关系,请读者们自己去判断吧。〔15〕 二 一些同志在对马克思做了上述改造后,便开始从理论上对马克思大加发挥了。他们的逻辑是这样的:既然马克思晚年给落后的非资本主义的俄国鉴发了独立“跳”向社会主义的通行证,那不就意味着突破了马克思自己先前一贯坚持的唯物史观原理吗?所谓马克思晚年提出了“东方社会发展道路新设想”,所谓马克思晚年重新回归早年的人道主义等等说法,都是由此产生的。 从本文的观点看来,事情的真相远没有那么复杂玄妙。马克思晚年的“设想”不是别的,只不过是他和恩格斯一贯坚持的世界革命理论的又一次运用而已。 世界革命理论(通常被不确切地称作“同时胜利论”)的基础是近年人们经常谈论的“世界历史”理论。根据这一理论,工业资本主义“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16〕这样,先前孤立分离的各民族历史“也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17〕在“世界历史”中,国际交往愈益把世界普遍联系的力量提升到决定性地位,从而使人们的“存在”从狭隘的民族界限突破出来,扩大到了全世界。由是,“各个单独个人才能摆脱各种不同的民族局限和地域局限,而同整个世界的生产(也包括精神的生产)发生实际联系,并且可能有力量来利用全球的这种全面生产。”〔18〕 正是从“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的原理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得出了无产阶级革命必然具有世界性的结论。在他们看来,“交往的任何扩大都会消灭地域性的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只有作为占统治地位的各民族‘立即’同时发生的行动才可能是经验的,而这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有关的世界交往的普遍发展为前提的。”〔19〕高度紧密的世界联系,决定了革命一旦从某处发生,便会引起迅速的连锁反应,把所有处在链条上的民族国家卷入进来,造成世界规模的革命浪潮,从而导致一种大体上“同时胜利”的局面。这就是世界革命理论的基本内容。 根据以上理论,就单个国家而言,无产阶级革命就不一定非要等到自身资本主义生产高度发展,而是可能在“国际交往”的作用下出现跳跃式发展。世界整体联系为这一跳跃提供了一般的时代条件,而世界革命则架设起将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的桥梁。换句话说,只是由于依靠世界革命的有力保障,各个单个民族才能够超越自身内部条件的局限,与人类的整体成果现实具体地结合在一起。 1848~1850年革命期间,他们的眼界还主要局限于西方工业资本主义国家。50年代,马克思的研究视野扩大了。为《纽约每日论坛报》定期撰写国际评论,使他有机会具体论述世界先进国家与非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彼此影响和作用,从而对1848年革命的火热年代中未能展开的问题做了进一步的分析。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