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战争经济的需要是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经济根源。 以当时日本的国力而论是经不起长期的战争消耗的。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那样“日本国小地少,其人力、军力、财力、物力均感缺乏,经不起长期的战争。……它为解决这个困难而发动战争,结果将因战争而增加困难,战争将连它原有的东西也消耗掉。”〔6〕事实亦如此。 1937年7月7日,日本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长驱直入,妄图在几个月内结束“中国事件”,一举灭亡中国,但“他们只能够把少数几根触须伸向深处去‘扫荡’一个地区,而不能占领整个国家。他们在一口一口地吞下中国,然而却未能加以消化。”〔7 〕日军遇到了中国国民党与共产党的正规军及游击队的顽强抵抗,陷入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欲胜不能,欲退不得,损失惨重。随着战争的不断扩大,日本帝国主义把越来越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消耗在中国战场上。在人力方面,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时,日军的总兵力为108万人。到1941 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时,日军总兵力扩大为242万人,不到4年半的时间,日军总兵力纯增124.72%。此外,直接从事军工生产的人员约增200万人; 在财力方面,自1937年至1941年,日本的国家预算总支出达到了空前的规模--近500亿日元,超过了明治维新至1936年近70 年日本预算支出的总和。军费增长更加惊人。1937年的直接军费为32.78亿日元, 占国民收入的17.6%,而1941年的直接军费达125亿日元,占国民收入的34.9%,如此庞大的军费开支是日本经济无力承担的。而日本财政支出特别是军费的急剧增长,主要依靠发行公债、增发纸币和增加税收,造成了经济混乱;在物力方面,自1937年至1941年,日本的武器装备和主要作战物资的产量高速增长,如汽车从9500台增至4.4万台,舰艇从5.2万吨增至19.1万吨,坦克从330辆增至1190辆。 而武器装备等作战物资的增长等于社会产品的减少,对整个社会生产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人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既使这样,日本仍未能解决中国问题,反而陷入了不能自拨的泥潭之中。战争结束前任侵华日军总司令官的冈村宁次在1939年底展望中日战争的前景时曾惊呼:“长期持久的战争对帝国有百弊而无一利”,“久暴师则用不足”。〔8〕到了1941年,日本已内外交困, 战争经济前景暗淡。对于这一点日本统治者内心也十分清楚。日本企划院总裁在1941年9月6日的御前会议上说明日本的国力时着重指出:“……如今,与美、英处于全面经济断交状态,帝国的国力正日趋衰落。”〔9〕海军军令部总长永野修身也指出,“三年后, ……日本将一筹莫展,不战而屈服于经济封锁。”〔10〕按理日本应悬崖勒马,立即停止侵华战争。但是,日本反而在这种情况下把战争进一步扩大到太平洋。仔细分析一下,这并非偶然,日本政府对发动太平洋战争是做了周密准备的,并对发动战争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首先,就日本对美英的战和问题曾进行多次研究。求和即当时所谓的:“卧薪尝胆”,分维持现状和忍让求和两种。结论是:日本维持现状,国力渐衰,坐“等二、三年将沦为三等国家”(首相东条英机语)〔11〕,这无异于坐以待毙。忍让求和即按美国条件行事,则日本自甲午战争以来的半个多世纪的战果将付诸东流。所以,对日本来说,求和是不足取的“下下策”(永野修身语)。〔12〕 其次,就日本“北进”和“南进”进行了利弊分析。既然日本不愿求和,只有继续征战,那么向什么方向推进呢?1941年6月, 德国挥师东进,闪击苏联,给日本“北进”扩大战争创造了“千载难逢的良机”。但苏联在其远东地区早有准备,在兵力、兵器对比方面,日本明显处于劣势,其比重为步兵师1:2.5,飞机1:3.89,坦克1:6。日本大部分陆军陷在中国,而日本北进主要依靠陆军,“为实施必胜进攻, 需要约30个师”(关东军参谋长吉本贞一语)〔13〕, 但当时日本的关东军实际兵力不到此数的一半,并且日本在1938年(张鼓峰事件)和1939年(诺蒙坎事件)曾两次对苏联发动了进攻,但两次尝试均遭失败。因此,立即北进在军事上行不通;同时,对日本来说,北进在经济上是得不偿失的,荒凉寒冷的西伯利亚在当时并不能提供日本迫切需要的战略资源,解决不了经济上的燃眉之急。那么“南进”可行吗?日本“南进”主要依靠海军。从海军的力量对比看,截至太平洋战争爆发时,日本海军拥有主要作战舰艇(战列舰、航空母舰、巡洋舰、 驱逐舰和潜艇)94.4万吨,美国海军拥有主要作战舰艇138.2万吨,仅相当于美国的68%,但美国的战略重点在欧洲、大西洋地区,亚太地区的军事力量相当薄弱。1941年7月26日,美国宣布冻结在美的日本资产, 同一天开始部署菲律宾防务计划,但实施这一计划至少需要半年时间,至1942年3 月方可完成。上述事实表明,虽然美国具有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和战争潜力,但军事动员却相当缓慢,而且对日作战毫无准备。所以,在亚太地区日美兵力、兵器对比,日本占很大优势,“南进”在军事上是可行的,同时经济上的诱感力也极大,“南进”可以获取大量的石油、锡、橡胶等战略物资。在这种情况下,1941年11月1日, 日本政府与大本营首脑举行了长达16个多小时的联席会议,普遍认为美国正在扩军备战,但军需生产尚未充分展开,所以美国不致首先挑起战争,但如果时间拖延下去,美国军备将会更加雄厚,南方的防御力量也将会日益增强,如此日本将会失去战机。故日本对美开战的良机“就在现在。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军令总长永野语)〔14〕 最后,日美整体的经济实力对比和美国对日本的经济制裁,促使日本下了“对美一战”的决心。从经济实力的对比看,1941年日本及其占领地区共产煤炭7160万吨,石油40万吨,生铁420万吨,钢684万吨,发电量350亿度。同年,美国产煤炭51760万吨,石油18980万吨, 生铁5140万吨,钢7510万吨,发电量1678亿度。美国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超过了日本,居绝对优势。何况日本是一个资源极端贫乏的国家,主要战略物资大部甚至全部依靠进口。如1937年前后,日本的铁矿石的87%,铅的92%,锡的71%,石油的92%,镍、棉花、羊毛、橡胶等的100 %均依赖进口,而且主要依靠美国和美、英控制的地区、企业供应。日本的战争经济正是建立在这一脆弱的物质基础上的,军事工业越发展,生产与原料供应之间的矛盾就越突出。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巩固战争经济基础,建立起“自给自足”的经济体系,进而称霸东亚和太平洋,日本迫切希望夺取南洋地区的战略资源,如石油、橡胶、锡、铁、铝土以及大米、食糖等。他们认为南方的资源、利益对日本来说是生死悠关的大问题,特别是石油,犹如血液一般,更是战争经济所必不可缺的,为此,日本开始展开了向东南亚一带推进的具有战略性的军事行动,于1940年6月进驻印度支那北部。面对日本咄咄逼人的攻势, 美国一方面逐步加强对中国政府的援助,力图将日军牵制在中国战场上,阻止日本南进;另一方面则通过禁止向日本出口飞机和飞机零部件(1939年1月14 日)以及宣布不再延长日美通商航海条约(1939年7月26日), 对日本示以警告。美国的行动引起了日本的强烈不满和不断抗议,日美矛盾日益尖锐化。当日军进驻法属印度支那北部后,美国立即作出反应,于1940年7月2日宣布限制武器弹药等军事物资和主要原料及工作母机等对日出口,7月25日又宣布限制石油、废铁等对日出口。而当1941年7月24日日军在印度支那南部登陆后,美国立即于7月26日宣布冻结在美日本资产, 并于8月1日对日本实行全面禁运,以此打击日本的战争经济。 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日本从多方面权衡利弊得失之后,决定发动太平洋战争。“帝国必须采取死里求生的办法,妥善地做好准备,不失时机地下定决心,以毅然决然的态度走向积极作战。”〔15〕日本的如意算盘是:以突然袭击的战术方式发动太平洋战争,给美、英以出乎意料措手不及的打击,迅速歼灭美国的海军主力,攻占美、英军事基地,在战略上确立起军事优势。在经济上,则确保重要战略物资产地和海上交通线,建立以“日、满、华”为核心的“大东亚共荣圈”,实施重要物资的自给自足。同时,与德、意合作,迫使英国屈服;切断缅甸、香港方向的供应线,压迫蒋介石政权投降;在轴心国取得战略优势的基础上,促使美国丧失作战意志,与日本形成隔洋对峙的局面。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日本“不辞对英、美一战”,是在中国战场穷途末路、美国实施全面禁运、日本战争经济脆弱情况下的破釜沉舟之举。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