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支维和行动:第二支联合国紧急部队, 1973 年10 月起至1979年7月止。1973年10月爆发了第四次中东战争。安理会于10月22 日至25日连续通过第338、339、340 号决议, 要求各方面停火, 并派出7000人的第二支紧急部队,插入埃及和以色列战火纷飞的战线之间,建立了脱离接触区,促使以色列撤出其占领的埃及领土。秘书长报告中对该部队的指导原则规定了一条:地理上“公平”代表性原则,即在挑选部队人员中除五个大国外,在地理上要“公平”。 第十二支维和行动:联合国脱离接触观察员部队或称联合国停战观察员部队,1974年6月建立至今。 上述第二支紧急部队制止了西部的中东战争之后,以色列又向叙利亚的戈兰高地进攻, 在联合国主持下, 1974年5月31日叙利亚和以色列签署了在戈兰高地的脱离接触协议, 并由安理会通过第350号决议,建立了该部队,由千余人的部队把以、 叙双方的部队分开,监督以色列撤军,并监督、视察隔离区两侧10到25公里的地带,维持了戈兰高地的和平至今。 第十三支维和行动: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1978年3 月建立至今。1978年3月以色列借口巴解组织袭击以色列而大举入侵黎巴嫩, 安理会于3月17日通过第425号决议,授权秘书长建立6000名的临时部队,监督停火、以色列撤军和恢复当地和平。1978年4月11 日起以色列军队撤离黎巴嫩南部,但仍留一部分地区交给其一手扶植起来的哈达德部队。 (三)停滞时期(1979-1987年):这段时期的背景是,战后许多原来的殖民地已经独立,进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对抗时期,许多热点地区发生的战争都涉及大国,如苏联支持古巴向安哥拉出兵,支持越南侵略柬埔寨,并亲自入侵阿富汗;美国入侵格林纳达等等。对于这些事件联合国安理会及大会均通过许多决议,要求撤军,但只能限于舆论上和道义上的谴责,联合国显得软弱无力。同时,联合国维和行动并没有强制力,虽派出代表进行斡旋,但因涉及大国效果甚微。这一时期原来已建立的几项维和行动,如印、巴观察小组、联合国塞浦路斯维和部队等也处于停滞状态之中,这8年间未能建立任何新的维和行动。 (四)再发展时期(1988年至今):这段时期的国际局势从对抗走向对话,从紧张走向缓和,美苏两个大国关系改善,直至苏联解体,许多地区冲突逐步走向政治解决。在联合国秘书长及其代表大力斡旋下,在这短短的6年间就连续建立22支维和行动,而过去的40 年中才建立13支。 第十四支维和行动:联合国驻阿富汗和巴基斯坦斡旋团,1988 年4月起至1990年3月止。苏联于1979年大举入侵阿富汗, 联合国大会和安理会每年通过大量决议,要苏联撤军。经过秘书长代表科多维斯的斡旋于1988年4月签署了关于政治解决阿富汗问题的日内瓦协议, 由联合国斡旋团视察苏军撤离。1989年2月苏军全部撤离。斡旋团结束。 第十五支维和行动:联合国驻伊朗和伊拉克军事观察团(UNIIMOG),1988年8月建立到1991年3月结束。由350名军事观察员组成, 监督两伊停火和撤军,释放和遣返战俘,以及战后重建和维持地区安全等。 第十六支维和行动:联合国驻安哥拉检查团,1989年1月起至今。 该团分为三期执行任务。第一期任务由70名军事观察员和20名文职人员组成,监督古巴军队从安哥拉撤离。古巴军队于1991年5月撤退完毕。 第二期任务系1991年5月30日安理会第696号决议授权建立,任务是检查安哥拉政府与安盟之间的停火,建立多党民主制,举行自由、公正和国际监督的选举。联合国部署了350名军事观察员、 162 名警察观察员和400名选举观察员。1992年9月29日至30日安哥拉进行了总统选举,但安盟拒绝承认选举结果,战争又起。检查团继续执行任务。1995年2月8日安理会通过第976 号决议, 建立第三期安哥拉检查团, 提供维和部队7000人,负责监督安哥拉和平进程。 第十七支维和行动:联合国纳米比亚过渡时期援助团,1989年4 月开始到1990年3月止。它由109个国家派出8000名军事观察员、维持和平部队、警察监督员和民政工作人员组成。它完成了纳米比亚的独立,监督南非军队在纳米比亚独立后撤离。 第十八支维和行动:联合国检查尼加拉瓜选举观察团,1989年8 月开始到1990年4月止。该团由207名观察员组成,以监督尼加拉瓜的选举,1990年2月选举完毕,4月25日当选总统就职,该团结束。 第十九支维和行动:联合国中美洲观察团,1989年11月始至1992年1月止。该团由1060名军人和文职人员组成,在中美洲地区现场检查, 防止该地区的冲突,停止外国向本地区非正规部队的支援等。 第二十支维和行动:联合国检查海地选举观察团,1990年10月开始,当年12月止。该团由43国提供193名观察员组成,监督海地的选举。该团又是一个“创新行动”,因为当时海地并没有发生冲突,只是由于该国暴力活动频繁,因而由海地请求联合国前去监督选举。 第二十一支维和行动:联合国伊拉克和科威特观察团(它实际上是一支维和军事部队——作者注),1991 年4 月开始直到今天。 该团由1440名军人组成,在伊拉克和科威特边界建立非军事区,监督伊拉克撤军,监督任何对边界的侵犯。另外,联合国还向伊拉克北部派出安全部队500人,协助难民返回家园并进行救济工作。按安理会规定, 这是第一支配备了“全副武装”的维和军队,开创了配备重武装的先例。 第二十二支维和行动:联合国驻萨尔瓦多视察团,1991年7 月建立至1995年4月结束。 这一维和行动又是基本上属于国内战争取得和平解决的案例,开头从监督“人权”情况出发,发展到监督停火,裁军,游击队遣散,土地分配,恢复正常生活等。秘书长加利说:萨尔瓦多“从根本上来说是内部冲突,不是通常联合国被卷入的那类问题”。联合国“在解决一个发展会员国内看来难于解决的冲突中发挥创新作用”,当该团开始监察人权时,联合国也就“闯入了新的领域”。〔5〕 第二十三支维和行动:联合国西撒哈拉公民投票特派团,1991 年4月建立至今。西撒哈拉是获得独立,还是合并于摩洛哥一直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并一直处于战争之中。1986年10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关于西撒哈拉自决的决议,要求西撒停火,并举行公民投票,以决定独立或并入摩洛哥。1991年4月29日安理会通过第690号决议,派出该团监督停火和监督公民投票。此问题仍未解决。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