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借鉴与当代社会的发展
近年学术界对古代史学遗产的认识存在明显的分歧,对传统史学的意义认识不一样。有一些文章否定古代传统史学的价值,同时否定历史学有借鉴的功能。这样的问题,应当进一步讨论,因为它不仅涉及对传统史学的评价,而且关系到对整个史学作用的认识、对历史研究的重要性的理解。 历史研究,当然不只是古代史,也包括近代史、当代史的研究,对于理解、推进今天社会的发展,有重要的价值,从而体现出史学的活力。前年,我曾在一篇文章中谈到过对这个问题的看法,现在有必要再作深入一点的思考。 历史借鉴的依据 世界上每一个民族每个国家,都重视从历史中寻求值得借鉴的经验教训,历史借鉴的思想,是每个民族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史学思想中的历史借鉴的思想尤其丰富、发达,从而具有自己的特色。 在这里我们首先从理论上讨论历史借鉴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在西方,有一种相当普遍的看法,认为历史上的事件都是具体的,历史人物活动都是有意志的人的活动。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活动不可能像自然科学那样可以在实验室里,通过实验而重复演示。因此历史学不可能如同自然科学那样,是一门科学。这样的观点在我国也被一些人所接受。 如果历史没有重复性,不但历史学不可能成为一门科学,而且,历史的借鉴也无从谈起。如果历史只有重复,那么,历史就不可能前进,历史的借鉴,只是一种刻板地照搬前人的作法。这在实际上,是否定历史借鉴的可能。没有变化没有差异,也就没有历史。 我们有理由说,历史在变化中既是不可重复的,又有重复的东西在起作用,历史有重复性、常规性。历史事件是个别的具体的,历史人物的活动是有意志的具体人的活动,这是历史的一度性,但这并不能证明历史就不存在常规性,就没有重复性。这里有必要引用恩格斯的一段话,恩格斯说,社会科学确实和自然科学有不同的地方,即“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全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的。但是,不管这个差别对历史研究,尤其对个别时代和个别事变的历史研究如何重要,它丝毫不能改变这样一个事实:历史进程是受内在的一般规律支配的。”〔1〕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关于历史过程的理论,关于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论,都表明历史具有常规性、重复性。 这里我们结合中国的历史事实,从历史常规性问题谈谈历史的借鉴。人类的历史的发展是建立在物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社会要稳定和发展,就要使社会物质生产不断进行,并且在一定的规模的基础上进行扩大再生产。实现这一点,至少要做到: 一、物质生产者的最起码、最基本的生存条件要得到满足。一旦这个最低生存条件被破坏,社会就会陷入混乱之中。在前资本主义的社会中,生产是以劳动密集型为基本的特点,劳动生产者的生活状况,往往是一个社会能不能安定的标志。“承敝易变,使民不倦”是《周易》作者与司马迁总结出的历史兴衰一条带根本性的认识。强秦之所以在很短时间内崩溃,根本原因是暴政、苛敛,使得“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竭天下之资财以奉其政,犹未足以澹其欲也,海内愁怨,遂用溃畔。”〔2〕历代史家说兴衰, 基本上都看出这是最根本的一条。这一条不是在各个历史时期重复地在起作用么?由此出发,各个时代的史家,结合具体的历史条件,作出不同思考,提出各自的兴亡论。对于如何解决社会危机,各个思想家、史家也有自己的思考。他们各自的结论尽管不一样,见解有高下之分,但从根本上说,是要使生产者在获得起码的生存条件下,进行劳动生产。 生产者的最基本的生活条件,一方面是进行生产的必要条件,也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的条件。在前资本主义的社会里,有一条无形的生存线,一旦劳动生产者长期处在这条线之下,社会将会动荡不安。现代资本主义提出贫困线问题,也是要稳定社会。 二、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的条件要得到满足。在封建社会里,土地问题始终是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其道理也在此。一旦农民与土地相分离,成为流民,社会的生产遭到破坏,社会也就动荡不安。中国思想史、史学史上关于历史兴衰的议论中,突出的一个内容是关于封建、井田的争论,其实质是要生产者与土地结合,维持社会的生产。《汉书》的《食货志》说:“理民之道,地著为本。”杜佑也看出这一层道理,说:“谷者,人之司命也;地者,谷之所生也;人者,君之所治也。有其谷,则国用备;辨其地,则人食足;察其人,则徭役均。……夫《春秋》之义,诸侯不得专封,大夫不得专地。若使豪人占田过制,富等公侯,是专封也;买卖由己,是专地也,欲无流窜,不亦难乎。”〔3〕封建社会的兴衰总是与土地问题联结在一起。在2000年封建社会里,土地问题处理得好坏,一直是社会兴衰的晴雨表,这同样体现历史的常规性。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