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借鉴与当代社会的发展(2)
三、与前二者相关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统治者在一定的程度上自律。封建统治者提出的“礼”“德”等,主张的“清廉”,这不纯粹是一个道德上的内容。统治者“酗酒”、“侈糜”、“好女色”等,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劳动者的生活的极度困苦。统治者提倡他们的子孙要“体察民瘼”,其意图也是使其子孙能看到这个问题对维持统治的重要,给劳动者以最基本的生存的条件,使社会的生产能继续进行。唐太宗深明这样的道理,他对臣下说: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朕每思伤其身者不在外物,皆由嗜欲以成其祸。若耽嗜滋味,玩悦声色,所欲既多,所损亦大,既妨政事,又扰生民,且复出一非理之言,万姓为之解体,怨讟既作,离叛亦兴。〔4〕 这话说得很有道理,是一个有作为的为政者的经验之谈。 四、要维系进行生产的社会秩序与环境。封建社会的礼治,是统治者维持其统治的上层建筑,维持其等级统治的工具。这里我们应当看到这种礼,在当时的历史的条件下,对社会生产活动的意义。关于封建社会的礼治的作用,我们应当看到它的两面性质。一方面,在维系社会的正常秩序上的作用,从礼治上总结历史的兴衰,要看到一定的制度对生产活动的意义。又一方面,在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后,生产关系上层建筑需要作更新、调整或作部分调整的时候,保守的社会势力,往往以维护旧的礼治反对进行生产关系及制度的变革,这时就显现出它的保守的乃至反动的性质。 所谓社会的环境,其涵义是多方面的。其中有社会风气的问题、有人伦道德的问题;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周边的关系的问题。正确地处理民族与周边的关系问题,这些都直接地影响到社会的生产,影响社会秩序的安定。 与上述问题相关的是军旅之事。统治阶级利用军队武力作为维系统治的工具。这一点也应当从两个方面来分析。对内,武力是维系社会秩序的手段,是镇压敌对阶级反抗的暴力工具。对外,一方面是反对外族侵略的措施,同时在一定的情况下又成为对外扩张的手段。历来统治阶级在总结历史兴亡时,十分重视总结军旅之事的作用。 军事在历史兴亡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班固认为秦朝之所以亡,是“销锋镝,武备弛”造成的结果。马端临提出另一种看法。他说: 愚以为秦之亡,非关于兵弛也。当时尽吞六雄,威震六合。彼胡越僻在裔夷,岂能为纤芥之害。而发百万之师以戍之,骊山阿房之役,又复数十万健卒壮士虚耗于无用之时,糜烂于不切之役。盖侧目倒戈相挺而并起者,皆秦兵也。〔5〕 秦之亡,非在兵弛,而在其倒行逆施,“寡助至,亲戚叛之者”,百姓挺而走险,士兵也侧目倒戈,强秦势在必亡。这是以变化的眼光看军事的作用。 上述几点,在历史中一再重复,证明这些是直接作用于历史的兴衰。历代史学家、思想家也总是围绕着这些方面,阐发自己对历史兴亡的看法,从历史中寻求值得借鉴的东西。中国历史上的兴亡论表现出的历史的借鉴的思想显示出它的丰富性、广泛性。 通变思想与历史的借鉴 中国思想家、史学家谈历史借鉴时,有一个优良的传统,是以通变的思想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周易》的《系辞》作者说:变通的思想形成,是“圣人”仰观俯察,对于客观运动变化世界的反映:“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见天下之动,而观诸其会通。”天下事物包括人事历史的变化,不是简单的重复,是在变动中向前发展;同时,事物的变化没有割断同先前事物的联系,总是相互联系、相互因依,变化是无穷尽的。“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考察事物的变化,要和一定的时势联系起来,“变通者,趣时者也。”变通思想的价值在于能推动社会事业变化发展,有利于百姓黎民,所谓“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错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司马迁以通变的思想,总结历史,写出了辉煌巨制史著《史记》,成就了他的“一家之言”。 以变通的观点看待历史的经验,从而丰富了历史借鉴的思想。 一、要以变化的观点总结历史上的经验教训。借鉴历史,要注意历史上的经验教训总是与一定的历史的条件相联系。历史是陈迹,却又是生生不息,具体的历史经验教训总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历史的重复性和效应,也是在不可重复的事件中体现出来的。借鉴历史,十分重要的是“条件”二字。离开具体条件谈历史借鉴、运用历史经验,不但收不到成效,还会把事情弄糟。 一些古代史家深明以通变思想认识历史兴衰的重要。为解决封建社会中土地问题,封建社会中的一些思想家、史学家,提出要恢复井田、行封建,认为实行三代的优良制度,就可以解决社会的危机。马端临说,这是不能通古今之变的“书生之论”,他说: 今欲尽复旧制,则王侯受封之地,其户邑之入,必合尽捐以予之。地既瓜分,租赋随之,京师府藏顿鲜,无以供军国之用,非居上之利也。……夫封建者,古帝王所以建万世之长策,今其公心良法一不复存,而顾强希其美名以行之,上则不利于君,中则不利于臣,下则不利于民。而方追咎其不能力行,此书生之论,所以不能通古今之变也。〔6〕 后世的历史条件发生了变化,一定要照搬古代的“良法”,造成的后果只能上则不利于君,中则不利于臣,下则不利于民。在行不通的情况下,一些人反过来又说历史是不能借鉴的,这是一种“不能通古今之变”的言论。 以变通思想认识历史的经验,才是善于资鉴者。王夫之说:“善师古者,旁通而善用之。”〔7〕取鉴历史,有的可以直接引以为用, 如汉初招募失业之民归之于农。有要作损益者,有的在新的历史时势下,不可再搬用的,如封建、井田一类的问题。对历史上的经验,应从其精神上认识它,注意历史经验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形成的,要看到现实与古代的差异,意识到条件的变化与新的历史时势形成。世界万事万物都在变,变中又有常,革中又有因,简单地以复古、复三代的办法进行变革,还说这是古先圣之法,是古之经验,这实在是“自欺以诬天下。”〔8〕他又说:“以古之制,治古之天下,而未可概之今日者, 君子不以立事;以今之宜,治今之天下,而非可必之后日者,君子不以垂法。”〔9〕包括王安石在内许多思想家、政治家,希望从古代典制中找到值 得借鉴的东西,不能说他们的思想动机不好,也不能说历史不值得借鉴,但是他们以凝固的眼光看待历史的经验,结果受到历史的嘲弄。司马光写《资治通鉴》,以鉴历史兴衰为著史宗旨,希望通过维持等级名分的礼制,使宋代“跻尧舜之治”。但司马光打着“资治”的旗号,却达不到“资治”的目的,这不是说历史不值得借鉴。司马温公的失误从思想方法上说,就是离开通变的眼光看待历史的经验。王夫之批评过司马光,说:“夫古今异时,强弱异势,战守异宜,利害异趣,据一时之可否,定千秋之是非,此立言之大病,而温公以之矣。”〔10〕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