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试论科技发展对史学思维方式的影响(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武汉大学学报:哲社版 石光荣 殷正坤 参加讨论

(二)科技发展对史学思维主体的影响
    所谓史学思维主体,概括地说,就是指现实世界中按照一定的价值取向、一定的认识定势,有计划、有系统地研究历史过程的人。科技发展对史学思维主体的影响,主要是对史学思维主体,即研究历史过程的人的知识和知识结构、思想观念和认识能力的影响。
    对知识和知识结构的影响:自然科学革命随着科学认识向物质新层次的转移,必然导致重新考虑旧科学的整个一系列关键性的理论知识问题,从而使一系列的科学理论知识发生变化。由于某一具体理论知识的变化与其他理论知识的变化有关,或以其它理论知识为背景,从而使某一理论知识的变化引起了整个理论知识谱系的变化。理论知识谱系的变化是人类知识领域中富有革命色彩的结构性变化,旧的知识和知识体系被改造,新的知识和知识谱系得以建立。于是,人们的知识组织形式即知识组织结构,就不能不在这一富有革命性色彩的知识转换过程中予以重构。对一般知识结构的影响是这样,对史学知识结构的影响也是如此。
    对思想观念的影响:科技发展,尤其是科技革命,其本身就是世界观的转变。它不断打破旧思想、旧传统、旧权威,使人们的思想革命化;因而科学的每一重大发现,都必然会引起人们认识观念上的相应转变。科学革命对一般思想观念的影响是这样,对史学思想观念的影响亦是如此。
    对人的认识能力的影响:人们的认识能力总是与科学发展的水平密切相关。科学发展水平的高低,往往决定着人们认识能力的大小。比如,在古代,由于山海阻隔,交通不便,人们的活动范围狭小,认识受到限制,对历史的编纂,各个民族和国家都只是以自我为中心,兼而旁及邻邦的一些国家。只是在15、16世纪以后,尤其是第一次科技革命后,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一系列科学技术成果的取得,人们的认识才逐渐扩大到全球的范围。也只是有了近代考古学及其各项科学技术手段后,人们才又从只了解文字记载的历史上溯到300万年以前的史前史。 正是科技发展对人类历史的这种横向扩展和纵向开掘,才极大地拓宽了人们的眼界,提高了人们的认识能力。
    与上述观点相联系,这里还须提及的是对思维主体内涵的影响,即在科学技术影响下,思维主体不仅仅表现为某一个人,而且还表现为一个集体以至整个社会。在古代社会,由于高山大洋的阻隔,由于交通和信息传递的困难,思维主体受到地域和民族的很大局限,从事科学研究活动、精神生产活动主要是以科学家、思想家、艺术家、历史学家和个人的形式来进行的,因而就某一项具体的思维活动来说,思维主体主要表现为活动着的个人。但是,到了近现代,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过去地方性、民族性的界限一一被打破,物质生产、精神生产、科学技术都成为世界性的了。与这种变化相适应,科学研究和精神创造,也都逐渐走上了社会化、集体化的发展道路。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思维的主体也就逐步从个人发展为小群体、大群体、甚至整个国家、整个社会,以至全世界性的分工协作。于是,思维主体的活动,也就日益显示出整体性与个体性的统一、直接性与间接性的统一、交往空间的扩大与空间浓缩的统一、交往层次的增多和节奏的加快等特点。
    (三)科技发展对史学思维工具的影响
    思维工具,是人们按一定的方式进行思维操作的中介系统,是连结思维主体和思维客体的桥梁。史学思维工具同一般思维工具一样,包括理论思维工具、思维方法及技术手段。
    科学发展对理论思维工具的影响:如前所述,科学技术革命首先是科学观念和科学理论的根本变革,因而科学革命的一个重要收获便必然是一系列新理论、新观念的创立。这些新理论和新观念的创立,为理论思维工具的丰富和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着必需的营养。比如,20世纪以来,各门自然科学蓬勃发展,不断出现重大的科学突破,还出现了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等横断科学。与这些新学科不断出现状况相适应的是从本世纪40年代以来包括社会科学在内的整个科学界流行着的一系列新概念,诸如系统、信息、结构、宏观、微观等等。这些新概念,不少都作为新的理论工具被运用于史学研究。比如,自70年代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为代表的系统方法被介绍进中国学术界以来,我国就有学者用系统整体的方法研究中国的封建社会问题。如陈平用系统方法中的整体论和结构功能对应原则,探讨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形态的特点和演化道路〔8〕; 李桂海等在一系列文章中尝试运用控制论、系统论方法探讨中国封建社会的结构和变化〔9〕。
    对思维方法的影响:科学革命,本身就是一种科学方法的巨大变革,正如原苏联学者凯德诺夫所说:“任何科学革命的实质,首先是根本推翻研究和说明被认识的客体的方法本身,坚持转向符合于科学认识之更高阶段的‘新的思维方式’”〔10〕。科技革命影响思维方法变更的途径主要有二:一是使原有的思维方法得到深化。比如在现代条件下,史学研究中传统的比较法进一步发展为类比、模拟、纵向比较、横向比较和系统比较;抽象法进一步演化为模型化方法、理想化方法;而分析和综合则深化为系统分析和系统综合。二是创立新的思维方法。例如,在现代科学革命影响下出现的系统方法、信息方法、控制方法、结构--功能方法、模型化方法、择优化方法等。这些思维方法的产生,标志着人类思维工具的巨大变革和发展,在史学研究领域也日益为人们所重视。
    对技术手段的影响:这突出地表现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思维主体提供新的观察工具和实验工具、计量工具。如自历史学兴起以来,历史及考古年代的测定,其精确化程度都无不与技术手段的先进程度密切相关。电子计算机的问世也给史学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手段。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资料贮存和资料检索等历史研究的初步技术工作,其规模、速度和准确率都是研究者在其有限的时间里用手工操作所无法达到的。同时,应用电子计算机贮存资料,可以使研究者在前辈工作成果的基础上使历史学真正成为一门至今尚未成为的“积累性的科学”。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