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中西封建社会农民战争之比较(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 熊家利 参加讨论

到本世纪七、八十年代,问题似乎又回到了原来的起点上。不过,这一回用“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这一符合历史实际的概念,代替了中国封建社会停滞、静止、僵化等不符合历史实际的概念,而且建立在广泛地进行中西封建社会比较的基础上。把农民战争视为中国封建社会发展阻力的观点没有实质性变化。有人认为,“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就是农民战争太多,破坏太甚”〔21〕,“西欧封建经济起点低,农民战争很少,却最先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中国封建经济起点高,农民战争最多,却未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与阶级斗争尖锐,农民战争频繁,有一定的关系”(着重号是原有的)〔22〕。还有人认为,“每一次农民起义都严重地打断了封建化过程,葬送了封建化已取得的成果,使社会重新回到封建化的起点上去”,“农民战争非但没有推动历史前进,反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历史进步”,“造成封建社会长期延续”〔23〕。有人还提出中国封建社会“超稳定结构论”造成超稳定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农民战争。它“使整个社会发生剧烈的振荡,那些尚未成熟的因素也受到杀伤,社会进步所必须的积累也中断了。”〔24〕可见关于农民战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还是阻力的问题,并未解决。当然,不能简单地认为,主张农民战争是社会发展阻力的观点是毫无根据的。因为这些观点是通过中西封建社会比较而得出的结论。明摆着的事实是中国农民战争次数多、规模大,封建社会延续的时间长;西欧农民战争次数少、规模小,封建社会延续的时间短,而且顺利地为资本主义社会所代替。
    但是,农民战争的状况和封建社会延续的时间,都是根源于封建经济结构的并列现象。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是从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中产生的。后者的解体,使前者的要素得到解放。”〔25〕在任何情况下,农民都是封建经济结构的受害者,他们为求生存起来造反,只是改造封建经济结构的不自觉的行动。这些行动充其量只能调整封建经济结构,使之有利于小规模经营,从而促进封建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增加。农民战争在多大程度上能把封建经济结构改造得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关系的产生,或者说创造封建经济结构解体的条件,这又不取决于农民战争,而取决于封建经济结构的状况。既不能要求农民战争促进资本主义关系的产生,也不能要求农民战争促进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去。通过中西比较,把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归罪于农民战争太多,破坏太甚,也是一个明显的误区。
    三、动力与社会发展的顺差和反差
    如果说农民战争是封建社会发展的动力,那末,应当是动力大者,社会发展快;动力小者,社会发展慢,动力与社会发展呈顺差态势。中国农民战争次数最多、规模最大,社会发展的动力也最大,因此,中国进入封建社会后,维持了两千年的世界先进地位。这种先进地位是通过许多次治、乱、兴、衰的更替过程才得以维持的。每当封建制度腐朽,社会生产处于停顿状态,甚至倒退时,是通过农民战争扫除了封建关系的腐朽部分,调整了过分集中的土地占有关系,造就了大量的自耕农,使社会生产出现突飞猛进局面,于是出现“太平盛世”。这方面的意见,史学界已有大量论述,在此从简。西欧封建社会在前800年里, 农民战争很少,很小,经济、文化都很落后;在后400年里, 农民战争的次数和规模明显增大,社会发展的速度也明显加快,甚至后来居上,取代了中国的世界先进地位。当然,中西先后取得的世界先进地位不能说全是农民战争造成的,但至少可以说农民战争与社会发展是顺差而不是反差。不过,中西比较,则是农民战争这种动力大者封建社会延续的时间长,动力小者延续的时间短。这不能说不是一种反差,也是人们误认为农民战争是社会发展的阻力而不是动力的原因。
    历史运动和其他形式的运动一样,有动力也有阻力,动力被阻力抵消后,余下的部分才是实际有效的动力。中国封建社会治、乱、兴、衰的发展过程说明,乱与衰完全是由于统治阶级极端腐朽,不顾后果残酷地压迫和剥削人民,造成社会生产停顿和倒退。故毛泽东把统治阶级的剥削和压迫视为封建社会发展的阻力〔25〕。只有农民战争才能扫荡腐朽的统治阶级,使封建社会出现治与兴。若农民战争遭到毁灭性镇压,危机不但不能缓和,反而使社会生产遭到更大破坏。中国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和十六世纪德国农民战争遭残酷镇压后的情况便是如此。这就说明统治阶级对农民战争的镇压力也是阻力。恩格斯比较1514年瑞士农民战争取得成功和1525年德国农民战争失败的原因时指出,“瑞士的这些地方性起义之所以会成功,道理很简单,就是瑞士的中央集权情况还远不如德国。农民们在1525年也到处战胜了地方性的统治者,但却被诸侯们有组织的大军击败,而这种大军正是瑞士不存在的。”〔27〕可见,在恩格斯看来,农民战争的成败,取决于封建政权中央集权的程度,亦即这种有组织的镇压力的大小。中国封建社会农民战争这种动力虽比西欧大,但封建政权中央集权的程度比西欧更高。中西相较便是动力大者,阻力也大,动力小者,阻力也小。即使中国农民战争克服了强大的中央集权政府镇压的阻力,推翻了旧的封建王朝,又有更强有力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建立起来。农民战争所取得的成果,还要继续被这种阻力所抵消。在西欧,农民战争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往往都能保存下来,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积极因素。中国农民战争的动力虽大,但被强大的阻力抵消后,余下的有效动力不会比西欧大,可能要小一些。因为中国的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制度不断发展和加强,而农民战争这种动力的发展和加强并不十分明显。清末的太平天国革命与秦末陈胜、吴广起义,斗争形式虽有许多不同,但力量方面并无实质性加强。因此,动力被阻力抵消后的有效动力不是增强而是不断削弱。西欧封建社会后期,政权的中央集权程度虽然不断加强,但农民战争也突破了地方性的局限而形成了全国规模。而且,有市民反封建斗争与之呼应,有效动力明显增强,社会发展加快。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