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略论北宋前期官制中的比品和序班(4)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 李昌宪 参加讨论

注释:
    ① 李肇:《唐国史补》卷下,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第53页。
    ② 脱脱:《宋史》卷161《职官一》,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3768页。
    ③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以下简称《长编》)卷298,元丰二年五月己丑,北京:中华书局,第7250页。
    ④ 徐松:《宋会要辑稿·仪制》7之16,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57年。
    ⑤ 《长编》卷299,元丰二年八月甲子,第7291页。
    ⑥ 《长编》卷31,淳化元年四月乙未,第700页。
    ⑦ 《宋会要辑稿·仪制》3之8。
    ⑧ 《长编》卷124,宝元二年十月甲子,第2934页。
    ⑨ 按:宋初,唐初制定的职事官已阶官化,事实上已形成“为官则轻”的局面,其中官职的地位也有升有降。而有实职、实权的使职差遣已形成体系,却并未确定其品秩。但宋朝前期并未重新编制本朝的官品令,一方面对唐令虽有所损益但仍沿用,一方面权宜地但又是务实地采取比照的办法,以唐职官品秩比定各种差遣,重新确定新旧各类官职的地位,即所谓的比品、视品,或比视品秩。又规定朝会时各种官职列位的前后,即所谓的序班、叙班。比品的高低和序班的前后,并非固定不变,宋朝前期常不定期地适时调整。
    ⑩ 李宝柱:《〈宋史·职官志〉官品制度补正》,《中国史研究》1988年第3期。
    (11) 《宋史》卷118《礼二一·朝仪班序》,第278l页。括号内的文字据《宋史》卷168《职官八》第3998页补。
    (12) 《长编》卷3,建隆三年三月壬午,第64页。
    (13) 本表品秩据《永泰令》及《旧唐书·职官志》、《新唐书·百官志》编制。
    (14) 按:谏议大夫原在给事中前,显误。《旧五代史》卷149《职官志·两省》载,后周显德五年(958)六月敕,“谏议大夫宜依旧正五品上,仍班位在给事中之下”。据改。
    (15) 《宋会要辑稿·仪制》3之17、18。
    (16) 刘昫:《旧唐书》卷11《代宗纪》,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288页。
    (17) 薛居正:《旧五代史》卷79《晋高祖纪五》,天福五年二月壬子,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1038页。
    (18) 薛居正:《旧五代史》卷149《职官志·两省》,第1990页。
    (19) 《长编》卷103,天圣三年十二月癸丑,第2394页。
    (20) 王应麟:《玉海》卷70,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34页;《宋史》卷168《职官八》,第3999页;又,《宋会要辑稿·仪制》3之4系此事于二年。
    (21) 《宋史》卷168《职官八》,第3987页。
    (22) 《宋会要辑稿·仪制》3之2、5,《宋史》卷168《职官八》,第3987页。
    (23) 《宋史》卷168《职官八》,第3999页。
    (24) 《长编》卷5,乾德二年十一月甲戌,第134页。
    (25) 《长编》卷32,淳化二年九月甲辰,第723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