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二十世纪英国保守党政治优势析要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史学月刊》 阎照祥 参加讨论

在我国,人们品评英国政党制度时,常说它比较稳定,两大政党轮流执政,平分秋色。此说虽有道理,但不准确。一则,本世纪英国并非像美国那样,始终由两大政党交替掌权,而是三党竞逐,对抗合作,所谓两大政党平分秋色的时间并不长久。二则,在以往一个世纪里,保守党作用突出,优势明显,其实力非任何对手可比。
    20世纪即将过去,是时回顾百年来英国各大党实力演变,重点分析保守党长期占据国家政权的原因,不无意义。
    一 突出的政治优势
    最能说明保守党政治优势的,是它的累积执政时间。1900年以来,保守党单独执政6次,共47年;工党执政5次,共20年;自由党仅执政1次,9年。可见,保守党单独执政时间超出其他两大政党掌权时间的总和。
    保守党不仅执政时间最久,长任期还最多。本世纪保守党的首次任期可溯至1895年。1951年它重返政府后,又一气掌权13载。目前它已连续执政17年,创下了自1830年以来一党连续执政最久的记录。任期长短并非简单的算术问题。在西方议会制国家,通常只有较长的任期,才会使某党有足够的时间改变前政府政策,全面实施自己的政纲。反之,某党任期过短,快上快下,如掠空流星,过眼烟云,如何能有大的建树?
    在实行责任内阁制的英国,一党的任期是由议会中的投票能力作保障的。换言之,能否在下院拥有足够多数是决定各党在朝在野的关键条件。保守党多次具备这一要素。本世纪内,它先后12次赢得大选胜利,平均每次占有下院59.3%的议席,最高时达77%。其主要对手上台时常常元气不足。本世纪历次大选中,工党共取胜8次,平均每次占有下院49.7%的席位,最高占有率也只有61%。工党最勉强的胜利是在1923年末的大选中,仅获下院31%的席位,尔后作为议会第二大党侥幸组阁,故时刻离不开自由党的襄助。同年10月,自由党终止了对政府的支持,工党内阁立即倒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工党除在1945年和1966年两次大选中获得较多的议席体面上台之外,另外5次大选均为小胜,所得席位刚过或不足下院半数,其中1976-1979年的卡拉汉内阁必须依靠小党支持方能苟延残喘,为此被政敌戏称为“少数党政府”。某党若在下院缺少可靠多数,投票能力差,同样难有大的作为。
    以上还不是问题的全部。保守党的政治优势不仅表现为累积执政时间最久和长任期最多,还表现于它在多党联合执政时总能居于主导支配地位,占有大多数要职。例如,在1916-1922年的三党联合政府中,保守党起码拥有内阁6成以上的职位。1931-1935年的国民政府中,重要职务几乎全由保守党担任。1935-1945年间,历届国民政府均由保守党党魁出任首相。为此一些人干脆将它们笼统称作“保守党”政府。如果考虑到这些情况,保守党在20世纪的执政时间就不止47年了,而是多达60余年,其政治优势更显突出。
    二 灵活的国内政策
    在多党制国家,大党竞争主要是围绕政策问题进行的。某党政策的优劣和灵活与否,常能决定它们在权力斗争中的胜负。
    比较而言,自由党在政策方面就受到较多限制:其一,历史上,自由党曾多次领导社会改革,政声较佳,所以人们对它的期望值总是稍高些。倘若它不能有新的举措,就会令其支持者失望。由此看来,自由主义政策倒成了自由党前进中的包袱。该党19世纪著名政治家格莱斯顿就曾因此下野。其二,该党作为自由主义代表者,不能轻易向右转,实施保守主义政策,否则会自损形象,遭受党内左翼势力和社会进步力量谴责。该党早年党魁格雷伯爵、梅尔本子爵和约翰·罗素就深谙此奥妙。他们身为贵族领袖,宁愿违心实施一些改革政策,也不愿落下保守名声。其三,自由党作为资产阶级阶级政党,还不能过于向左转,偏离阶级阵地,否则会激起内部矛盾,导致分裂,大伤元气。它在1906-1914年领导的最后一场改革就带来这种后果。当时,自由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缓和社会矛盾,争取选民支持以求长期执政。但那场改革来势略猛,前行稍远。政府某些政策,如对所谓“非劳动所得”征收高额附加税等,是采用强制性立法手段对社会财富作再分配。虽然客观上改善了下层群众的生活条件,但也损害了多数地主和部分资产阶级的利益,违背了多年来奉为至理的私有财产不可侵犯的原则,并与自由党的历史传统和阶级属性相抵触。以后数年里,其上层分子纷纷转向保守党,下层成员陆续参加工党。自由党一蹶不振,再也没有得到单独执政的机会。
    在政策方面,工党变通范围也不宽广。首先,它作为一个拥有社会主义政纲并宣称代表英国工人阶级的政党,必须坚持和实施“和平改造社会”的方略,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准,否则就不能维持占选民大多数的工人群众的支持,就会得罪实力强大的工会,陷于政治危机。其次,英国工人运动中有不少人恋栈旧原则旧传统,对新思想持怀疑甚至反感态度。这恰如前工党影子内阁大臣布莱恩·古尔德所形容的那样:一听见有人说“转变”就想到是背叛,限制工党领袖不敢随意改弦更张。此等事例俯拾即是。如在50年代,工党在大选中连败3次,右翼领导对党的政策发生怀疑。盖茨克尔等人断定:党的社会主义目标和国有化方针吓跑了大批中间阶层的选民;为了改善它在选民中的形象,工党应坚持现有混合经济,废除党章中要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和公平分配收入的第四条。这等于抛弃社会主义的面具,使工党由所谓工人阶级政党变成全民党。工党右翼的要求遭至左翼抵制,并在其他方面发生激烈争吵,从而削弱了该党实力。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工党先后两次执政,都在政治上处于两难境地。它想提高工人工资,可是缺少足够资金。国有化企业普遍受官僚主义干扰,呈亏损趋势,成为纳税人的负担。政府为遏止通货膨胀,保证国家收入平衡和英镑地位,被迫采取收缩政策,限制工资增长率,引起劳动者不满,致使工党下台。尔后多年,工党饱受在野之苦,一再就意识形态和政策问题展开辩论。1981年,以洛伊·詹金斯为首的4人退出工党,另建社会民主党。工党党员减少,在1983年大选中只获27%的选票和209个议席,无法改变在野地位。面对一次次惨败,工党领袖金诺克在1987年工党年会上呼吁对党的政策进行全面审查,但最终还是囿于“党的原则”而未能修改党纲。1993年初,工党继任领袖约翰·史密斯在对本党议员发表讲话时宣布:党要奉行一项新政策,“反对教条和采取一些切实的通情达理的解决办法”,并断言:工党只有放弃它过去一贯奉行的社会主义方针,才可能重新当选。史密斯的讲话激怒了党内的左派。资深党务家兼议员托尼·本攻击说:史密斯的讲话放弃了党对社会所作的承诺,“好象是要求工党自行解体,准备参加一个联合政府似的”。保守党发言人则说:史密斯实际上剽窃了他们的政策。外国评论家认为,工党的政治变化有可能使它向右转,结果会丧失其政策的鲜明性,并有可能引起内部分裂。1994年布莱尔担任工党领袖以来,立意改革。他排除异议,放弃了坚持70多年的国有化政策,并于1995年修改了工党党章第四条,将工党的目标改为“建立多数人享有权力、财富和机会的社会”。此举或许会改变工党多年的政治被动局面,赢得一些中产阶级支持,但是否会因此引起下层选民的不满,仍需实践检验。而且,即使工党能赢得下次大选,也会因为20世纪行将结束,而无法改变其政敌保守党长期称雄的史实。
    比起自由党和工党来,保守党政策的灵活性尤显突出。概言之,是它不必根据任何既定原则制定党纲,规定本党长远目标,其政策具有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特色,可因时而变,甚至可以照搬其政敌的政策。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