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1]本文一律采用“现代化”这一概念而不用“近代化”。请参见罗荣渠《现代化新论》,3~8页,北大出版社会,1993年10月版。 [2]小西四郎、远山茂树编《明治国家的权力和思想》,吉川弘文馆,1979年版,第158~159页。 [3][5]《大久保利通文书》第25卷:“关于立宪政体意见书”,第183页、186页。 [4]芳贺彻《明治维新和日本人》,讲谈社学术文库,1980年版,第226页。 [6]请参见拙文《论明治宪法的二重性》,《世界历史》,1995年第1期。 [7]自由党、改进党等以“民党”自居,以显示其与“吏党”的不同。 [8]民党在历次大选中所得席位数在日文著述中不一致,本文主要依据大久保利谦《近代史史料》和历史学研究会编《日本史年表》。 [9]信夫清三郎《日本政治史》第三卷,上海译文出版社,第315页。 [10][12]汪淼:《论近代日本政治体制的演变(二)》、《史学集刊》、1992年第2期。 [11]麻生磨、天野郁夫《教育与日本现代化》,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第26页。 [13]信夫清三郎《日本政治史》第4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第199页。 [14]吕万和《简明日本近代史》,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49页。 [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8卷,第21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