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互助合作委员会(简称经互会)是1949年苏联与东欧人民民主国家成立的欧洲社会主义国际经济组织,存在和活动的时间近半个世纪(1949-1991)。本文把经互会作为一个国际性的经济组织,在充分肯定集体合作力量使经互会取得很大成绩的基础上,重点考察其组织结构、运行机制及其对苏东关系的负面影响。 一、经互会的问题 1.活动的非市场性。 考察经互会活动的非市场性,必须首先考察其高度计划和垂直联系的特点。经互会的贸易活动基本上是以苏联为中心呈放射状向东欧扩散。经互会成立之初具有很强的政治色彩,斯大林时期苏联随意规定贸易条件。〔1〕虽然赫鲁晓夫时期有所改变, 但不是由市场来决定价格而是人为地规定价格却基本上一直延续下来了。一直到60年代以前,都不是以世界市场价格作价格基础,而采取“自己的价格基础”。〔2 〕比较典型的例子是石油的价格,这是苏联向东欧国家出口的最重要的商品之一。最先是5年一作价,价格是人为规定的, 与国际市场价格不挂钩,苏联吃了很大的亏。70年代中期,世界石油、原材料价格上涨15倍,苏联坚持要改为以前5 年国际市场平均价格作为经互会内部制定年度贸易价格的基础,5年不变,从而使石油价格发生了有利于苏联的变化, 引起了苏联与东欧国家之间的价格之争。从1975年以来,苏向东欧出口的原料每年都要涨价,如1977年涨了百分之二百。但还没有达到世界市场的水平。苏认为还需要提高能源的价格,因为能源的低价“意味着燃料出口国向进口国提供优惠。由于这种优惠基本上是单方面提供的,因此保证交换的所有参加国获得平等的物质利益,便成了一个迫切的问题”。〔3〕后来又改为商品一年一作价, 即便这样也与国际市场价格并不接轨。由于价格由官僚协议,经互会内部又实行专业化合作和国际分工,规定某些国家放弃生产一些产品,而另一些国家又必须生产某些产品,造成了许多商品独家经营,舍此无它,以致经互会内部“竞争已完全绝迹”。〔4〕这样一来,产品的质量自然就没有保障。 经互会变成了各国竞相推销次品的场所。技术进步的动因大大地削弱了。其次,转帐卢布是经互会成员国的国际集体货币,它以苏联卢布为基础,并基本与卢布等值。但它只能用于经互会内部的结算、合同、信贷与支付,不能用于生产,更不能作为国际货币使用,同时苏联也就成了这些国家货币兑换的决定者,各国只能与苏联垂直联系而较少横向交流。即便在经互会内部,多余的转帐卢布也不能转换成所需要的商品,贸易顺差的一方也不能得到现汇,而只能在对方的市场上购买商品,经互会内部的经贸关系缺乏价值的共同等价物。〔5〕至于在与西方的贸易上, 转帐卢布什么职能也不能发挥,不能起到真正的货币的作用。苏经济学家施梅廖夫称转帐卢布是“没有出生就死了的胎儿”。〔6〕这样一来, 经互会就与国际市场基本上是脱轨的。正如一位西方专家所指出的:“从发挥作用这个意义上讲,经互会不像欧共体那样是一个真正的多边组织,它只是一个双边联系的组织,其目的是协调计划,维持‘订货’”。〔7〕 2.经互会运行的封闭性。 受斯大林“两个平行市场”理论的影响,经互会基本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封闭的经济体系。苏经济学界所谓“国际经济机制”就是指经互会国家内双边和多边合作的形式和方法的总和,苏联与东欧国家的相互供销服务占了主导地位。经互会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联系不很密切,它长期对西欧经济共同体采取不承认、不接触、不谈判的三不政策,直到1988年才正式相互承认。经互会国家对外贸易总额的60%是在内部进行的,平均占国民收入总值的18%。不仅能源资源,而且其它最重要的原料的80-90%都是经互会内部自给自足的。苏联机器技术产品进口的近60%来自经互会国家,相当于经互会国家对设备、工具等的投资的35%。〔8〕到1986年, 来自经互会国家的机器技术产品占苏联进口的71.1%,占东欧这类产品出口的45.8%。〔9〕另外, 与欧共体国家有近一半的燃料要依赖于从第三世界进口不同,经互会可满足内部煤炭需求的99.2%,石油的69%,天然气的93%,铁矿砂的76.7%,粗铁的96%,黑色冶金产品的66.3%,木材70%,生活日用品的61%。〔10〕经互会生产世界工业产品的1/3,而欧共体才17%,但欧共体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达36%,而经互会不到10%。〔11〕苏东国家的货币都是不能自由兑换的,存在着支付手段的障碍,因此它们能进口多少共同体国家的货物,取决于它们能向西方世界出口多少货物。经互会的封闭性还表现在其内部关系方面。一是以苏联为中心,在经互会贸易额中苏联的比重是比较大的,一般都在40%以上,而东欧成员国相互经济联系比较松散。苏联是东欧各国贸易的最大的伙伴。经互会的封闭性还表现在经互会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都是通过政府协议,而不是企业、公司之间直接联系。如到1988年,只有1600多个苏联企业与经互会的其它成员国建立了直接的经济联系。它们的商品流通额不到苏联与其它社会主义国家总的商品交换额的0.8%, 在发展生产合作方面没有起到多少作用。〔12〕经互会国家间订有关于直接生产联系的条约与合资企业的协议分别有1600个与50个,执行的结果要么就没有完成,要么完成得不好。直接联系的企业所完成的贸易占经互会国家之间贸易的比重是很小的,保加利亚的这个比重还不到2-2.5%。〔13〕很显然,这种贸易方式发挥不了企业和生产者个人的生产积极性。 3.成员国基础的不平衡性,操作程序的非强制性。 经互会的不平衡性是指经互会成员国经济技术基础的不平衡与需求的不平衡。经互会成立之初,就经济发展水平而言,其成员国分为三类:苏联、民主德国和捷克斯洛伐克是工业国家,它们的国民经济发展到了很高的水平,工业在国民收入中占主要地位。1950 年, 民主德国为62.9%,捷克斯洛伐克为63.2%。〔14〕至于苏联,它在1937年二五计划完成后就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先进的工业国;战前其经济实力已上升为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匈牙利和波兰构成了农业-工业国家类型。40年代末,工业和农业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大体相等。农民在全国人口中的比重较大,而工人的比重较小。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构成第三类国家。它们都是落后的农业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主要部门,农民构成了人口的绝大多数。第一类国家希望通过经互会再上一个或几个台阶,使自己成为经济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第二类国家希望借助经互会使自己成为工业国或工业-农业国;第三类国家希望得益于经互会使自己变成农业-工业国,甚至工业国家。各国的愿望很不相同。由于实行社会主义国际分工,如在保加利亚和苏联生产近100 %的电动起重机,在波兰和苏联生产95 %的挖掘机, 在匈牙利和苏联生产80%的公共汽车,在苏联生产90%的石油设备,在罗马尼亚和苏联生产95%以上的熔铁炉设备,在民德和捷克斯洛伐克生产95%的印刷设备,〔15〕各国所生产的产品不同,需求自然很不一样。经互会作为欧洲社会主义国家的国际经济组织,是建立在相互协商的基础上的,明文规定经互会“会议通过的建议和决议,须得到经互会有关成员国的同意”。东欧国家反对建立一个“超国家”权力的一体化中心组织,担心影响民族经济的发展,危及国家主权。这种情绪在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等经济落后国家尤甚。这样一来,经互会既不具有强制性,也不具备像欧共体那样的超国家性,〔16〕也就是说,经互会本身既不是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领导中心,也不是引导一体化进程方向的机构。〔17〕而国际经济一体化必然要求一个集中的强制性计划,经互会的这种非强制性必然要影响其经济一体化水平,使其作用受到了限制。西方有的学者称它为“充其量只不过充当了一个双边关系的情报交换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