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罗伯特·康奎斯特:《最后的帝国--民族问题与苏联的前途》,第368页。 〔22〕参见《赫鲁晓夫回忆录》,《历史问题》(МемуарыНикиты Сергеевича Фрушёва,Воиро-сы цстории),1994年第3期,第90页;《赫鲁晓夫回忆录》,《历史问题》,1994年第4期,《波兰》一节。 〔23〕《赫鲁晓夫回忆录》,《历史问题》,1994年第4期, 第79页。 〔24〕参见约翰·克莱默:《东欧和1990-1991年的“能源冲击”》,美《共产主义问题》杂志,1991年第5-6期;参见В·И·沃罗科夫:《1980-1981年波兰事件》,《历史问题》(В·И·Воро-нков,События 1980-1981гг。ВПоΛвше взг-Λяд),1995年第10期。 〔25〕〔26〕转引自王文修编译:《苏修推行新殖民主义的工具-“经互会”》,三联书店1978年版,第247-248页,第292-293页。 〔27〕佩罗·兹拉塔尔:《霍查政治传记》,东方出版社1993年版,第246页。 〔28〕阿罗约:《国际社会主义经济一体化》,1974年。 〔29〕匈牙利《人民自由报》1973年8月19日。 〔30〕《苏联的对外政治活动和外交活动(1985年4月-1989 年10月)》, 《国际生活》 (Внешне политнческаяндипломатпческая деятельность,а-прель 1985г-октябрь 1989г,междунаро-дная жизнь),1989年第12 期,第69、70、71、73页。 〔31〕阿·布科夫:《苏联与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合作》(А。С。Вуков,экономцческое сотрудничес-тво СССР состранами соцпаΛизма),莫斯科国际关系出版社1987年版,第140页。 〔32〕《经互会基本文件》(Основные документыСЭВ),莫斯科1981年版,第5页。 〔33〕г·格奥尔基涅夫:《社会主义经济一体化》,第117-118页。 〔34〕《苏联与波兰·国际主义联系-历史与现实》,第2卷, 莫斯科政治书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262、277页。 〔35〕《苏联与波兰·国际主义联系--历史与现实》,第2卷,第278页。 〔36〕约翰·克莱默:《东欧和1990-1991年的“能源冲击”》,美《共产主义问题》杂志,1991年第5-6期。 〔37〕С·布雷德利·沙尔夫:《民主德国的政治与变革》,春秋出版社1988年版,第193页。 〔38〕匈牙利《人民自由报》1973年8月19 日编辑部文章:《为了共同的目的》。 〔39〕约翰·克莱默:《东欧和1990-1991年的“能源冲击”》,美《共产主义问题》杂志,1991年第5-6期。 〔40〕西德《总汇报》1974年8月21日。 〔41〕《人民日报》1968年11月10日。 〔42〕《俄国人从东欧抽调成千上万名劳动力》,英国《每日电讯报》1975年4月9日;1975年4月11日塔斯社莫斯科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