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经互会的问题与苏东关系 正是由于经互会本身的问题,决定了它不可能很好地迎接科技革命的挑战,尤其是70年代以后,经互会的发展出现了一系列问题。经济发展速度慢下来了,经济效益差,外债沉重,总体上落后于资本主义国家。这些给苏东关系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1.内部矛盾突出,相互贸易减少。 内部矛盾分为两类:一类是苏联与经互会东欧成员国之间的,主要围绕着商品的价格、质量、数量、金融体系等方面展开;一类是经互会内部以苏联为代表的较发达国家与欠发达国家之间的,主要表现在对社会主义国际分工、专业化生产的安排,及科技合作、共同开发等方面。 苏东矛盾首先表现在能源价格与数量方面。苏是东欧能源的主要供应者。70年代以后,国际石油价格上涨,苏要求改变以前实行的基本上是固定的价格,苏从石油调价中得利,引起了东欧国家的不满。〔18〕如1974年经互会国家购买苏联的石油每桶付15-16卢布,从1975年起就得付36-38卢布。该年仅石油一项,经互会国家要向苏联多付13亿卢布或45亿马克。仅民主德国就得多付给苏联17亿东德马克。〔19〕同时,还出现了能源数量问题上的矛盾。按照经互会的协议,苏在1990年以前应充分满足东欧国家对能源的需求,但苏在1980年宣布, 苏在1981 -1985年期间只能供应东欧国家4亿吨石油,比原来许诺的减少了20%;1982年,苏又宣布在此基础上再削减20%,东欧国家大为不满。苏联与东欧的矛盾还表现在其它商品的价格方面。东欧时常指责苏联压低进口商品的价格,抬高出口商品的价格。早在50年代,波兰就曾指责苏联以低于世界市场的价格进口波兰的煤,使波兰经济遭到损失,直到苏向波兰补偿22亿卢布才作罢。 经互会内部商品的供求之间经常发生矛盾,由于供货的质量问题而经常相互指责。苏批评捷不履行合同,产品质量差,延误供货,致使苏一些工程项目不能按时投产,捷反过来抱怨同苏联的合作使捷的机械产品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因而丢掉了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市场,减少了外汇收入。匈牙利党政治局委员涅尔什·雷热公开对苏联表示不满说:“我们(指匈与苏联)之间有这样的争论。甚至领导人一级也应该进行争论。不能指望在数量、质量以及价格上避免争论。我们之间这种争论是有的”。〔20〕匈还认为自己的钢材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是因为苏联供应的铁矿砂质量太差。匈牙利提出申请要求参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以防“苏联经济伞漏雨”。〔21〕捷克抱怨苏联石油涨价。苏对保加利亚也有不满,说保把高精产品卖给西方赚取外汇。1987年戈尔巴乔夫在访问罗马尼亚期间同齐奥塞斯库就互供产品质量低劣而互相指责。罗马尼亚和波兰不愿把粮食卖给经互会市场,而去卖给西方市场赚取外汇,〔22〕使苏联与经互会其它成员国既眼红,又不满。更有甚者,有些国家(如波兰)把苏联“援助”或从苏联便宜买来的石油或粮食又转手销往西方,赚取黄金和美元,使苏领导人大为恼怒。〔23〕苏联也强迫东欧国家高价购买其“软商品”(质量次商品),以补偿据称由于便宜出售能源而蒙受的损失。东欧国家被迫向苏联大量提供低息贷款,以帮助苏联开发国内能源储藏。苏还要求东欧用可兑换货币和高质量(“硬”)商品支付一部分能源。即便如此,苏还是两次(1982,1991)把主要出口给东欧的石油转向国际市场,以补偿其硬通货收入的下降。但是,一些东欧国家也有对付苏联的办法,通过暗示该国家存有某种地缘政治上不稳定的迹象,迫使苏联以石油换取自己的“软商品”,甚至赤裸裸地向苏索要石油、美元。波兰的卡尼亚就曾经这样干过。〔24〕 经互会内部的矛盾还表现在经济发达国家与欠发达国家之间。在生产的国际分工和专业化问题上,经互会倾向于使发达国家发展工业,欠发达国家发展农业。民主德国等发达国家希望以现有的经济科技实力为基础,得到更多的机会。那些经济欠发达国家坚决反对。它们强调国家主权,民族经济,反对超国家的“一体化”。其中以罗马尼亚态度为最激烈,它坚决反对自己永远充当经济发达伙伴的原料“供应者”的角色。罗发表文章说:“超国家的经济一体化……这类形式的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实践,严重损害各国的主权职能,严重损害各国的政治和经济独立的完全实现……”。〔25〕经互会企图把罗的经济导向农业,而罗并不愿永远充当一个进口机器设备的农业国。罗强调经互会的任务是“缩小”和“拉平”成员国之间的差距。保加利亚也随声附和道:“社会主义一体化的发展要在本国国民经济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不应该使各国的民族利益和人民的感情受到损害”。〔26〕赫鲁晓夫想把阿尔巴尼亚变成一个靠海的美丽的旅游之地,而阿领导人想把自己的国家建设成一个高度发达的工业强国。由于欠收,1960年,阿发生经济困难,要求苏提供5万吨小麦,苏要求阿支付黄金。〔27 〕这些都严重地影响了两国关系的发展。从1962年经互会第十五次例会时起,阿就被排斥在经互会会议之外,阿从此不再参加经互会的活动。对于科技活动、科学发明商品化的倾向,保加利亚表示反对,认为这只有利于较发达国家,而不利于欠发达国家,从而不利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接近。〔28〕发达国家潜意识里认为欠发达国家拖了自己的后腿。民主德国和捷克斯洛伐克深以经互会的约束妨碍了它们与西方国家的经贸往来而恼火,并为经互会内部的国际专业化要考虑到各国的利益平衡、优先照顾欠发达国家而感到大失所望。在经互会内部,苏联本身处于比较矛盾的双重地位:对于东欧不发达的成员国来说,苏联充当了经济发达国家的角色,因为苏联也生产了不少尖端产品;对于东欧较发达的成员国来说,它又充当了原料供应国的角色,进口大量机器设备,使苏联长期以来一直带有很强烈的发展中国家的色彩。据匈《人民自由报》报道,匈向苏出口的68%是工业品,而从苏进口的62%是原料和半成品。〔29〕从民德进口的也大多是先进设备。80年代以来,由于经互会内部的矛盾,以及这种于苏不利的商品交换结构对苏东贸易关系带来了不良影响:商品流通额下降了,在相互核算中不平衡增加了。〔30〕 2.东欧对苏联经济的依赖。 苏联在社会主义经济一体化中的地位是由下列因素决定的:苏联是世界上自然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国家之一,很多产品的生产居于世界前列。在社会主义阵营(主要是指经互会国家)中,苏联占工业产量的75%,农业生产的60%,国民收入的70%,资本投资总量的80%,社会主义阵营面积和人口的90%与69%。依靠苏联的供应,经互会国家基本上满足了自己对能源和原料的需要,石油产品、金属轧材、磷肥需求量的3/4,棉花、石煤的3/5,铁矿的90%,木材的近80%。70年代,由于国际市场上燃料、能源资源价格的上涨,苏向经互会国家出口燃料和电力的比重增加了:1970年-14.6%;1975年-26%;1980年-39.7%;1985年-约50%。〔31〕苏联的机器设备在发展经互会国家的能源、冶金、化学工业、交通、农业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苏联的贷款对于发展这些国家的经济具有很大的意义。在东欧各国特别是农业国建立社会主义基础的过程中,苏联曾给予了大量的有偿或无偿的援助。经互会的科技潜力占世界的1/3,而苏联在其中占70%。据有关专家的计算,仅由避免重复研究每年可使经互会国家节省50-70亿卢布。〔32〕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