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教训与启迪 运河运输作为英国运输史上兴旺发达近一个世纪之久的主导运输方式到19世纪七、八十年代终于走到了尽头,其优势地位被横贯不列颠的“铁制血管”铁路所取代。运河运输业盛极而衰的经历为后世提供了生动的教训和深远的启迪。 第一,市场竞争的法则启示人们: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运河业的衰落固然有其自身难以克服的缺点,如运速慢,易受冰冻等自然条件限制等。但是,铁路在法、德、美等大多数国家的兴起并未造成河运的衰落。正是英国运河经营者的“近视”加速了运河业自身的衰落。这首先体现于大多数运河公司在后续技术改造上缺乏资金投入。这种关注近期红利,忽视长远投资的做法使运河错过了良好的发展时机。运速差异悬殊是运河在与铁路竞争中失利的关键因素。初期铁路运行速度每小时达20英里左右,当时大多数运河船航速每小时还不足10英里。〔26〕当堤岸坚固度不足成为19世纪引进迅捷的蒸汽船的障碍时,运河公司仍极少采取措施加固堤岸。其次,运河由各地独自兴建经营,运河之间缺乏协调,不但限制其自身的发展,也制约一体化的发展后劲。运河水闸规格参差不齐,缺乏铁路的标准量规。运河公司缺乏统一的收费标准,也使一体化联运进展缓慢。运河业一直没有出现铁路时代的“铁路大王”乔治·哈德逊那样的“运河大王”来统一协调行业发展。在铁路运输日渐兴起并对运河业生存构成威胁时,大多数运河公司不从强化经营机制,增强竞争力方面寻求出路,却消极等待,一味阻挠新的铁路法案通过,阻挠不成时又轻易缴械,向铁路公司索取高额“卖身契”。运河公司这种竞争态度本身已注定其终将被市场淘汰的命运。 第二,运输资源的不合理配置造成人力、物力、财力浪费。运河、江河、公路等运输方式各有利弊,不能相互取代,在建设上应因地制宜,统筹规划。由此才能充分发挥各种运输资源的最大潜力,谋得运输业总体的最大经济效益。 发展运输业不能单以赢利为目的,但从社会进步的角度出发,未来收益仍是运输业发展的重要参考系数。虽然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运输对象的大宗性及公路运输工具的落后性使依靠运河作主要运输方式成为可能而且必要,但仍应综合平衡。开凿运河除了要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挖掘河道、修筑堤防之外,还需要设置许多船闸。运河应用船闸表明了运河建设技术的提高,然而建闸不但耗费人力、物力,而且影响通行船只的运行速度。一些地区可以以公路代替运河,尽管公路运载量有限,然而它具有灵活便捷,可提供“门对门”服务的优点,受气候影响不如运河大,建设费用也低,“即使用铁铺筑马车道每英里也只需1660英镑……而建造运河每英里最低需5000英镑。”〔27〕南英格兰非商业型农业区300万运河投资收获甚微的事实表明,在运输密度低、 需求不足的地区发展便捷而造价低廉的公路才是明智之举。 据英国近代运输史权威杰克曼的统计,在整个英国运河业发展中有370万英镑投资没有获得经济收益。〔28 〕它从一个侧面提醒人们合理配置运输资源的重要性。在世纪之交的今天,运输业在大多数国家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已超过10%,随着通货膨胀、收支平衡问题的日益严峻和经济生活的日趋复杂化,任何国家和地区都不能对此掉以轻心。 当然,英国运河业建设和发展中的反面教训远不止这些,如忽视运输工具革新,运河经营管理模式不够灵活完备,盲目开发造成“运河热”中大量资金浪费等,限于篇幅不能一一陈述。仅从上面列举的几点教训中我们不难看出国家在运河业发展的许多问题上负有不容推卸的责任,如未象在铁路发展中制定统一量规那样来规范运河规格--河道宽窄、船闸大小等;在运河项目审批上,仍有许多项目不符合因地制宜原则;在运河与铁路竞争激烈时,未能象法、德等国那样由国家插手协调二者关系等,不一而足。在运输业这样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事业上,国家应该扮演什么角色,的确发人深思。 英国运河业的发展在基本满足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大宗商品运输需要的同时,用其自身盛衰成败的发展历程为后人留下了不只运输业所应借鉴的宝贵经验和教训。 注释: 〔1 〕查尔斯·哈德菲尔德:《英国运河简史》(Charles Hadfield,British Canals:An Illustrated History ), 菲尼克斯1959年版,第180页。 〔2〕P·S·巴格韦尔:《运输革命》(Philip Sidney Bagwell,The Transport Revolution),伦敦1988年版,第4页。 〔3 〕阿萨·勃里克斯:《英国社会史》,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51页。 〔4〕D·H ·阿尔德克罗特主编:《工业革命中的运输业》 (Derek H.Aldcroft ed.,Transport in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曼彻斯特1983年版,第116页。 〔5 〕J ·D ·波特厄斯:《运河港:运河时代城镇的发展》(J.Douglas Porteous,Canal Ports:The Urban Achievement of the Canal Age),伦敦1977年版,第16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