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威廉二世与光绪皇帝之试比较(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德国研究》 叶隽 参加讨论

2、机遇的把握与理想的实现--时代背景的全景式分析
    从个人身世的小背景中走出来,我们看一下当时的大时代背景。因为他们都是皇帝,在他们身上寄托的不仅是个人的家庭的前途,更有国家的未来和命运。对于他们来说,因为血缘的关系和其它一些不可明言的政治因素,走上皇位并没有太多的周折,似乎顺理成章的成分更多些,但等待他们的并不是一帆风顺。
    在铁血宰相俾斯麦的运筹帷幄之下,普鲁士在1871年成功地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将奥地利排除在德意志国家之外,实现了全德意志的统一,建立了德意志第二帝国,普鲁士国王威廉成为德意志皇帝。接着,俾斯麦以其务实政策,继续大力发展经济。19世纪后半期在德国完成的经济转变,在30年左右的时间里,德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一个现代高效率的工业国家。俾斯麦在19世纪70-80年代期间,大力推进在新技术革命基础上的工业革命,为德国成为经济政治强国并进而挑战美国霸主地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一切,就是先辈留给威廉二世的宝贵财富,政治上的统一、技术和科学的进步以及在生产力上的运用、德法战争胜利所获得的巨大经济利益等等。也正是这些有利的因素和条件,为威廉二世即将要提出的野心勃勃的“世界政策”提供足够的底气。
    从国际上来说,至少在欧洲,德国的强大地位一时之间不容挑战。威廉二世的时代,德国已经成为欧洲的工业强国。经济发展必然要求寻求新的原料来源、外销工业产品的出路乃至资本投放的新途径,换言之,各帝国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已经使得彼此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抢占市场和瓜分殖民地是首当其冲的问题。在19世纪末期,由于俾斯麦审慎稳重的大陆政策,德国以保求其大陆安全为第一要务,所以德国殖民地在当时不到英国的10%,这与雄心勃勃的威廉二世的胃口是极不相符的,从“大陆政策”转到“世界政策”,建立起庞大的殖民帝国已成为威廉二世的政策重心。
    从个人角度审查,威廉二世很可能正是那种由于个人状况的不完美,便希望通过其它途径来转移视线并摆脱困扰的君主。企图从政治上获得巨大成功和建树丰功伟绩以补偿个人其它不足的考虑,是符合心理学的原理和威廉二世本人的性格特点的。
    中国则不同,虽然当时离林则徐等人“放眼向洋看世界”已经有了几十个年头,洋务运动以“自强”为目的也进行了不少时候,但效果似乎并不显著。李鸿章辛辛苦苦练以为国之栋梁的北洋海军竟然不堪一击,在甲午海战中一败涂地,之后的战争中奉行不主动出击原则,最终导致全军覆没,朝野对此一片哗然,举子们通过“公车上书”请求“皇上下诏鼓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注:史仲文主编《中国近代名人思想库--变革者言》第193页。)
    内忧外患,国家将濒之于亡,光绪帝自幼所接受的那套成为“有道明君”的传统儒家教育开始产生作用。他对个人生活已经绝望,只有在政治上有所作为才能弥补他的心理的创伤。而当时的大背景又确实给他提供了这个奋发图强的机会。因为即使保守如慈禧也并不反对变法图强,她曾对光绪表示:实行变法乃是我一贯的主张,早在同治初年,就曾采纳曾国藩的建议派子弟出洋留学,造船制械。这一切无不是为了谋求国家的富强。(注:赵良著《天子的隐秘--七位中国帝王的心理传记》第295页。)得到了慈禧的承诺, 光绪终于有了一次实现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机会了。
    3、权力结构的平衡稳定架--实际权力的重要性
    光绪帝很不幸,作为皇帝,虽然他在位34年,但没有一天可以说是按照自己的意愿能够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的,虽然按照道理他贵为君王,但因为他的上面还有更高的太上皇--慈禧皇太后,他虽然以选择慈禧钦点的皇后为代价获得了“亲政”的权力,但事实上慈禧的阴影从未退出朝廷的殿堂,当时的政治权力结构基本是这样的。所谓的“帝党”、“后党”之分,其实并不尽然。至少在光绪自己,没有想到过结党的概念。但当时确实有一批围绕在光绪周围的政治势力,他们的代表人物除了光绪的师傅翁同龢之外,还有汪鸣銮、志锐、文廷式、李盛铎等台馆诸臣,这些言官敢于对抗慈禧的宠臣,做事也比较大胆,渐渐引起了慈禧的猜忌。而后党骨干则包括主持清廷日常政务的庆亲王奕(匡力)、手握军权的直隶总督荣禄等人。慈禧通过自己的亲信牢牢掌握了军政大权,根本就不把光绪放在眼里,对光绪的变法行为也只认做孩子的玩耍而已,只要她想收回这只暂时放飞的风筝,她就可以随心所欲的收回来,事实证明,慈禧确实是牢牢地掌控着这场斗争的主动权。在权力场中,光绪根本就没有任何和慈禧斗争的资本。
    威廉二世则不然,他是一个名符其实的皇帝,有名也有实。在他最初登上帝位的时候,他也曾面临权力的挑战。当时的德国宰相是完成德意志第二帝国统一大业、威望极高的“铁血宰相”俾斯麦,威廉二世为了解决“谁有大权在德意志内外政策上作主”的问题,毫不客气地开展了驱逐俾斯麦的一系列活动。他首先建立了一个私人小圈子,依仗皇帝特权,不把俾斯麦放在眼里,事实上形成一个“私人内阁”,核心人物有大工业家斯土姆、枢密顾问和外交大臣霍尔斯泰因、宫廷大臣奥伊伦布尔、总参谋长瓦德西等;之后不惜在对外政策和对内政策上同时与俾斯麦正面发生冲突,激化双方矛盾。1890年3月18日, 俾斯麦被迫下台,结束了德国历史上颇为辉煌的长达28年之久的俾斯麦时代。这也标志着新的威廉时代的开端。
    对二者在权力场中的实力和权力获取的手段与初衷相比较,我们不难发现其差异是较大的。威廉二世完全是主动的,一切以我为中心的,以获取全部权力为目的而不惜一切代价。光绪则不然,他所要求的不是绝对的权力,而仅仅是从慈禧(绝对权力拥有者)那里获得部分的权力--变革的权力,他始终没有设想过作为皇帝自己应获得绝对权力,而他获取权力的方式也是可笑的,只是乞怜式的获得慈禧的一些施舍。最后的结果当然也不一样,有了绝对的权力,威廉二世可以毫不逆转地执行自己的顽强意志,哪怕这个决策是错误的;光绪则随时都可能被人收回放飞风筝的线端,他的理想随时都可能因为慈禧的好恶化为泡影。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