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长安城在北面东头增建大明宫,规模宏大。受此影响,平城京全体的平面形状不拘泥于左右对称的格局,其在左京东侧增设外京,便是一例。 2.平城京宫城的建制亦不拘泥于左右对称。在这一点上,最引人注目的是宫城东部凸出,从而使宫城全体的平面形状不成规整的方形。在东面的凸出部分内有称为“东院”的园苑,应是对唐大明宫东内苑的模仿。 3.在前期,大极殿院和朝堂院(称第一次大极殿院和朝堂院)的位置在宫城的中央,但作为天皇居处的“内裹”却偏在东侧。以后,大极殿院和朝堂院(称第二次大极殿院和朝堂院)移至东侧“内裹”之南,以致宫城重心偏在东部,不在正中。 4.由于大明宫的位置在唐长安城的北面东头,长安东半城(属万年县)要比西半城(属长安县)为繁荣。同样,平城京左京(东半城)的繁荣程度亦远在右京(西半城)之上。权势极大的长屋王、藤原不比等、藤原仲麻吕等王公大臣的豪华邸宅皆建造在左京,接近宫城的东部,可为显著例证之一。 虽然平城京的形制、布局仿大明宫建成以后的唐长安城,但平城宫(指平城京的宫城,下同)的正殿仍称大极殿而不称含元殿。按《日本书纪》所记,自皇极天皇(公元642~645年)时期以来,日本历代宫中正殿之称大极殿已成定制。日本宫室、都城在建制上模仿中国,亦颇多本国自身特点。大极殿名称的最初由来虽在于中国,但因沿用既久,早已成为日本本国宫殿的传统名称,不可更改。 四 前已稍为言及,平城京宫内第一次大极殿大约为和铜三年(公元710年)前后的迁都初期所建。此殿被用为朝廷正殿历元明天皇(公元708~715年)、元正天皇(公元715~724年)二代而至圣武天皇的天平(公元729~749年)中后期,其位置居平城宫的北部中央,规模宏伟。日本学者根据有关的文献记载推测,或按照发掘所见的遗迹判断,多认为此殿的建筑在一定程度上模仿唐大明宫含元殿(注:町田章编:《古代の宫殿と寺院》22页,(日本)讲谈社,1989年。) 据发掘调查,第一次大极殿建立于平城宫南北长317.7米、东西宽176.6米的“大极殿院”之内。大极殿院南部为平坦的广场,地面铺砂,面积约占全院总面积的三分之二。其北约占总面积三分之一的部分则是大极殿坐落所在的大坛,高出南面广场的地面2.2米(注:田中琢:《平城京》75~84页,(日本)岩波书店,1984年。)(图四)。按此后8世纪末、9世纪以降平安京宫内大极殿的建制名称逆推,此大坛可称“龙尾坛”。日本学者如坪井清足、宫本长二郎等,皆在其有关的著作中使用“龙尾坛”的名称,而我本人亦追随其后,在题为《从中国看古代日本》的专著中称这建造于元明朝(公元708~715年)的第一次大极殿的大坛为“龙尾坛”(注:坪井清足监修:《平城京再现》48、49页,(日本)新潮社,1985年。宫本长二郎、穗积和夫:《平城京》54页,(日本)草思社,1986年。 王仲殊:《中国からみた古代日本》233页,(日本)学生社,1992年。)。唐大明宫含元殿前有龙尾道,是为众所周知的事实。平城宫第一次大极殿仿含元殿而建造,这正是其所坐落的大坛可称“龙尾坛”的原因所在。 说到这里,我想引用35年前我国建筑学家梁思成所撰题为《唐招提寺金堂和中国唐代的建筑》的论文,以展开讨论。梁先生在论文中说:“含元殿前有龙尾道,而平安京朝堂院太极殿前也有龙尾坛(文献中亦称龙尾道)”(注:梁思成:《唐招提寺金堂和中国唐代的建筑》(原载《现代佛学》1963年5期),《中日文化交流史论文集》81~90页,人民出版社,1982年。)。括号内“文献中亦称龙尾道”一句,为梁文原文。从梁先生所说此话可以察知,所谓“龙尾坛”在日本文献记载中亦作“龙尾道”,它是8世纪末、9世纪以降平安京宫内大极殿前的建筑设施。我认为,虽然在8世纪奈良时代(公元710~784年)的史书《续日本纪》及其他文献记载中不见“龙尾坛”这一名词,却可从8世纪末、9世纪以降的平安京宫内大极殿大坛之称“龙尾坛”逆推,这便是长期从事平城京发掘调查和遗迹复原的学者如坪井清足、宫本长二郎等之称第一次大极殿的大坛为“龙尾坛”的理由所在,我本人亦正是如此。 应该着重指出,大坛高达2.2米的前壁是用16000余块烧制坚实的砖砌成,这在日本建筑用语上称“拥壁”,其作用在于加固坛身,亦在于显示坛壁的整齐、美观。每块砖长30、宽15、厚7.5厘米,正合当时1尺、5寸、2.5寸的比例,应是为建筑都城而在附近新设的许多砖瓦窑所特别烧造的(注:田中琢:《平城京》76、77页。(日本)岩波书店,1984年。)(图五)。 现在,最为重要的问题是,称为“龙尾坛”的第一次大极殿坐落所在的大坛高出其南面广场地面既达2.2米之多,那么,从广场趋往大极殿的文武百官等人是如何升登殿上的呢? 本文所用各种插图皆系直接从日本学者发表的原图复制,以求准确。图四采自考古学者田中琢1984年出版的《平城京》之书,为8世纪前期平城宫第一次大极殿院和朝堂院的平面图(注:田中琢:《平城京》83页。(日本)岩波书店,1984年。)。图中北半部为大极殿院,南半部为朝堂院,两者互相隔离,而有门相通。称为“龙尾坛”的大坛设在大极殿院的北部,坛上有殿址二处,一前一后。前一处面积大,即为正殿大极殿;后一处稍小,则为其后殿。可以看出,在大坛的左(东)侧和右(西)侧,各伸出一个斜坡道,其边沿俯视略呈弯曲状,可供升登大极殿。然而,必须指出,在大坛的前壁中央处,却不附任何斜坡式或阶梯状的台阶,则是一目了然的(图四)。上述田中琢所著《平城京》书中还有一大幅描绘第一次大极殿及其所坐落的有砖砌“拥壁”的大坛复原图,采用立体、透视的方法,形象真切,十分醒目(注:田中琢:《平城京》78、79页。(日本)岩波书店,1984年。)。本文因篇幅所限,只复制其中主要的一部分以示读者,亦足以确证当时文武百官等人是从坪井、宫本等学者称为“龙尾坛”的大坛左右两侧的斜坡道升登大极殿的(图五)。 大约从本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直至80年代中期,岸俊男先生从文献、制度史的立场出发,结合发掘调查所见遗迹的实况,详细研究藤原京、平城京等日本古代都城、宫室,甚负盛名。我想,大概是因为平城宫第一次大极殿的大坛左右两侧的斜坡道位置皆偏在坛的前面边缘处,所以岸先生觉得在大坛前面中央部分应另有台阶,以供升登,才可称为便利。但是,现实的问题是砖砌的“拥壁”遗存至今,完全可证大坛前面居中处绝无任何台阶的形迹。1981年7月下旬,岸俊男先生在日本神户举行的主题为“遣唐使时代的日本与中国”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发言说:“(大坛前面)中央没有台阶的痕迹遗留,所以推测恐怕是设置木造的阶梯(以供升登),从左右两侧(斜坡道)也是可以升登的”(括号内的文字为本文笔者所加)(注:岸俊男:〈平城京と長安城との共通点〉,《遣唐使时代の日本と中国》156、157页,(日本)小学馆,1982年。)。总之,岸先生在肯定第一次大极殿大坛前面左右两侧边缘处的斜坡道可供升登的同时,又用推想的语调说大坛前面的中央部分恐怕还置有木造的阶梯,以备登殿之用(图六)。 以后,宫本长二郎作为长期参与奈良平城京遗迹研究工作的日本当代著名的古建筑学者,在其与绘图解说者穗积和夫共著的《平城京-古代的都市计划与建筑》书中发表一幅第一次大极殿及其称为“龙尾坛”的大坛复原图(注:宫本长二郎、穗积和夫:《平城京》54、55页,(日本)草思社,1986年。 应该说明,由坪井清足监修的、称为废都千二百年纪念特集的《平城京再现》一书中早有类似的第一次大极殿龙尾坛复原模型的发表,见(日本)新潮社1984年6月号《艺术新潮》45页。)。或许是出于穗积氏的手笔,图中除如实显示龙尾坛左右两侧的斜坡道以外,还以十分具体、逼真的笔法在大坛前面的正中央处描绘一个木造的阶梯,形象地表达了上述岸俊男先生早在1981年发表的推想性见解(图六)。但是,在用一万六千余块烧制坚实的砖砌成的又广又高的大极殿大坛“拥壁”之前,设置一个木造的,甚至是可以移动的阶梯以供众多官僚等人登殿,这样的推想是否合理,实属疑问。我认为,从各个时代的许多实例看来,此处使用木造的阶梯是不大可能的。 顺便言及,日本学者町田章在其1989年出版的《古代的宫殿与寺院》一书中也有平城宫第一次大极殿的复原图。此图采取立体、透视的方式,明确显示大极殿大坛左右两侧各设一斜坡道,可供升登(注:町田章编:《古代の宫殿と寺院》22页,(日本)讲谈社,1989年。图16(第一次在大極殿の復原)。)。然而,或许是因图幅太小,未能表明所绘大坛前面正中最初出于岸俊男先生推想的阶梯式台阶之为木造,不无引起误解之可能。诚然,在此前1986年出版的题为《平城京》的书中,町田氏曾明言此阶梯为木造。(注:町田章:《平城京》39页,(日本)ニュ一·サイエンス社,1986年。)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