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英属北美十三殖民地的经济交往(2)
其次,作为糖业经济的一个辅助性生产环节,北美向西印度提供以食物为主的各类产品,从而提高了北美的基本产品即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北美民族经济形成的两个最重要最基本的因素是欧洲移民大量移居北美和北美广阔土地的开拓。这两个因素得以充分发挥作用的前提是商品生产的普遍和充分发展。就整体而言,北美殖民地社会的基础是农业,因此,农产品的商品化就成为北美发展民族经济的关键性条件。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越高,就越能摆脱自给自足的生产状态,将越来越多的剩余资本投入新土地的垦殖,从而吸收越来越多的劳动人口。解决农产品商品化的根本出路在于开拓内需不是很强的外部市场。地势靠近北美,又能稳定吸收北美大宗农产品的西印度,为北美农产品的商品化提供了极其重要的渠道。 1770年的统计材料表明,北美的对外贸易中,50%是与英国与爱尔兰进行,西印度群岛占有30%的份额,南欧及怀因群岛占17%,其余多与非洲及南美进行。由于北美南部向英国大量输出种植园产品,因此所占份额虽大,却意味着是殖民经济依附的加强而非民族经济的成长。对民族经济有意义的是和西印度、南欧等地进行的经贸交往,尤其是与西印度糖业经济的分工性经济交往。同样是1770年的统计表明,在北美大陆殖民地农牧渔业各种商品的总量中,向西印度出口的燕麦为7/8,玉米为7/10,面粉为1/2,大米为1/4,干鱼为1/3,以及全部的奶油、乳酪、羊、猪、家禽和几乎全部的豌豆、蚕豆和腌鱼。除生活资料外,北美还向西印度群岛提供各种生产消费资料,主要是作动力用的马匹、牲畜,做容器用的木材。据统计,新英格兰、纽约、宾夕法尼亚所产的马匹、牲畜几乎全部出口到西印度。1770年,北美向西印度出口的松木、橡木、柏木占全部木材出口总量的5/6,桶板出口占全部桶板出口量的1/2以上,桶箍则全部出口到西印度。 在英属北美构建的小三角经济贸易交往线路中,有两条是以西印度为枢纽展开的。一条从北美运载谷物、肉类、木材、鱼到西印度,换取食糖、糖蜜、水果运到英国,再由英国换取制造品返回北美。另一条从北美运甜酒到非洲换取奴隶卖给西印度糖业诸岛,然后把硬币和糖业副产品如糖蜜等带回北美。这两个以北美为起点和终点,以西印度为中间环节的贸易交往网络,是大西洋经济交往的重要部分,对北美民族经济的成长至关重要。1749年一本名叫《北美游记》的书详细描述了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宾夕法尼亚从与西印度经济交往中获得的好处:“宾夕法尼亚从与西印度的贸易中获利非凡,居民们几乎每天都把大量的面粉、黄油、鲜肉和其它食物,木板和相应的货物用船送到西印度;把糖、糖蜜、兰姆酒、靛蓝、红木和其它商品或现款带回来……他们也把西印度的商品和自己的产品送到英国……现款也被送到英国,从那里获得各种类型的制造品,如精制或粗制的纺织品、亚麻品、铁制工具和其它锻制金属以及东印度的商品”(注:R·P·托马斯等:《1860年前美国经济的增长》,纽约1968年英文版,第101页。)。1700年时的宾夕法尼亚在十三殖民地极不显眼,但到革命前夕已成为大西洋殖民地世界极为抢眼的粮仓。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宾夕法尼亚因开拓西印度市场而实现的农产品商品化是北美大多数殖民地的共同道路。一些经济史研究专家的研究表明:“18世纪中叶的英属美洲,大多数人卷入了市场经济和商品生活。”(注:P·K·利斯:《大西洋帝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1983年英文版,第35页。)与西印度广泛展开的贸易交往,有力地弥补了北美非农业人口不足的缺陷,为北美发展商业性农业提供了一条捷径,以农业立国的美利坚民族开始走上商业性农业的道路,这无疑加快了北美民族经济的成熟,并且为北美资本主义农业的萌生孕育了必要的历史前提。故有人说“支撑起新英格兰和中部殖民地文明和繁荣的是积累于西印度贸易交往中的财富而不是任何其它的东西”(注:E·威廉斯:《资本主义与奴隶制度》,纽约1966年英文版,第108页。)。这可能有点言过其实,但确实反映出西印度在吸收北美农产品中的特殊地位。 其三,北美参与以西印度为轴心的大西洋糖业经济交往体系的经济交往,不但以此作为资本原始积累的一个重要来源,而且在此基础上推动了若干当时最重要的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在重商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欧洲国家对美洲殖民地的制造业采取压制性的政策。在英国接二连三的政策压制下,北美的制造业异常薄弱,但与糖业经济交往相关的行业却获得了较快的发展,主要有造船与航运、酿酒、木材与粮食加工等,其中造船航运业和酿酒业尤为引人注目。在造船方面,从1696年到1713年,北美殖民地至少生产了1118艘船。1721年,单是新英格兰就制船160艘。1770年,北美殖民地造船年产量在300~400艘之间。以造船的总吨位数计算,平均年吨位产量从1700年的4000吨上升到革命前夕3.5万吨。北美造船业较为快速的发展固然跟北美大陆盛产优质木材相关,但主要的还是海外交往不断发展刺激的结果。随着造船业的兴起,北美逐渐用自己造的商船承担起自己的对外交往业务,1775年,北美殖民地对外贸易交往有3/4的货物是用自己的船只运载的,每年约有600艘船往返于北美大陆和西印度群岛之间,从事两地的直接经济交往。1768年至1772年间,在北美的10个较大的港口中,有三个港口与西印度群岛的贸易量占其总贸易量的50%以上,有5个港口占其贸易总量的25%以上。造船业和航运业的兴起,一方面为北美保持经济的开放性状态提供了前提;另一方面又因造船、船运业资本雇佣关系占有较大比重而有利于培植民族资本主义的工业。在酿酒业方面,北美的酿酒业以西印度的糖业副产品糖蜜为原料,以西非沿岸黑奴为主要市场而发展起来。北美工商业资产阶级把西印度产的糖蜜,北美殖民地产的甘蔗酒,与遥远的西非黑奴构成交往关系,这就使酿酒业的生产有了国际性的意义,有发展的后劲。向西印度输出自己的农产品,西印度的角色是商品市场。由于酿酒业发展而从西印度大量输入糖蜜,西印度的角色是原料市场。据1770年统计,北美大陆北起普茨茅斯,南到查尔斯顿,35个沿海城镇设有143家酒厂,这些酒厂的原料几乎无一例外来自西印度。据测算,酿酒厂每年的纯利润高达原投资的25%,每年向非洲出口的甘蔗酒达到27万加仑。如此大的规模,如此高的利润,如此大的产量,充分反映出以西印度糖业经济为核心的经济交往体系的存在对北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特殊作用。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