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议会民主制在印度大众政治生活中已扎下了根底,运作基本正常。虽然这个制度还很不完善,广大下层民众(低种姓印度教徒)还没有真正从这个制度中得到多少好处,但它激起了他们参政意识和竞选热情。第一届大选有1.73亿成年投票人参加投票,59个政党(全国政党14个),17000名候选人竞选3800个人民院和邦(省)议会议席。(注:B·N·潘迪:《尼赫鲁传》,第304页。)至1996年5月第十一届大选时,参加投票的选民猛增至5.9亿人。参加角逐的大小政党达443个。对此,印度自诩为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而美国则把印度作为向发展中国家展示和鼓吹西方议会制样板的“民主橱窗”。(注:美国政治学教授塞缪尔·P·亨延顿称许印度的政治制度已达到西方国家的水平。) 2)由于实行和运作了这一制度,它使南亚地区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民族矛盾和教派斗争错综复杂的国家--印度,基本保持了政体的稳定和国家统一。虽然在大选中时常发生暴力冲突和选举舞弊现象,但独立以来,印度还没有发生过一次军事政变或出现军人政权的局面,仅在英·甘地总理执政时期,实行过紧急状态(1975-1977)。这不能不说它是印度模式的一大特点。 3)与西方欧美国家两党轮流执政的议会制度有所不同的是,印度的议会制具有东方“新权威主义”色彩。即一党主政,多党并存的特点。半个世纪来,国大党独霸印度政坛长达40多年,占有绝对优势,直到第十一届大选才告结束。究其原因,即有历史、国际国内因素,也有家族、个人因素。这已为人所共知,无庸累赘。简言之,是时代造就,是国大党领导印度人民进行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结果。 4)印度历届大选表明,实行真正的大众民主的道路还是漫长的、艰难的和曲折的。然而,下层人民所发出的这一呼声将会越来越强烈,竞争也将更激烈,因为他们为生存而斗争,为经济权益、社会地位而斗争。 5)从世纪之交至21世纪,印度政坛格局不再会是国大党一党主政,而是三足鼎立。代表世俗主义的民族资产阶级势力和反映印度教教族主义的印度人民党,以及代表社会进步民主力量的左翼阵线联盟,这三股力量将是角逐印度政坛的主要角色。 三、世纪之交印度政坛格局的演进与走向 与西方英美国家相比,印度议会民主制度的历史十分短暂的,仅仅半个世纪时间,(注:1997年8月15日是印度独立50周年。)如果简单划分一下,则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它的一些特点,从中可以看到印度政局的发展与走向,它从一党为主,多党并存的态势,走向国大党统治时代的结束,三足鼎立格局的呈现。 先看第一阶段(1947-1977年)的情况。在这个阶段里,印度完成了制宪工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议会选举的实践。一共进行过5次大选(1952年2月-1976年2月)。它的主要特点是:1)国大党作为全国性的大党,在印度政治生活中处于主宰地位,全国没有一个政党能与之抗衡,平起平坐。它体现了印度议会民主制中的一党为主,多党并存的特点,这是与许多东西方国家出现的两党争雄或两党轮流主政有所不同。2)这个阶段也是国大党权力与声望处于顶峰阶段,从5次大选结果看,国大党在人民院中获得的议席均超过半数以上,最高的获361席(第三届),最少的283席(第五届,刚过半数)。其赢得的议席占人民院总议席的比例是54.5%-74.5%,可算是“一花独秀,倾压群芳”。在这30年里,尼赫鲁和英迪拉·甘地先后出任总理,父女两人主政印度长达28年时间,这也是南亚国家家族政治的一大特色。“尼赫鲁时代”和“英·甘地时代”的相继出现,反映了国大党的政通人和,内政外交的政绩和民心的归向。3)国大党的成功也潜伏着它的失败,内部权力之争与英·甘地内外政策的偏离轨迹,导致她权力跌落,印度政党政治开始向多元化倾斜。 再看第二阶段(1977年3月-1989年10月)的情况,在这个阶段里,共进行了3次大选(第六、第七、第八届)。第六届选举结果是:人民党(注:人民党(Janata Party,简称JP)成立于1977年1月,主要由印度民众党、人民同盟、国大党(组织派)和社会党等联合组成。)获胜,获299席,国大党由于内部分裂和政策失误而遭受挫折,国大党(英)获152席;国大党(民主派)获28席,两者相加也只有180席,失去独立组阁资格。政权落入人民党手中,(注:先由穆拉尔吉·美奇霍季·德赛(1896-1995)出任总理(1977年3月-1979年7月);后由查兰·辛格继任看守总理(1979年7月-1980年1月)。)由国大党一党主政开始向多党政治过渡。然而,由于人民党内部各派利益不同,好景不长,这给国大党英·甘地派创造机遇,使她东山再起,在第七届大选中一举夺得351席,再度登上总理宝座。1984年10月,英·甘地遇刺身亡后,印度人民出于对国大党及其儿子拉吉夫·甘地的同情,使国大党(英)在第八届大选中再显雄风,一举获401席,但这并不反映国大党(英)的真实力量,只是虚假现象。印度议会政治的多元化到了第三阶段就日趋明朗化了。 最后,第三阶段(1989年11月-1998年1月)的情况。这一阶段也进行了3次大选(第九、第十、第十一届)。这一阶段的最大特点是,印度人民院大选中连续3次没有一个政党获得过半数的议席,史称“悬挂议会”。国大党虽有一定实力,但所得议席却停滞在200席上下,实力不断削弱,威信不断下降,失去了尼赫鲁家族昔日的光环,没有能涌现出一个众望所归的领导人,与此相反,各反对党虽然也经历不断分化、改组和发展,但目标一致,组成联合阵线,共同对付国大党(英),决心把经济改革势头正浓的拉奥总理拉下马,这一目标终于在第十一届大选中得以实现。因此,这一阶段,国大党(英)遭受最大的挫折是,它失去了在印度全国政治生涯中的主宰地位。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