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十六世纪英国“王权至尊”的确立与教皇权的衰落(4)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历史研究》 刘城 参加讨论

三 国王面对教职会议
    “王权至尊”涉及的另一个权力角色是教职会议。教职会议是教省范围内的教职界代表会议,相当于教职界的议会。主教、修道院长、执事长、主教座堂或学院教堂、教士团监理是教职会议上院的当然成员,各主教区以及主教座堂教士团则选派代表出席教职会议下院。宗教改革前,坎特伯雷教省与约克教省的教职会议不仅享有相对独立的教会立法权,而且拥有批准教职界临时性税收的权力。然而,教职会议针对教会自身事务的立法权在亨利八世宗教改革伊始就被剥夺了,尽管在此之前议会就已经开始针对教会制定法律了。
    1532年,下院向国王呈交请愿书,向教职会议的立法权发难:坎特伯雷教省与约克教省的教职会议在制定法律时并没有告知国王或得到国王批准,也没有征求国王的世俗臣民“同意”,然而一旦教职会议制定的法律生效,就不仅用来约束教职人士,也用来约束世俗身份的教徒。(25) 请愿书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宪政概念:没有俗界参与立法的教会法,不应当对俗界拥有约束力。但是在实际运作中,教会法不可能仅仅用于约束教职界,因为在传统上,广义的“教会”概念不仅包括教职人士,也包括世俗身份的教徒。这是中世纪二元权力体系之下存在的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权力的交叉与平行引起了逻辑上的混乱。实际上,议会下院请愿书并不是反对教会针对自身事务立法,而是对教会制定的某些法律对俗界有约束力而又没有俗界代表参与表示不满,请愿书认为不能对教职会议的这种立法行为听之任之。
    面对下院的指控,教职界起初还进行辩解,认为教会法与教会法庭不应受到世俗政府的干预,因为教会的权力得自于上帝而不是国王。(26) 然而教职界很快便认识到,教职会议独立的立法权不是借助于法理就可以得到维护的。迫于国王的压力,教职会议最终向国王提交《教职界服从书》(The Submission of the Clergy),将教职会议的立法权置于王权的统治之下:(1)未经国王许可, 教职会议不再制定、发布、实施任何新的法律或条令;(2)现存的教会法律呈交国王遴选的32 人委员会审阅;(3)经由委员会审阅认可的教会法律,在呈交国王批准后方能生效。(27) 这就无异于承认了国王作为英国教会的“最高立法者”,教职会议也因此而失去了自中世纪以来就一直享有的独立地位。1534年议会制定的《教职界服从法令》(An Act for the Submission of the Clergy to the King's Majesty )对《教职界服从书》的内容做出确认,使之具有王国法律的效力。(28) 由1532年下院请愿书引发而形成的该项议会法令具有极大的颠覆性,最终将教职会议的立法权纳入了“至尊王权”的统治范围。
    教职会议失去了独立的立法权之后,只能听凭国王政府为教会做出安排。从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起因看,并不是英国教职界自发地反对罗马教廷的权力,而是世俗力量为教会解除了罗马的统治。“王权至尊”以及其他的宗教改革措施,是以国王和议会为代表的世俗力量强加给教会的,教职会议在宗教改革问题上自始至终没有发言权。不可否认主教等高级教职人员出席议会上院,参与了宗教改革立法的制定过程,但他们是以国王封臣的身份出席议会,他们只代表个人而不代表教会。
    由何人取代教职会议执掌教会的立法权,在宗教改革期间却是一个不确定的因素。
    在很多情况下,以王权为主导的“国王在议会中”为教会立法。宗教改革前,英格兰僧俗两界的立法权有大致的分工:处于教会法庭司法审判范围之内的事务由教会立法,处于国王法庭司法审判范围之内的事务由议会立法。“宗教改革议会”打破了传统的分工,议会的立法范围延伸到宗教与教会事务,从而使议会法令成为向僧俗两界推行的法律。“宗教改革议会”第一次会期制定的三项法令--《遗嘱认证收费法令》(An Act Concerning the Probate of Testament)、《葬仪收费法令》(An Act Concerning the Taking of Mortuaries)、《限制教职人士兼领圣俸与不居教区法令》(An Act for Pluralities of Benefices and for Residence)确定了这样的原则:议会法令可以针对教会事务立法,可以对教士的职业行为进行规范。(29)
    当“国王在议会中”针对宗教教义与礼拜仪式制定法令时,程序就复杂化了。因为宗教教义与礼拜仪式涉及大量深奥的神学知识,在宗教改革期间尤其是一个极为敏感的问题,稍有不慎即有可能混淆新旧教不同派别之间的界限,因而需要借助教会神学家的智慧。每逢这种时刻,教职会议订立宗教信条的权力得以保留,前提条件是得到至尊的王权的邀请,并且依附于“国王在议会中”。1539年的《信仰六条款法令》(An Act of Six Articles)在前言中叙述了这一复杂的立法程序:“在经过漫长的酝酿、论辩、咨询之后,不仅经由国王批准,亦经由上院僧俗贵族以及教职会议学识渊博之教士的同意,亦经由本届议会下院的批准。”(30) 《三十九信条》的订立过程则以时间上的间隔更加清楚地体现了这样的立法程序:教职会议先是在1563年制定了38个条款的信仰陈述,又在1571年对信仰陈述做出最后的修改并形成《三十九信条》,最终由议会于1571年制定的《改革教士任职法令》(An Act to Reform Certain Disorders Touching Ministers of the Church)做出法律上的确认,并要求教职人士承诺接受。(31) 上述立法程序在1559年写入了《王权至尊法令》:无论是确定教义还是判定异端,都必须根据议会的法令,并且得到教职会议的同意(条款ⅩⅩ)。(32) 这样的规定表明,议会在宗教信条问题上的立法权是有限的,其前提条件是取得教职界的同意。伊丽莎白女王甚至不准议会自行提出涉及教会事务的议案,除非这一议案已经得到教职会议的认可。(33)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