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国际关系(5)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历史教学问题》 徐蓝 参加讨论

德国认为,凡尔赛条约是战胜国强加在德国人民身上的枷锁,其中对德国领土的规定十分屈辱。德国的领土莱茵兰被协约国占领15年,等于敞开着德国的后门,使协约国随时可以制裁德国,鲁尔占领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因此德国也感到很不安全。德国的东部边界被波兰走廊一分为二,更令德国不容忍。因此德国是一定要收复被占领土莱茵兰并调整其东部边界的。(注: A ·亚当斯维特:《失去的和平》, 纽约1981年版,第72-73页。)但是在20年代,德国的军备受到极大限制,经济力量也未恢复,不能马上达到把协约国赶出莱茵兰和调整其东部边界的目的。因此德国认为只有先改善与法国的关系,适当满足法国的安全要求,才能保证自身的安全,但对其东部的领土则不能作出这种保证。道威斯计划实施后,国际形势对德国有利,于是德国要求召开会议解决莱茵兰问题。
    英国在战后对欧洲实行均势政策,既不愿法国过于强大,也不愿德国起而复仇,担心破坏莱茵兰现状而使法德再次冲突。因此英国认为最好的办法是支持法德和解,在英国的干预下签订安全保证条约,以解除法国的担忧并使法国能从莱茵兰按时撤兵,并把德国拉入西方集团。美国当然希望欧洲的稳定以利于自己的投资,因此支持英国的立场。
    于是在英国的授意下,由德国首先出面,建议在莱茵兰有利害关系的国家开会解决安全问题,这就是洛迦诺会议。
    洛迦诺会议共有7个条约、1份最后议定书和关于德国加入国联的集体照会,这些文件统称《洛迦诺公约》,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德、比、法、英、意相互保证条约》(即《莱茵保安公约》)。(注:《国际条约集(1924-1933)》,世界知识出版社1961年版,第205-218页。)这些条约规定阿尔萨斯-洛林永归法国,并保证维持莱茵兰的现状,德国不能对法国进行攻击和侵犯,因此暂时解决了法国最迫切要求的安全问题。德国则重新获得了大国地位,加入国联并成为常任理事国,法德关系得到了改善。
    由此看来,《洛迦诺公约》是对凡尔赛体系作出的又一次较大的调整,它使欧洲的国际关系进入相对稳定时期,并为道威斯计划的继续实行和20年代中后期欧洲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可以说,它的签署才真正结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并给了欧洲一段和平与充满希望的时期。正由于此,“洛迦诺精神”一词一时成为和解与安全的代名词,A·张伯伦甚至把它说成是“战争与和平年代的真正分界线”; 而对此作出贡献的A·张伯伦不但被英王特别赐予嘉德勋章, 还与道威斯一起获得了1925年的诺贝尔和平奖。至于斯特莱斯曼和白里安的作用也未受到忽视,1926年他们俩也共摘诺贝尔和平奖的桂冠。
    但是《洛迦诺公约》也留下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有两点:
    其一,《洛迦诺公约》对法德边界所规定的保证是双向的,即德国不能无端入侵法国,法国也不能在没有英、意等国确定法国被侵略的情况下制裁德国,也就是说,即使德国违约,如果没有英国和意大利的确认,法国也不能单独实行制裁。占领鲁尔之事再不能重演。这实际上也是对凡尔赛体系的修改(凡尔赛条约规定只要协约国认为德国违约就可以对德国实现制裁,法、比对鲁尔的占领就是以此为依据的)。一旦协约国按照该公约的规定在1930年从莱茵兰全部撤军,法国的安全早晚会成为问题。法国对此十分清楚,这也是1928年法国极力提倡《非战公约》的一个重要原因。由此我们想到,当1936年希特勒公然撕毁凡尔赛条约和洛迦诺公约而进入莱茵兰时,法国却没有象鲁尔占领时那样出兵,而是遵守《洛迦诺公约》与英国协商。英国则认为这不过是德国人进入自己的后院而已,并没有侵略法国,于是希特勒获得了成功,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炮声也就离我们不太遥远了。
    其二,在该公约中德国坚决不对其东部边界作出保证,只与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签订了仲裁条约,其中没有对它们之间的边界规定任何保证的办法。这实际上打击了法国的同盟体系。法国只好退而求其次,自己与波、捷订立相互保证条约。洛迦诺公约的这种处理方法,为德国日后借口修改其东部边界而向东侵略打开了方便之门。德国最终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是从波兰下手。
    第四是民族矛盾问题。这也是凡尔赛体系留下的严重问题。战胜国一再标榜以民族自决原则处理领土问题,但实际上还是根据掠夺战败国和它们自己的需要(包括满足战时签订的密约)来实行这一原则的。因此,尽管有一部分欧洲国家的领土基本上是按照民族的基础来划分的,但同时也在许多国家造成了新的民族问题。如捷克斯洛伐克(战胜国把原属奥匈帝国的包括300万讲德语的苏台德人的波西米亚王国, 以及西里西亚的生活着波兰人的切欣地区划给捷克斯洛伐克)、奥地利、波兰、匈牙利、南斯拉夫等国却产生了诸多新的民族矛盾,造成了中欧的巴尔干化,成为以后大国为打破凡尔赛体系而挑起新的国际争端的温床。实际上和约的主要缔造者劳合-乔治在当时就很清楚这一点。他在《枫丹白露备忘录》中说:“德国人民已经无疑地证明了他们是世界上最有活力和力量的种族之一,但它们竟然被许多小国所包围,而这些小国中,有许多国家的人民过去从来没有为自己组织过一个稳固的政府,他们每个国家却都拥有人数众多的德国人,这些人吵闹着要和自己的祖国合并。我想象不出还会有什么比这种情况更能成为将来产生战争的理由了。”实际上,纳粹德国正是利用了民族问题(苏台德问题最为明显),领土问题,不断挑起事端,一步步走向了大战。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