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为了获得英国对美国倡议的支持,美国政府同时通过几条渠道展开工作。 首先是罗斯福通过美国财政部长亨利·摩根索向当时任英国财政大臣的尼维尔·张伯伦发出呼吁。其次是罗斯福指示无任所大使诺曼·戴维斯(Norman Davis)在去伦敦开会期间探明英国政府高级官员的反应。另外,美国驻英国大使罗伯特·宾厄姆也根据总统的特别指令, 在3月20日向英国外交大臣艾登询问对罗斯福总统打算提出一些力求改进当前国际局势的和平倡议的看法(注:参见《艾登回忆录·面对独裁者》下卷,946~948页。)。 1937年2月11日, 摩根索同即将返回伦敦的英国驻美商务参赞肯尼思·比尤利会谈。摩根索首先说明,他的谈话是机密的,而且是受到罗斯福的委托的。他要比尤利带一封信给张伯伦,信的大意是:摩根索对国际财政前景甚感忧虑。他认为军备开支是困难的根源,希望了解张伯伦能否就此问题提出任何建议。在第二次会晤时,摩根索说,他曾和总统讨论过欧洲局势。他认为,如果美国和英国提出大胆倡议,也许可以挽回局势。他想了解英国能否提出什么倡议。并强调除总统外,其他人均不知道这个想法(注:参见《艾登回忆录·面对独裁者》下卷, 944页。)。 但张伯伦并不认同摩根索的想法。他在3月26 日给摩根索的复信中明确表示,英国不考虑召开裁军会议,并指出欧洲动荡不安的责任在于德国。至于美国的行动,信中指出,美国禁止输出武器和弹药“成了对侵略者间接的却有力的鼓励”;美国对世界和平所能作出的“最大的惟一贡献”就是修改现有的中立法。此外张伯伦还认为美国能够在远东助英国一臂之力。他说,德日协定表明,如果英国深深卷入欧洲,它甚至不能指望日本会保持中立。美国只要能使“远东的局势稳定在目前这种程度”,就将大有裨益。张伯伦还表示英国愿与美国签订贸易协定(注:这封信的全文(未署日期),见FRUS/1937,第1卷,98~102页;另可参见J·M ·布鲁姆:《摩根索日记选编》第 1 卷:《危机的年代》(John Morton Blum,From the Morgenthou Diaries, Volume 1:Years of Crisis,1928-1938.)464页,波士顿1959年版。这封信是由艾登起草并与张伯伦进行了讨论,最后由张伯伦签署的,关于德国对欧洲的动荡不安负有责任的一段是张伯伦亲笔写的。参见《艾登回忆录·面对独裁者》下卷,945页。)。 因此摩根索的呼吁没有得到张伯伦的响应。 几乎与摩根索采取行动同时,罗斯福会见了即将出席4 月在伦敦召开的国际糖业会议的美国代表诺曼·戴维斯,要他去考察欧洲各国政治家对世界形势发展趋势的看法,并看看是否能够找出使欧洲各国共同努力以阻止迅速恶化的国际局势的办法(注:多箩西· 博格: 《美国与1933-1938年的远东危机》(Dorothy Borg,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Far Eastern Crisis of 1933-1938.),374页, 哈佛大学出版社1964年版。罗斯福还希望诺曼·戴维斯探明欧洲的政治家们对可能重组国际联盟以使其放弃政治职能并转变为一个经济委员会的反应;以及他们对签订一个关于太平洋区域“中立化”的全面协定的看法。)。 2月16 日国务院西欧司为诺曼·戴维斯的伦敦之行草拟一份关于欧洲形势的秘密备忘录,权衡了美国“对于一项和平解决方案作出贡献的可能性”。该备忘录认为,美国在欧洲的政治解决中当然只能具有“间接的利益”,而在解决远东的动乱中却有着“直接的利益”。现在德国正处于战争与和平的中心,有利于和平的解决办法在于对下列问题作出答案:是否能找到一个既不通过战争、又不让德国在欧洲大陆上称雄、从而能满足德国人民经济方面的要求这样一个妥协办法,或是否能为此而付出代价?如果能找到,战争就可避免;如果找不到,战争如果不是或许就要发生,也是有可能发生。该备忘录指出:可以通过让德国获得原料的办法避免战争,并认为德国人民对军国主义和纳粹激进主义的支持是由于在经济上没有保障。因此“并没有把德国对殖民地的要求看成是完全不合理的要求而加以拒绝,而且正在考虑保证德国经济复兴的可能性,对此美国应尽一份责任”。它强调,美国干预欧洲事务的目的,“将在于推动一场运动,以达成一项全面的政治和经济解决方案,该方案将使德国不必再为从市场上获得德国领袖认为保持德国人民生活水平所必须的原料来源而奋力拼搏”。该备忘录还说明,美国首先要与联合王国达成协议,从而说服与德国问题“最直接有关”的英国“成为这一〔和平会议〕倡议的发起人”,并能在满足德国要求方面进行合作(注:参见阿诺德·A·奥夫纳:《美国的绥靖政策,1933-1938 年美国的外交政策与德国》,226~227页,商务印书馆,1987;麦克唐纳,《美国,英国与绥靖,1936-1939》(C.A.Macdonald,The United States,Britain and Appeasement,1936-1939.),14页, 麦克米伦出版有限公司香港1981年版。)。 根据罗斯福的指示和国务院上述备忘录的精神, 诺曼·戴维斯于4月10日首先与艾登举行了会谈。诺曼·戴维斯指出,尽管美国“非常关心经济复兴和裁减军备,也愿意为此目的而进行合作,但是,在任何争取恢复经济与和平的有效步骤中,英国都是不可缺少的因素。如果他们不愿意支持任何人为达到这一目的而作出的任何努力……那么所有尝试都将是徒劳的。”他还反复说明,罗斯福总统绝不允许他自己卷入欧洲国家的政治纷争,但他愿意全心全意地加入到协调一致的努力当中,找到解决经济问题以及由于越来越激烈的军备竞赛而引发的问题的办法。但是艾登却认为,英国不能对一个全面的国际协议提出任何计划,因为这样做将被人们认为是英国衰弱的表现,并将有损于英国针对日本、德国和意大利的重整军备的努力;他还说明,采取实际行动以达成国际协议的建议必须首先来自罗斯福总统,但他并不认为采取这个行动的时机已经成熟(注:博格,《美国与1933-1938年的远东危机》( Dorothy Borg,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Far Eastern Crisis of 1933 -1938.),375页,哈佛大学出版社1964年版;麦克唐纳,《美国,英国与绥靖,1936-1939》(C.A.Macdonald, The United States,Britain and Appeasement,1936-1939.),25页, 麦克米伦出版有限公司香港1981年版。)。因此会谈没有取得任何进展。 诺曼·戴维斯逗留英国期间还于4月29 日与即将成为英国首相的尼维尔·张伯伦举行了会谈。尽管张伯伦表示对美国试图把欧洲的极权国家和民主国家拉到一起达成全面协议的想法很感兴趣,但对于召开一次会议来解决欧洲尚未解决的问题的前景更加不抱希望,同时他强烈地表明了希望按照他自己的方式追求这个目标。张伯伦说,在他看来“政治绥靖”必须先于“经济合作”和军备限制,“同时全面解决政治、经济和裁军问题是不可能的,需要分阶段进行……必须先进行政治磋商并达成初步协议,然后再采取使经济得以复兴的实质性步骤……包括……取消外汇管制和减少贸易限制”。他还认为裁军必须放在最后解决,并暗示说,必须“先使英国的重整军备达到一个较高阶段,然后再使之停下来,这才是现实可行的”(注:博格,《美国与1933-1938年的远东危机》(Dorothy Borg,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Far EasternCrisis of 1933-1938.),375~376页,哈佛大学出版社1964年版; 麦克唐纳,《美国,英国与绥靖,1936-1939》(C.A. Macdonald,The United States,Britain and Appeasement,1936-1939.), 25~26页,麦克米伦出版有限公司香港1981年版。)。 诺曼·戴维斯与英国政府官员进行的会谈,使他对召开一次国际会议的前景并不感到乐观,因此他写给罗斯福的关于这次试探结果的报告调子十分低沉。他说:“英国人不想采取任何主动行动来停止重整军备,也不希望其他任何人发起这种倡议。”(注:麦克唐纳,《美国,英国与绥靖,1936-1939》(C.A.Macdonald,The UnitedStates,Britain and Appeasement,1936-1939.),26页, 麦克米伦出版有限公司香港1981年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