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企图通过否定侵略历史为日本人民树立新的精神支柱。众所周知,第二次大战前,天皇制和“皇国史观”是日本军国主义控制日本人民的精神支柱,并通过“国定”教科书把它灌输给青少年,把青少年培养成为军国主义卖命的忠实臣民。日本投降后,天皇的地位发生变化,“皇国史观”成了过街老鼠,精神支柱崩溃。1948年东京国际军事法庭判定日本犯有侵略罪和违背人道罪,并将一些战争罪犯判处绞刑。这一判处结果不仅在片面的“旧金山对日和约”中为日本政府所接受,同时也为广大日本人民所认同。然而,那些为侵略历史翻案的政治势力却把这种历史观称之为“东京裁判史观”,是胜者对败者的不公正判决,是导致日本人心涣散的根源,强调要通过肯定过去的战争,树立新的精神支柱。1965年被奉为翻案“鼻祖”、为翻案奠定理论基础的右翼作家林房雄发表《大东亚战争肯定论》一书。他宣称:“一国的繁荣不能仅仅用经济繁荣来衡量,重要的是确立(新的)精神支柱--恢复国民的自信。日本已经繁荣,但灵魂之旗尚未飘扬起来。被强制性的割断历史和战争犯罪意识,使多数日本人萎靡不振,在一片升平的暗谷中彷徨。我写此书,目的就是为了恢复在充满苦难的‘东亚百年战争’中英勇善战的日本人的自豪和自信”。(注:林房雄:《大东亚战争肯定论》封面)1968年自民党大会通过的当年“运动方针”提出:要“以庆祝明治维新百年纪念为契机创建新历史学”,要“摆脱占领史观,彻底扫除思想混乱”。(注:荒井信一:《战争责任论》,第203页)前首相中曾根康弘则把树立新精神支柱称作树立“日本的主体性”。1985年7月他在自民党夏季研修会上慷慨激昂地发表一篇演说,强烈抨击“东京裁判”和“东京裁判战争史观”,批评一些日本人根据“东京裁判战争史观”写日本过去干的坏事是民族“自虐”,强调当前“需要的是按世界史上的公理,来评判日本过去的业绩,以确立日本的主体性”。(注:日《自由民主》杂志1985年9月号)显然,教科书问题所以不时发生,就是日本有人企图作为“确立日本主体性努力”的一部分,要通过篡改和美化侵略历史使青少年对日本军国主义在二战时的“英勇善战”感到“自豪和自信”,以树立新的精神支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