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研究的若干问题(4)
至少到20世纪上半叶,似乎没有人把这个问题当作问题。但是“新史学”出现后,这个问题也就出现了。的确,历史学不是科学,不能通过重复实验来验证实验结果;人们也没有绝对的把握,来确定史料的真实性。历史一旦发生,便不可重现,这是历史的特点,也是历史学不能跨越的鸿沟。但是,历史学之所以存在,正是因为它承负着这样一个任务:试图追寻过去,尽可能地恢复过去。要完成这个任务,却只有通过史料,当然我们现在所谓的史料不再仅仅是兰克的“硬史料”,史料的范围已大大扩张了,它包括人类活动所留下的一切。历史学离不开史料,史料是后人了解过去的唯一窗口。尽管我们知道历史学永远不能完全地复原过去,但历史学的基本任务仍然是求真,尽可能地接近史实。这一点是我们与新文化史、和后现代主义历史理念的本质不同,没有求真、求实这个原则,历史学也就没有了。 第二,如果历史学能够复原过去,那么如何解释不同的历史著作对过去有不同的叙述,有不同的解释、认识和说法? 历史学家对过去做出不同的叙述、有不同的理解,这恰恰是历史学最大的特点。但也就是这个特点使社会上对历史学产生了误解,说“历史是一个小姑娘,任人打扮”等等。但历史本身就是多面相的,人们从不同的角度看,就看到了不同的真相,写下来就成了不同的历史。比如,是谁打了抗日战争?有人说是共产党,有人说是国民党,但抗日战争是全中国人民共同打的,这样说全中国人民都能接受。但共产党也打日本,国民党也打日本,这些都是历史的事实,历史的多面相决定了同一历史可以有不同的描述,这又与写历史的人怎么看历史、怎么写历史相关。打个比方:历史像一堆沙子,历史学家就是拣沙子的人,有的人喜欢红色,于是只拣红色的沙,拣出来的都是红沙子,他因此说那堆沙子是红色的;有的人喜欢黑色,于是只捡黑色的沙,拣出来的都是黑沙子,他因此说那堆沙子是黑色的。尽管他们对沙子的描述不一样,但说的却都是事实,只不过是部分的事实。历史大沙堆中有各种不同颜色的沙子,没有一个人能够把完整的大沙堆都叙述出来,于是每一本历史著作都只能写出其中一部分,而由于不同的喜爱,拣出来的沙子就不一样了。对于历史学科的这一特点,教师应该在学生刚起步学习历史的时候就告诉他们,要让学生知道历史的多面相,这样他在遇到不同历史学家对历史作不同叙述甚至相反叙述的时候就不会奇怪了。 第三,历史有没有大线条?需要不需要“宏大叙事”? 很多人对此持否定态度。尤其是后现代主义出现后,很多人公开宣称历史没有线条,只是一个杂货摊,是胡乱堆在一起的,谁也不知道它究竟是什么。持这种观点的人也因此认为,写历史就是乱糟糟地写,乱糟糟的历史才是历史的原貌。北京大学出版社在2010年出版了一本书《世界:一部历史》。这本书的作者是新闻记者出身,文笔极其漂亮,全书上百万字,洋洋洒洒,好看极了。但是这本书没有线条,像一幅拼接出来的马赛克。这明显是受到了后现代主义的影响,认为写历史是不需要线条的。但如果大家都这样写历史,那么写出来的就永远是马赛克,永远看不出头绪。这就是历史的“碎片化”。 我认为在历史中可以看到大线条,但不止一条,而是很多条,看你选择哪一条。不同的人之所以会对相同的历史做出不同的陈述,就是因为在写作之前,已经在脑子里形成了固定的意向,这些意向决定他在一大堆杂乱的史料中挑选哪些素材,从而书写怎样的历史。因此,以经济变动为线条,写出来就是经济史;以阶级斗争为线条,写出来的就是阶级斗争史;反过来,如果凡是“斗争”都不写,那么写出来的就一定是歌舞升平的太平史。因此,线条是有的,但不止一条,关键是选择哪一条。 第四,历史有没有借鉴功能? 这个问题与第一个问题紧密相关,从哲学的角度说,过去与现在之间的鸿沟不可跨越。但历史学的借鉴功能却是存在的,在历史的大沙堆中,每个人在着手挑选沙子之前,其实已经有了某种意向,决定他去选取哪一种沙子。所以,历史学的借鉴功能在历史研究刚刚启动时就已经存在了,是现实中的某种因素触发他去做某个题目,这个题目在他看来一定是有意思的,他已经在过去和现在之间搭起了一座桥,这座桥就是历史学研究。写历史的人必定是有感而书,历史的借鉴功能由此而存在。不过,有些历史学者并不认同这一看法,他们认为历史学只需要把历史写出来就已足够。这种倾向古今中外一直存在。但也有另外一批人认为,历史除了求真之外,还有借鉴的功能。我认为历史的借鉴功能很重要,它体现着历史学的现代意义,关系到人们如何理解过去、理解过去和现在的关系。 最后,回到中国历史学上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史学研究发展很快,尤其是世界历史研究,取得了很大成绩。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中国史学界也存在问题。目前最严重的问题是人云亦云,不会说自己的话,也不知道什么是自己的话,别人怎么说就跟着别人说,从来没有自己的思考--唯人是从,唯“外”是从,现在问题已经很严重了。有些人拿一本外文书就以为了不起,奉为至宝,吓唬自己也吓唬别人。 其实,外国人的说法不见得对,有些还是下意识的编造;许多说法听似有理,细细一想就不对了。比如,有人说西方民主制度已经有两千多年历史,从古希腊至今一脉相承。这种说法对吗?且不说古希腊民主与现代西方代议制民主并不相同,只说希腊的城邦民主制,到罗马时代其实就中断了。罗马经历过王政、帝制、共和、寡头等各种政治制度,却唯独没有民主制。罗马帝国灭亡后,西欧实行封建制度,东欧拜占庭则实行皇权专制。文艺复兴以后,西欧出现民族国家,而最早的民族国家却都是专制王权国家。现代西方民主制起源于英国,但不在克伦威尔时期,也不在光荣革命时期,民主制是到1832年第一次议会改革才迈出第一步的,到20世纪20年代末才最终定型。这些才是真实的历史,我们学历史的人应该知道。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